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看过《冰河世纪》的人都不会忘记片中那头巨大而又憨态可掬的猛犸象曼妮,很多人也都梦想着有一天能目睹猛犸象的风姿。如今这个梦想或许很快就要实现了。
《冰河世纪》中憨态可掬的猛犸象
据外国媒体12月3日报道,借助新出土的保存完好的猛犸象骨髓,俄罗斯萨哈共和国猛犸象博物馆和日本近畿大学的研究人员明年将联手启动较为成熟的克隆猛犸象项目。如果进展顺利,这种早在1万年前便已灭绝的物种很可能在5年内重新出现在世人面前。
猛犸是鞑靼语“地下居住者”的意思,起源于上新世的非洲热带地区,和非洲象、亚洲象同时于非洲由共同祖先曙象演化而来,与非洲象属和亚洲象属互为姐妹属关系,进入更新世后演化出繁多种群,真猛犸甚至适应了严寒的环境。真猛犸象(长毛猛犸)体型一般和今天的亚洲象类似,哥伦比亚猛犸,帝王猛犸,南方猛犸等更为巨大,多数猛犸没有长毛而是和现代象一样几乎无毛。猛犸的平均体型小于恐象和剑齿象,所以并不是最大的古象,但却是最有名的。
猛犸象曾是石器时代人类的重要狩猎对象,在欧洲的许多洞穴遗址的洞壁上,常常可以看到早期人类绘制的它的图像,这种动物一直活到几千年以前,在阿拉斯加和西伯利亚的冻土和冰层里,曾不止一次发现这种动物冷冻的尸体,包括带有皮肉的完整个体。猛犸象是一种生活在寒代的大型哺乳动物,与现在的象非常相似,所不同的是它的象牙既长又向上弯曲,头颅很高。从侧面看,它的背部是身体的最高点,从背部开始往后很陡地降下来,脖颈处有一个明显的凹陷,表皮长满了长毛,其形象如同一个驼背的老人。
猛犸象化石出土最多的地方是在北极圈附近。阿拉斯加的爱斯基摩人用象牙化石做屋门,北冰洋沿岸俄罗斯领海中有一个小岛,岛上的猛犸象化石遍地都是。这些化石是冰块流动时从岸边泥土中带出的,堆积到了这个小岛上。由于猛犸象绝灭不过一万年的时间,而在自然界中化石的形成需要2.5万年,所以猛犸象的化石都是半石化的,像中药里的“龙骨”一样,也是可以用来做药的。更有甚者,前苏联古生物学家在西伯利亚永久冻土层中竟然发现了一头基本完整的猛犸象!它的皮、毛和肉俱全。发现它时,它的嘴里还沾有青草,可能是吃草时不小心掉进了冰缝中,经过1万年自然“冰箱”的保存,终于和现代人类见面了。
猛犸象生活到距今1万年的时候突然全部绝灭了,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专家们做过仔细的研究,找出了许多的原因,但归纳起来还是由外因和内因共同造成的。
外因:气候变暖,猛犸象被迫向北方迁移,活动区域缩小了,草场植物减少了,使猛犸象得不到足够的食物,面临着饥饿的威胁;内因:生长速度缓慢。以现代象为 例,从怀孕到产仔需要22个月,猛犸象生活在严寒地带,推测其怀孕期会更长。在人类和猛兽的追杀下,幼象的成活率极低,且被捕杀的数量离现代越近越多,一 旦它们的生殖与死亡之间的平衡遭到破坏,其数量就会不可避免的迅速减少直至绝灭。这是大自然的淘汰规律,并非对猛犸象不公平。新生代的第三纪末期时也发生 过类似的情况,当时大量的原始哺乳动物绝灭了,由现代动物的祖先取代了它们,猛犸象的祖先那时代替了它们,现在该轮到它们让出地盘了。猛犸象以自己整个种 群的灭亡标志了第四纪冰川时代的结束。
另类说法,猛犸死于人手?
一项新的研究发现,猛犸是死于人手,而并非由于气候变化导致了这些动物的灭绝。这项研究工作总共涉及了5个大陆的41个考古学遗址。研究人员发现,当人类迁徙出非洲后,在他们的栖息地留下了死亡的象和猛犸的痕迹。一个地区一旦被人类占有,那么象和猛犸的化石记录便在这一地区停止了。研究者指出,使现代象幸存下来的避难所都是对人类缺乏吸引力的地方,例如热带雨林。
推荐阅读:猛犸象是因为干旱而灭绝的吗?
据介绍,要复活猛犸象,研究人员首先要把从猛犸象骨髓中提取的细胞核植入除去细胞核的大象卵细胞中,从而获得含猛犸象基因的胚胎,然后再将该胚胎植入大象子宫。待胚胎在大象子宫内发育成熟并最终“呱呱坠地”后,一头猛犸象就被克隆出来了。之所以选择大象,是因为大象和猛犸象是近亲。
克隆猛犸象的技术被称为“体细胞核移植”,克隆成功与否的关键在于能否从骨髓、皮肤、肌肉或脏器等细胞中提取含完整基因的细胞核。而一直阻碍成功克隆猛犸象的因素,便是很难找到未受损的细胞核并加以完整提取。20世纪90年代后期至今,科学家曾多次尝试克隆猛犸象,但终以失败告终。但是今年8月,研究人员在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萨哈共和国北部的永久冻土中发现了保存完好的猛犸象大腿腿骨。随后,研究人员在切割腿骨时发现腿骨内冰冻状态的骨髓也保存完好。这一发现大大提升了成功克隆猛犸象的概率。
体细胞核移植
又称体细胞克隆,作为动物细胞工程技术的常用技术手段,即把体细胞的细胞核移入去核卵母细胞中,使其重组并能发育为新的胚胎,这个胚胎最终发育为动物个体。用核移植方法获得的动物称为克隆动物。著名的克隆羊多利就是这样诞生的。由于体细胞高度分化,恢复全能性困难,体细胞核移植的原理即是细胞核的全能性。
科学家近日利用来自俄罗斯冻土带的十头猛犸(Mammuthus primigenius)毛发标本,成功拼凑出了猛犸的线粒体DNA序列。这一成果显示了毛发惊人的抗降解能力,以及它在获得远古DNA片断方面出人意料 的有用性。相关论文发表在9月28日的《科学》杂志上。研究小组从现已灭绝的西伯利亚猛犸毛发中萃取了DNA,利用“猎枪”(shotgun)技术(即先将DNA标本破坏成碎片,然后利用计算机程序使其重新聚合),研究人员拼凑了猛犸完整的线粒体DNA序列。
日本科学家宣称,他们准备尝试利用史前巨兽猛犸象的冷冻精子与其现代“近亲”亚洲象的卵子进行人工受精,从而有望让已经灭绝1万多年的猛犸象再次出现在地球上。此前他们已在冷冻长达15年的老鼠身上人工受精实验成功。研究表明猛犸象和现代亚洲象曾经拥有共同的祖先,因此亚洲象将是冷冻猛犸象精子“播种”的潜在对象。经过这种杂种繁殖出来的后代,身上将有一半的猛犸象基因。
今年8月,俄罗斯东西伯利亚地区萨哈共和国境内的永久冻土中出土了猛犸象的大腿腿骨并发现了保存完好的骨髓。该国首都雅库茨克的猛犸象博物馆研究人员上月13日对腿骨进行切割检查后发现,其内部存在冰冻状态的骨髓。该博物馆代理馆长介绍称:“首次看到保存如此完好的猛犸象骨骼。骨髓也很新鲜。” 据该研究小组介绍,从骨髓中提取出细胞核并植入除去细胞核的大象卵细胞中即可获得含有猛犸象基因的胚胎,再将其植入大象子宫内,便有可能培育出猛犸象。
借腹怀胎难以控制排斥反应
新的细胞分裂发育成胚胎后,面临的问题就是为猛犸象找到合适的代孕妈妈。借腹怀胎面临的最大难关是如何让猛犸象胚胎在代孕妈妈 子宫内着床、发育直至顺利生下猛犸象。对于移植过来的胚胎,母体势必会产生免疫排斥反应,猛犸象胚胎可能在还没有形成器官前就被消灭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