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技术研究
产业动态
人物访谈
活动发布
首页
/
人物访谈
/
全部
大分子药物
小分子药物
生物技术
体外诊断
免疫治疗
AI
基因治疗
投资机构
海通证券:屠呦呦获诺贝尔奖 复星医药等6股或受益
全球每年疟疾发病有1.24-2.83亿例,由于青蒿素类药物的使用等原因,2000到2013年间,全球大约有430万人免于死亡。A股相关公司包括:复星医药、昆药集团、浙江医药、新和成、华润双鹤、白云山。
海通证券
屠呦呦
诺贝尔
2015-10-06
诺贝尔奖得主屠呦呦为什么不是院士?
84岁,中国籍,中共党员,中医研究背景,发现青蒿素,主要学术成果诞生于文革期间……这一系列的关键词都无疑很有新闻性。但网友谈论的最大焦点在于,获得诺贝尔奖的中国学者屠呦呦,并不是中科院和中国工程院两院的院士。
诺贝尔奖
屠呦呦
院士
2015-10-06
屠呦呦获诺奖创六大纪录,回应表示“获奖并不意外”
“屠呦呦获诺奖打破了几个中国纪录:中国大陆第一个自然科学领域诺奖的科学家、女科学家、土生土长未出国不会英语的科学家、未获院士的科学家、研究工作没有发表过‘SCI’论文的科学家、中医科学家”
屠呦呦
诺贝尔奖
2015-10-06
饶毅点评“屠呦呦”成果:中药的科学研究丰碑
2011年8月22日,《知识分子》主编饶毅在其博客首先刊登对屠呦呦和张亭栋从中药中发现化学分子的成就,其后他与合作者在《中国科学》发表文章,叙述屠呦呦和张亭栋的工作,称之为中药的科学研究丰碑。
饶毅
屠呦呦
中药
2015-10-06
【央视两档节目聚焦】施一公:应该攀比的是对科学、对国家贡献的大小
国庆期间,央视《共同关注》与《新闻联播》两档栏目分别于10月2日、10月3日对备受瞩目的施一公院士以及他的实验室进行了特别报道。他说:“我们不去攀比个人待遇的高低,因为每个人都已丰衣足食了。我们更应该去攀比科学贡献的大小以及对国家贡献的大小。”
施一公
攀比
贡献
清华
央视
2015-10-07
【重磅】2015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揭晓,中国科学家屠呦呦获奖!
2015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已揭晓。一半共同授予William C. Campbell与Satoshi Ōmura,表彰他们发现了对抗蛔虫感染的新疗法;另一半授予我国科学家屠呦呦(Youyou Tu),表彰她发现对抗疟疾的新疗法。
2015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中国
屠呦呦
疟疾
2015-10-05
专访卢煜明教授:血浆游离DNA具有无限可能的临床应用
卢煜教授最新成果准确地定位出一位孕妇的异常情况,这个患者如果按照原来的无创诊断流程有可能会被误认为胎儿不正常,但是事实并非如此,结果诊断确定是母体本身患有癌症。所以该项技术用于无创诊断,不仅可以诊断胎儿的基因组是否异常,而且可以检测出母亲本身是否有恶性肿瘤……
卢煜明
科学宝藏
Dennis
Lo
2015-09-30
边旭明:合理利用NIPT技术,造福我国出生缺陷防治
无创产前检测胎儿染色体异常技术的出现,是产前检测技术的一大突破。该技术仅需抽取3~5 mL的母体外周血,即可检测胎儿是否存在染色体非整倍性异常。母体外周血中胎儿游离DNA含量相对较高,提取及分析过程简单,易于发展为可应用于临床的大样本高通量的检测方法。记者有幸采访到了北京协和医院边旭明教授,就NIPT的优势、受检人群等方面做了详细的讲解。
边旭明
NIPT技术
出生缺陷防治
2015-09-30
北大沈琳教授:胃癌患者5年生存率仅31%,亟需明确标志物实现个体化治疗
晚期胃癌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仍不足1年,5年生存率在全国范围来说约31%。但是我国胃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与日韩等国家相比仍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在这一人群中药物治疗是我们重点研究的方向之一。
沈琳教授
胃癌患者
5年生存率
标志物
个体化治疗
2015-09-26
31家药企董事长薪酬超百万
根据企业公开披露的信息统计,2014年药企董事长薪酬超百万的有31家,其中复星医药的陈启宇董事长以638万元位居榜首,红日药业董事长姚小青以427.97万元居于第二,吉林敖东董事长李秀林以342.21万于居于榜单第三。
药企
董事长
薪酬
2015-09-27
首页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下一页
末页
共
394
页
3935
条
热点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