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齿的学问

2011-11-24 07:00 · dami

牙齿是一种在很多脊椎动物上存在的结构。一般而言,牙齿呈白色,质地坚硬。牙齿的各种形状适用于多种用途,包括撕裂、磨碎食物。牙齿是动物天生的自卫武器。人类语言发音与口中前排上下的牙密切相关,古汉族标准语称为“雅言”。

导读:牙齿是一种在很多脊椎动物上存在的结构。一般而言,牙齿呈白色,质地坚硬。牙齿的各种形状适用于多种用途,包括撕裂、磨碎食物。牙齿是动物天生的自卫武器。人类语言发音与口中前排上下的牙密切相关,古汉族标准语称为“雅言”。

牙齿的生长

牙齿生长与骨骼有一定关系,但因胚胎来源不完全相同,牙齿与骨骼的生长不完全平行。人的一生总共有两副牙齿:乳牙和恒牙。乳牙:是人的第一副牙齿,共20颗。从出生后6个月左右开始萌出,到3岁时基本长齐。恒牙:是人的第二副牙齿,共32颗。从6岁左右乳牙就开始逐渐脱落,恒牙开始萌出,取代乳牙,除了第三磨牙外,其余的28颗一般在12岁左右就全部萌出。第三磨牙萌出的时间较晚,在18-30岁萌出,有的终生不萌出或部分萌出(全部共4颗)。

牙齿结构

牙齿是人体中最坚硬的器官,分为牙冠、牙颈和牙根三部分。又分为牙釉质(珐琅质)、牙本质(象牙质)、牙髓(神经腺)等。

牙齿脱落的原因

如脱落物是牙体组织,大多比较坚硬,有可能外伤后,如在碰伤,或咬合创伤,咬硬物如砂子等;也可能是烂牙坏死后,牙体组织缺乏血液供应而脆性增加,易折断脱落。这肯定有牙痛史,且口腔检查能发现有龋坏牙齿存在。

有证据表明,人类以及其他高等脊椎动物的牙齿起源于远古鱼类祖先的楯鳞,这一点可以在现存的鲨鱼身上得到印证。其实鲨鱼的牙齿就是特化的楯鳞。楯鳞和牙齿是同源器官,有相同的结构:同样有釉质和齿质,里面还有髓腔。髓腔内同样有神经和血管通入。

哺乳动物与其爬行类祖先的重要分水岭不是胎生,也不是分泌乳汁,而是牙齿的分化,以及二出齿的出现,所谓二出齿就是动物的一生只有两套牙齿,即我们通常所说的乳牙和恒牙。而爬行类等一生可以不断换牙。哺乳类的牙齿分化为切齿,犬齿,前臼齿,臼齿。

由于牙齿的分化,在咀嚼时必须使上下牙齿的咀嚼面完美的闭合在一起,如果动物一生不断换牙,就有可能打破这种闭合,使咀嚼功能受到影响。

牙齿的坚硬程度和骨头有的一拼,所以在人或动物死后,牙齿并不会腐烂,这就为后人考古留下了很好的证据。哺乳动物牙齿的羟基磷灰石中结合了少量碳酸根离子,形成碳酸羟基磷灰石,这部分碳酸盐称作结构碳酸盐。分析其碳稳定同位素组成,可以推断该动物食谱中C3和C4植物的比例;氧同位素组成则间接受控于大气降水和地下水。因此,动物牙齿化石结构碳酸盐的碳、氧同位素组成被认为是古植被、古气候的重要信息载体。

推荐阅读

穴居人牙齿化石中种子首次证实:人类祖先吃素

牙齿化石首次证明恐龙像鸟一样迁徙

科学家通过分析牙齿估测恐龙体温

牙刷每三个月换一只,刷牙要用温水36左右与口腔温度相仿,常用不同的牙膏刷牙。

一些天然食物里的成分,可以对抗造成蛀牙的口腔细菌,强化牙齿珐琅质。如芹菜可抗菌、乳酪可防蛀、绿茶可祛味。

经常而有规律地咀嚼有适当硬度、弹性和纤维素含量高的食物,如粗粮、杂粮、蔬菜及水果,可锻炼口腔肌肉及牙齿的咀嚼能力,是使牙齿组织坚韧结实,不易松动。

心情舒畅有益于牙齿的健康。而紧张、焦虑、恐惧等精神刺激可引起牙痛,即医学上所谓的“心因性牙痛”。

英国医生用牙齿制出“人造眼”令盲人复明

医生从病人儿子嘴中取出了一枚牙齿,然后在它上面凿出一个洞,并将一个“人造晶状体”摆到了“牙洞”里面。接着,医生又在一系列的手术中,将这颗用牙齿做成的“人造眼”植入了病人的右眼窝中。目前,鲍伯终于靠牙齿制成的“人造眼”重新获得了一部分视力!

日本科学家用小鼠干细胞培育出牙齿

来自东京理科大学的Takashi Tsuji和他的小组从小鼠的臼齿上提取了两种不同的干细胞。随后他让这些干细胞在实验室中生长。等到这些干细胞长成一个牙齿大小,研究人员便将其植入一只一个月大的小鼠口中。经过大约40天,这颗移植的牙齿便和小鼠的口腔骨骼系统和其他组织完好的愈合在一起。

牙齿少于24颗 中风的危险增加57%

日本研究人员表示,牙齿脱落会增加日后中风危险,中风会使受损大脑部位的神经细胞在数分钟内因为缺氧而死亡。中风致死率极高,仅英国每年就有15万人发生中风,其中53000多人死亡。

牙齿不整齐易患老年痴呆

牙齿不整齐就可能患上阿尔茨海默氏症(早老性痴呆症),这听上去有些不可思议。但日本科学家的最新研究证明,这种说法至少在大白鼠身上是正确的。

牙齿不全者更易死于心脏病

一项新的研究显示,笑起来可看到缺牙的人要比仍有一口洁白牙齿的人更有可能死于心血管疾病。发表在最近出版的《牙周病学》期刊上的这项研究称,心血管疾病,尤其是冠状动脉疾病,与(一个人剩下)的牙齿数目关系非常密切。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