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ature:中国科学家全球首次构建自闭症猴模型

    2016年1月26日,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神经科学研究所仇子龙研究组与该研究所苏州非人灵长类研究平台孙强团队在《自然》杂志发表论文,报道了他们成功全球首次构建携带人类自闭症基因MeCP2突变的转基因猴,为深入研究自闭症的病理与探索可能的治疗干预方法提供了重要基础。
    2016-01-26
  • 美国医疗:癌症都是遗传基因的错

    据我国最大的美国医疗服务机构盛诺一家获悉,一项目前规模最大且追踪时间最长的大型癌症研究发现,约30%的癌症是因遗传导致的。这其中包括了黑色素瘤、列腺癌、卵巢癌、睾丸癌、肾脏癌、子宫癌等多种类型癌症!
    2016-01-26
  • 中国的重症医学:路在何方?

    中国的重症医学起步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经过三十多年的艰辛历程,重症医学在危重病患者救治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得到了广泛认可。尤其在最近十年间,重症医学得到了迅速发展,已经成为最重要的临床医学专科之一。
    2016-02-09
  • 中科院动物所:大鼠小鼠“碰出”新型干细胞

    科学家们创造出各类远亲物种间的杂合细胞,如小鼠—大鼠、人—啮齿类、人—牛等杂交细胞。但由于这些细胞都是由体细胞融合产生,因而都是四倍体并且基因组不稳定,往往出现大量的染色体丢失,而且几乎没有分化能力。此类培养皿中的“进化”似乎走入了死胡同。
    2016-01-27
  • JAMA子刊揭示:威胁儿童、青少年生命的罪魁祸首!

    1月25日,JAMA儿科(JAMA Pediatrics)期刊发表一篇以儿童和青少年为主体的全球疾病负担(GBD)的文章,依据2013年全球GBD数据重新审视全球188个国家儿童和青少年致命和非致命疾病、伤害造成的死亡率,评估主要死亡原因以及预防措施的重要性。
    2016-01-29
  • 如何关闭原癌基因MYC,靶向“超级控制因子”?

    2015年中国约有429.2万名新诊断的浸润性肿瘤病例,也就是说平均每天约1万2千名中国人被诊断出患有癌症。如此庞大的基数让我们不得不重视癌症的致病机理、预防治疗等研究。去年,英国癌症研究中心投入上亿美元启动抗癌“七大挑战”,将原癌基因MYC作为重要靶点,列为抗癌挑战攻破重点行列。
    2016-01-29
  • 除了冻死,一种算法模拟“你将如何死去”

    洛杉矶加州大学(UCLA)的一个统计学家Nathan Yau开发了一个交互式图表,根据目前的年龄、性别和种族可以计算出一个人在特定年龄的死亡方式。
    2016-01-31
  • 干货综述回顾:干细胞疗法临床试验(适应症、疗法、病患数量……)

    先前的一些综述表明,干细胞研究的数量和类型在持续增加。2015年7月发表在《Cell Stem Cell》上的综述调查了NIH和欧洲报告的干细胞治疗临床试验数据,并根据细胞类型和疾病应用进行了分类。
    2016-02-17
  • 杏园生物ctDNA用于肿瘤超早期检测

    杏园生物开发的61个基因398个位点的ctDNA检测项目,有望用于肿瘤超早期筛查,以期实现早发现,早治疗
    2016-01-25
  • 玩游戏治病?融3050万美元的Akili想获得FDA认可

    在过去的几年,很多关于电子游戏和大脑功能的研究在消费者市场引起了关注和震动。据报道称,“数字大脑健康”这一行业的年收入从2009年的6亿美元增长到了2012年的10亿美元。
    2016-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