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级“海归”饶毅不再担任北大生科院院长

2012-07-06 09:00 · 饶毅

他的身上集合了各种角色:享有国际盛誉的神经学科学家;在中国最著名的北京大学推行改革的院长;对饱受诟病的中国科研体制一直保持冷静关注的观察家。因“从今以后不候选中科院院士”、“有人对我们感到不安”等直言而名噪。他说,看到问题,就要说出来。如果不敢说,那还怎么做?他就是饶毅,一个“批评性的建设者”。

因在去年院士增选中发表惊人言论,以“从今以后不候选中科院院士”、“有人对我们感到不安”等语言炮轰院士增选而备受科技界关注的海外归国著名学者饶毅,近日再次成为新闻人物。他将不再担任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而北大也已发布公告,面向海内外公开招聘生命科学学院院长人选。饶毅在博客中谈到去职问题时表示:“一个学术单位,肯定不应该因为领导是武大郎而发展受限;科学家也不能留恋行政职务,而以单位发展为代价。”

饶毅在博文中用调侃的语气讲述此事,“有人来问,传说你不做北大生科院的院长了?而且是吓得不敢做了?”其实,从2007年担任北大生科院院长一职以来,饶毅并不是第一次提出辞职,他说:“我大概对5到6位提出过,希望对方来做院长。”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举动?饶毅表示:“为了北大生科发展,就需要尽一切可能招聘好的人,包括院长。”

饶毅表示,“对于我来说,我非常乐意请好的人做院长代替自己,我也明确问过人。不做院长,我能做的事情很多,在北大生科就有很多事情要做,改进教学就要很多时间和精力。与有些人认为行政在中国万能的观点不同,我认为,虽然有些事情需要有行政职务来做,有些事情会因为没有行政职务才可以做得更好。”

饶毅对招聘教授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招聘时,没有人什么都懂,院、所的领导也一样,不仅要有常规的招聘委员会,也要咨询专家,依据不同学科和方向,获得较多的信息,以期得到尽可能好的判断。

记者注意到,北京大学的招聘公告中对新一届生科院院长提出的要求是:愿致力于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高等教育和科学研究的国际知名科学家,并将在北大、北大生命科学委员会、北大——清华生命科学联合中心和国家蛋白质研究中心北大部分的大力支持下,发挥重要作用。

屡因直言而名噪

饶毅今年整50岁,2007年45岁的他从美国西北大学全职回国,与其前后脚踏上故土的还有现任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的施一公,两人回国一事在国内外学术界引起轰动,被认为是中国科技界吸引力增强的重大标志之一。

让饶、施二人名噪一时的不仅仅是他们的学问,更因两人的直言,在全职回国前,饶毅就曾对中国教育科技问题提出过直言不讳的批评。2010年底,饶、施二人还在美国《科学》杂志刊出社论,认为中国现行的科研基金分配机制更多的是靠关系而非学术水平高低,文中他们直言不讳地批评现行科研基金分配机制“浪费资源、腐蚀精神、阻碍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