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蒙特利尔大学生物学家马修-舒托的一项将在近期《美国博物学家》中发表的研究表明,自然选择对秘鲁毒箭蛙的皮肤样式的进化起到一定的作用。
带黄色条纹的箭毒蛙
热带雨林中被人们发现的那些皮肤颜色艳丽的毒箭蛙实际上是向捕食者发出了一个明确的信息:“别靠近我,我毒性很强!”但为什么同一个物种的蛙类要有这么多的皮肤样式呢?[详细…]
越南山脉丛林是“吸血鬼之乡”,近期,科学家最新发现一种吸血树蛙,它的学名是“Rhacophorus vampyrus”,它不仅能在树枝之间滑翔,而且长有像吸血鬼一样的毒牙。
据悉,科学家首次发现这种在空中会滑翔的树蛙始于2008年,这种体长仅5厘米的两栖动物仅生活在越南南部雾林地区,它们使用蹼状四肢趾在树干之间滑翔。但当时科学家并未发现它们的吸血本性。
猫叫夜蛙因其独特的“猫叫声”而得此名,它是最近在印度西部地区发现的12种青蛙新品种之一。
据德里大学的生物学家比基•达斯说,体长1.4英寸的Nyctibatrachus poocha的生活方式非常隐秘,它们经常躲藏在印度喀拉拉西高止山脉和泰米尔纳德邦的岩石缝隙里。1994年到2010年间,达斯及其同事在印度西海岸的森林里寻找生活在小溪里、喜欢夜间活动的蛙类Nyctibatrachus。
在英国的《自然》杂志发表了一篇有趣的文章。西班牙动物学家发现,失恋的雄性青蛙将自己的精子撒在雌蛙所产的受精卵上,借此方法来解心头之恨。
西班牙比戈大学的动物观察学家David Vieities和他的同事们在比利牛斯山脉的池塘中发现这样的怪事,当交配过的一对青蛙走远之后,经常会有只雄性青蛙跑过来将自己的精子也洒在这些卵上。而且发生这种“盗版行为”的几率竟然达到84%。
美国科学家最近在婆罗洲岛发现了一种奇特的青蛙,这种名为凹耳胡蛙(Huia cavitympanum)的青蛙可以通过超声波来互相交流。这一新发现对于治疗人类听力障碍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著名生理学教授彼德纳伦斯与生态和进化生物学研究生维多利亚亚奇在凹耳胡蛙的栖息地对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他们发现,凹耳胡蛙不仅仅可以发出一些可以听得见的声音,而且还可以发出超声波。
英国科学家又在这些可爱的小东西身上发现了另一大益处——其粘滑皮肤中的两种蛋白质可以阻止癌细胞的生长,这为癌症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从青蛙和蟾蜍的皮肤中提取的蛋白质中,他们发现有两种蛋白质可以切断癌细胞生长和扩散所需要的血液,同时可以阻止肿瘤内血管的生长。
墨西哥科学家发现一种名叫 Catesbeiana 的本地青蛙腿内含有一种天然抗生素,能杀灭导致失明的细菌。这将为治疗失明甚至艾滋病提供了可能。
科研小组对一种生活在西部哈利斯科州的本地青蛙进行了2 年多的研究,并在试管实验中发现这种青蛙腿内含有一种抗细菌的肽(缩氨酸)。
由于适应特异性的环境,树蛙进化出“自清洁”的脚,可在医学产业中有实际应用。
有趣的是,树蛙攀附能力和脚趾粘垫的自清洁能力都是基于相同的生理因素。为保持脚的粘性,树蛙分泌一些粘液,在光滑表面上行走时,它们可以通过脚的粘性增加摩擦力。如今我们可以证明,在行走过程中,树蛙利用粘液去清理自己的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