• 饶毅博客谈与转基因食物研究和推广的关系

    我发言主要是希望给做应用的转基因专家创造一点空间,希望他们不争先恐后地往后退缩,让他们能够出来解释其工作,让他们能好好做研发,先仿制也可以,仿制替代美国的产品,然后创造自主产权的产品。
    2012-10-30
  • 科学“坏小子”文特尔的生物数字化狂想

    第一个制造出人造生命形式的科学界“坏小子”文特尔近日再度发出惊人之语,“未来可以将疫苗通过电子邮件传输到各家各户,人们再用已经普及的3D打印机将DNA打印出来,自我完成免疫。”他近日在纽约市举办的《连线》杂志的健康大会上说出的这一科幻狂想再度令人咋舌,再次受到了来自学界的抨击,但是在理论上这一狂想却有实现的可能。
    2012-10-29
  • 诺奖效应下的干细胞产业价值链

    在干细胞领域,中国在基础研究和产业化发展方面都具有可以和欧美国家抗衡的后发优势。如何将这一优势形成未来中国的国际竞争力,并形成国际行业标准,形成未来的产业牵引力,如何在确保技术安全性和商业冲动之间实现平衡,这对国家的产业政策和企业的商业智慧都是极大的考验。
    2012-10-29
  • 奥利弗·史密斯:我希望从基因技术中找到答案

    “一张纸或许就能让你迅速找到所需细节,而无需浏览上百页的文档。”史密斯教授如此解释自己的“习惯”。善于利用笔记,正是他分享60载科学感悟时的其中一个重要心得。
    2012-10-29
  • 饶毅:反转基因如扒铁路保龙脉般愚昧

    北大饶毅教授在科学网的博客发表文章表示,反转基因就如中国百年前扒铁路保龙脉一般愚昧。转基因技术是一百五十年来生物学发展的最重要技术之一,是现代生物产业的支柱之一。饶毅教授认为转基因是科学和技术问题,不应该作为政治问题讨论。
    2012-10-29
  • 诺贝尔奖获得者讲述科学家是怎么炼成的

    近日,两位曾经的诺贝尔奖获得者——2007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87岁的美国人奥利弗·史密斯教授,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90岁的杨振宁教授,先后来到上海与沪上青年们分享了各自的科研经历。
    2012-10-26
  • UPS报告:中国成为全球医疗保健扩张首选地

    根据UPS 最新发布的2012《供应链之痛》医疗保健物流行业调研,面对世界经济危机给医疗保健行业带来的严峻挑战,日益激烈的竞争成为亚洲医疗保健行业高层管理者们首要关注的问题。对于全球的医疗保健管理者而言,中国成为未来三到五年的首要扩张市场。美国,巴西和印度紧随其后。
    2012-10-25
  • 第二届BIO中国生物产业大会成功举行

    "中国在全球生物技术领域占据着重要地位,生物技术产业已被列入‘十二五’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BIO新兴市场和商务拓展部门执行副总裁 Alan Eisenberg 表示,"BIO中国生物产业大会将通过嘉宾演讲、专题会议、企业路演、展览以及社交参与机会,为参会者提供探索中国新兴生物科技领域的广阔商机。 "
    2012-10-25
  • 2012年上半年全球生物技术Top20许可协议

    德勤回顾了今年上半年生物技术行业的许可交易,总金额达到了88亿美元,其中包括64亿美元公开的里程金,这个数字比去年同期下降不少。 在6月底的关键时刻,有好几笔交易成交。特别是,阿斯利康与施贵宝就糖尿病药物达成的35亿美元的交易。除此之外,今年上半年的平均交易额比去年同期下降非常多,只有1.3亿美元。
    2012-10-25
  • 张永祥:“重大新药创制”专项在十二五期间必须突出重点

    “‘重大新药创制’专项在‘十二五’期间要求必须突出重点。”张永祥指出,品种要创新和优效并重,大品种须注重提高质量和降低成本,平台要体现技术先进、资源支撑共享和优质服务,关键技术要以需求为导向、与大品种密切结合,孵化基地要推动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
    2012-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