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技术研究
产业动态
人物访谈
活动发布
首页
/
技术研究
/
全部
基因治疗
免疫治疗
基因检测
COVID-19
靶向疗法
AI
精准医学
生物工艺
基因编辑从实验室到临床的突破,一场与时间的赛跑
左手时间表紧锣密鼓,右手资金池充盈丰满,Editas Medicine可能是全球第一个实现利用基因编辑技术治疗基因突变的公司。
基因编辑
实验室
临床
2016-06-02
Nature重要发现:肠道免疫系统与微生物"神同步"
通过研究年龄从出生到2岁的双胞胎,华盛顿大学医学院的科学家们证实肠道免疫系统与肠道数十万亿的微生物同步发育。
Nature
肠道
免疫系统
微生物
2016-06-02
半年大回顾 | 原来阿尔兹海默症领域发生了不少事(淀粉样蛋白、Y染色体缺失
2015年12月,美国前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启动阿尔兹海默症研究项目,旨在2026年之前研发出能够治疗甚至治愈阿尔兹海默症的方法。找到缓解、逆转老年痴呆症的“良方”,需要清晰其致病机理,将“火力”瞄准在正确的靶点上。2016年已经接近年中,这半年AD领域出现了哪些突破进展和发现呢?小编对其进行了汇总和盘点。
阿尔兹海默症
淀粉样蛋白
细菌
感染
2016-06-12
Nature子刊:母亲吸烟对胎儿的影响可持续多久?
耶鲁大学带领的一项新研究表明,早期暴露于尼古丁可以引发广泛的遗传变化,在出生后很久这些变化还会影响脑细胞之间连接的形成。这一发现有助于解释为什么母亲吸烟与一些行为变化相关,例如,注意力缺陷和多动障碍、成瘾和行为失常。
孕妇
胎儿
吸烟
2016-06-05
BMJ:偏头痛女性更容易患心脏病
5月31日,BMJ杂志上的一项大型研究表明,与无偏头痛的女性相比,患有偏头痛的女性心血管疾病风险略有增加,并更有可能死于该疾病。
偏头痛
心脏病
2016-06-09
Nature子刊:中国团队首次揭示ATM激酶精细三维结构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蔡刚课题组与南京农业大学王伟武课题组、中国科大刘海燕课题组合作,首次揭示了毛细血管扩张共济失调症突变蛋白——ATM激酶的精细三维结构,为理解ATM激酶活性严谨调控的分子机制以及研发新型肿瘤放疗的增敏剂提供了重要线索
蛋白质
ATM激酶
DNA
肿瘤
2016-06-03
南大张辰宇教授1个月3篇miRNA论文,近期Nature综述TOP2、新进展TOP6
据不完全统计,今年5月,南京大学张辰宇教授先后在Nature Communications 、Protein Cell、Scientific Reports上发表了3篇miRNA相关研究。本文汇总该领域近期部分综述和研究进展。
南大
张辰宇
miRNA
论文
2016-06-19
Science:生产3D纳米DNA颗粒的新方法
Science上5月26日在线发表的一篇文章报道了科学家开发出一种能利用DNA链常规构建3D纳米颗粒的新办法,这可以运用在疫苗、基因改造工具和记忆存储中。
DNA
纳米颗粒
新方法
2016-06-02
iLab积分兑换:“粽”有一味在心头
端午节到了,iLab智慧实验室积分兑换活动来了!!!
实验室管理
iLab智慧实验室
积分兑换
端午节活动
2016-05-31
在2016年遇上基因检测,是有多尴尬
这两年,基因检测红得发紫,而且是全方位的红,红遍了政府、资本和创业等各个 “圈儿”。但红归红,从业者还是没有找到一个向普通人讲述基因的方式,除了这个东西 “怎么这么神奇” 之外。
基因检测
2016-06-02
首页
1416
1417
1418
1419
1420
1421
1422
1423
1424
下一页
末页
共
3899
页
38985
条
热点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