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投资背后的冷思考,生物医药产业的投资是否过热?

    2015年,生物医药产业深受资本的青睐,是否会出现投资过热的现象?作为提供土地、厂房、资金、政策、人才、信息服务并在全国数一数二的的苏州生物纳米园对创业者们有什么期冀呢?如何接地气地理解“精准医疗”的概念呢?来自苏州生物纳米园(BioBAY)的总经理庞俊勇在第五届中国医疗器械高峰论坛上解答了这些疑问。
    2015-10-06
  • 华大基因总裁尹烨:基因行业的三种人才,“遗传咨询人才”最缺乏

    基因行业实际上包括了三类人才:第一种是BT人才,即做实验的;第二种是IT人才,即做生物信息的;第三种是遗传咨询人才。目前,最缺乏的是遗传咨询的人才。
    2015-09-17
  • 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将于10月5日揭晓,盘点获奖大猜想

    一年一度的诺贝尔奖将于10月5日揭晓,世界的目光也将再一次聚焦于斯德哥尔摩,最终花落谁家都是大家关注的焦点,在这里根据自己的理解对本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进行预测,以供大家分享。
    2015-09-16
  • 生物科技资本神童:29岁身家7亿美元,拯救被遗忘的药物

    相反,他携新婚妻子来到纽约证券交易所 (NYSE),让她见证自己敲响美国生物技术行业有史以来规模最大IPO交易的上市钟。还有什么能够比一天之内账上增加数亿美元财富更浪漫的呢?
    2015-09-19
  • 卫计委李青:“取消第三类医疗技术临床应用准入审批”意味着什么?

    此次,取消第三类医疗技术临床应用准入审批的核心指导思想是把责任下放到医疗主体,只要规范的开展了医疗,后果自负。通过这样的方式,政府既放开了社会创新发展的活力,又减轻了自己承担责任的负担。
    2015-09-15
  • POCT 行业专题报告:快速发展的 IVD 细分领域,关注技术创新能力

    为什么选择 POCT 行业?技术优势(时间短、空间广、易操作)+医疗形式(心理、政策、疾病发展)的改变共同促进我国 POCT 行业保持 20-30%的快速增长。
    2015-09-21
  • 体外诊断Top10或进一步加深市场垄断,国内IVD企业如何救赎?

    到2018年,全球医疗技术(包括医疗器械、诊断产品)销售额将达到4400亿美元,增长率为4.4%。国产IVD企业众多,但在规模上没有形成可以和十大巨头相当的体量;虽然有的企业在技术上达到甚至领先国外巨头企业,但其在产品丰富度上相差甚远、在品牌树立及推广上也无法和其相比。
    2015-09-15
  • 施晨阳:从技术、政策、商业模式三个角度分析个性化医疗面临的挑战

    如何准确将疾病分型?如何指导临床用药?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个性化医疗时代的到来是必然的。每个时代的发展都历经千辛,在科技发达的今天,个性化医疗的发展面临的巨大挑战是什么?在2015中国医疗器械高峰论坛上,德国凯杰公司亚太区总裁施晨阳博士从技术、政策以及商业模式三个方面对此展开了精彩的演讲。
    2015-09-15
  • 诺奖得主Elizabeth Blackburn:永生 或许有机会

    在伦敦刚刚结束的 2015 欧洲心脏病学会年会(ESC 2015)上,布莱克本作为本次大会的主席,以中国的历史人物伍子胥「一夜白头」的故事为引,以专题报告的形式介绍了端粒与生命长度的关系。
    2015-09-15
  • 中国生物医药研发创新与国际技术转移、项目与资本对接论坛

    生命科技革命和生物经济时代的来临,使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面临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我国生物产业“十二五”规划中提出在“十二五”末,生物产业产值将达到4万亿,其中生物医药产值达到3.6万亿,国家已把生物医药产业确定为“战略性新兴产业”。
    2015-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