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力静®获批一周年:突破“糖痛”患者治疗困境,推动DPNP诊疗规范化提升

2025-07-05 19:57 · 生物探索

2025年7月5日,德力静 ® (苯磺酸美洛加巴林片)上市一周年 媒体 发布会在京举行。本次发布会汇聚了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神经内科主任樊东升教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内分泌科 主任 洪

2025年7月5日,德力静®(苯磺酸美洛加巴林片)上市一周年媒体发布会在京举行。本次发布会汇聚了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神经内科主任樊东升教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内分泌科主任洪天配教授等临床权威专家,以及第一三共(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基础医疗事业总部总经理李莉女士、第一三共(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事业战略总部总经理神崎崇先生等企业代表,共同探讨如何解决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理性疼痛(DPNP)的诊疗突破与生态共建。

IMG_9595.png

苯磺酸美洛加巴林片上市一周年媒体发布会现场

 

攻克 “甜蜜之痛”,2200万DPNP患者诊疗新选择

世界第一糖尿病大国,患者人数高达1.48亿,DPNP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患病人数已突破2200万。这类“糖痛”患者长期饱受灼烧样、电击样剧痛,却深陷诊疗困境:DPNP早期症状隐匿且缺乏特异性检测手段、传统药物疗效有限且副作用明显、疾病认知不足导致多数患者未能及时就医,最终形成筛查率低、规范治疗率低、治疗依从性低的“三低困局”。

“神经病理性疼痛不同于一般疼痛,绝非‘忍一时风平浪静’。”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神经内科主任樊东升教授指出:“DPNP严重时可能导致截肢风险。传统镇痛药物由于作用机制局限,仅对部分患者产生疼痛缓解效果。高达58%的DPNP患者对既往治疗方案存在明确不满。‘诊不出、忍不了、治不好’的困境亟待突破。”

作为中国首个获批DPNP的原研进口药物临床试验显示,与安慰剂相比,苯磺酸美洛加巴林片见效快,2天便可显著缓解疼痛,治疗14周后改善患者对疼痛的整体印象、睡眠、生活质量等,坚持服用能长期止痛,镇痛效果维持超52周肾功能不全患者耐受性良好,依从性高,为中国DPNP的患者带来了治疗新曙光。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内分泌科主任洪天配教授强调:“苯磺酸美洛加巴林片的临床应用让中国DPNP疼痛管理正式迈入循证规范化新时代。2024版《中国神经病理性疼痛诊疗指南》将其列为DPNP一线推荐5可助力我国DPNP从‘单点止痛’向‘全程管理’的诊疗范式升级。随着被纳入国家保目录后,患者使用苯磺酸美洛加巴林片的经济负担降低,为‘糖痛’群体带来实质希望。”

 

从“糖痛新解法”走向“镇痛标准解”,推进DPNP诊疗规范化提升

苯磺酸美洛加巴林片凭借创新机制为DPNP治疗提供全新选择,更通过医保快速准入、渠道深度覆盖、诊疗标准建设的三维突破,构建“可负担、可及、可规范”的诊疗新生态,全面推动我国DPNP规范化诊疗能力升级。

第一三共(中国)事业战略总部总经理神崎崇先生表示:“中国DPNP患者基数庞大,长期缺乏针对性治疗药物,临床需求亟待满足。苯磺酸美洛加巴林片作为首个治疗DPNP的原研进口创新药物,上市仅5个月即纳入国家保目录,为创新疗法本土化落地树立标杆。未来,我们将持续以患者为中心,加速本土化开发进程,缩短全球创新成果引入周期,惠及更多中国患者。”

当前我国慢性疼痛患者超3亿,疼痛已成为继心脑血管疾病、肿瘤之后的第三大健康问题。随着《慢性病综合管理蓝皮书(2025年)》将慢性疼痛纳入国家健康战略,DPNP诊疗正迎来重大发展机遇。第一三共(中国)基础医疗事业总部总经理李莉女士介绍:“从首张处方开始,苯磺酸美洛加巴林片在短短一年内完成从0到600家医院药品可及性的跨越式发展。保目录的准入让更广泛的DPNP患者能享受到这一创新疗法,真正实现了患者‘用得起、用得上、用得好’的目标。未来我们会通过更多医学举措促进DPNP的早诊早治和规范用药,推动精准化、个性化、规范化的镇痛管理方式,将疼痛管理从被动控制升级为主动健康管理,让患者有尊严、高质量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