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湄公河血案看背后的毒品

2011-10-19 06:55 · lobu

湄公河血案让“金三角”这个名字再次走进大众视线。“金三角”是世界四大“毒窟”之一。从医学的角度看,大部分毒品其实都是药品。令人费解的是,就是像这样的“药品”,怎么会给人带来这么大的危害呢?吸食毒品的人,和普通人相比,身体上哪些地方是不一样的?现在世界上主要的戒毒方法又有哪些?

金三角10月5日,我国两艘商船在泰老缅三国交界的湄公河流域遭到不明身份的武装分子袭击,造成12名中国船员死亡,1名中国船员失踪。这场湄公河血案让“金三角”这个名字再次走进大众视线。“金三角”是世界四大“毒窟”之一。据泰国媒体报道,此次中国船员被害可能就是因为贩毒分子想要劫船运送冰毒。

这又是一桩毒品暴力事件。一直以来,毒品都和暴力、犯罪紧密相连,给社会造成巨大危害。但是从医学的角度看,大部分毒品其实都是药品。它们可以用来治病或缓解疼痛,可以减缓某些疾病的恶化过程,可以延长生命,可以使人安乐死,或可以起到助产、节育等作用。令人费解的是,就是像这样的“药品”,怎么会给人带来这么大的危害呢?吸食毒品的人,和普通人相比,身体上哪些地方是不一样的?现在世界上主要的戒毒方法又有哪些?

认识毒品:滥用成瘾的药物

毒品定义

对于毒品的定义,不同的人出自不同的立场和职业角度,有不同的解释。从医学的角度看,毒品是一种药品。从法学的角度看,毒品是违禁品。我国刑法对其下了一个通俗、统一的定义: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在我国《麻醉药品及精神药品品种目录》中,总共有121种麻醉药品和130种精神药品。

毒品分类

毒品种类很多,范围很广,分类方法也不尽相同。从毒品的来源看,可分为天然毒品、半合成毒品和合成毒品三大类。从毒品对人中枢神经的作用看,可分为抑制剂、兴奋剂和致幻剂等。从毒品的自然属性看,可分为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从毒品流行的时间顺序看,可分为传统毒品和新型毒品。…[详细]

常见的毒品

目前常见的毒品有海洛因、米达唑仑、大麻、冰毒、摇头丸、吗啡、鸦片、杜冷丁、可卡因、苯环已哌啶、美沙酮、麦司卡林、LSD、古柯等。当人用各种方式吸入这些物质时,会出现以下情况:睡眠少或睡眠习惯改变;食欲不振;多话、情绪不安;反应过度激烈;精神常处于紧张、亢奋;妄想及行为暴躁、血压上升;意识模糊不集中或精神恍惚;严重者会精神分裂并致死 。…[详细]

上瘾:为什么会欲罢不能

神经元解释:毒品打乱人体类吗啡肽物质分泌

人脑中本来就有一种类吗啡肽物质,维持着人体的正常生理活动。吸毒者吸了海洛因、外来的类吗啡肽物质进入人体后,减少并抑制了自身吗啡肽的分泌,最后达到靠外界的类吗啡肽物质来维持人体的生理活动,自身的类吗啡肽物质完全停止分泌。那么,一旦外界也停止了供应吗啡肽物质,则人的生理活动就出现了紊乱,出现医学上说的“反跳”或“戒断症状”,此时,只有再供给吗啡物质,才可能解除这些戒断症状,这就是所谓的“上瘾”。…[详细]

基因解释:人体也有成瘾基因

2008年,来自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植物基因工程和蛋白质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生物信息学中心的研究人员,通过分析过去30年中同行发表的1,000多份有关毒瘾与基因和染色体区域联系的医疗出版物,发现人体大约400种基因似乎更容易使人对毒品上瘾。他们根据这些数据构建出了5种“分子路径”,为治疗吸毒及对毒品上瘾的控制开创了新方法。…[详细]

脑结构解释:吸毒者的大脑存在异常

2010年6月,长沙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精神卫生研究所研究人员采用最新脑影像学技术,对慢性K粉成瘾者进行了脑结构和脑功能活动改变研究,最终发现了K粉成瘾者前额叶脑白质、脑灰质的损害,其结构损害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脑结构损害极为相似。这项发现在国际上尚属首次,它说明吸毒与大脑结构异常是有一定联系的。…[详细]

遗传解释:特殊遗传变异也可导致成瘾

2008年11月,科学家通过一项小鼠实验发现了一种遗传变异让人类容易对可卡因成瘾。该基因的人类版本称为CAMK4,它为一种酶编码,这种酶的主要功能是修饰一个常见的DNA转录因子。科学家然后对来自巴西圣保罗的670名可卡因滥用者和726名对照组个体进行了一场统计学调查,结果发现CAMK4的一个变种和成瘾有强有力的联系。…[详细]

戒毒:在痛苦中重生

自然戒断法

又称冷火鸡法或干戒法。就是硬性停掉毒品,任其戒断症状自然发展,戒断症状出现时,汗毛竖起,浑身鸡皮疙瘩,状如火鸡皮,故该戒断法有”冷火鸡疗法“之称。这是一种古老的戒断的方法,戒毒者要有坚强的毅力忍受戒断症状的折磨。主张用此法的人认为,让戒毒者充分地体会毒瘾煎熬,好下决心彻底摆脱毒品。故此法是曾应用数十年的传统戒毒手段。该方法对于吸毒时间不长、用量不大、毒瘾不严重者和有坚强毅力自愿戒毒者是可以的,而对严重毒瘾者并不适用。

针灸疗法

是一种由中国科学家独创的中医针灸学与现代神经科学相结合的非药物戒毒新方法。针灸戒毒已遍及全世界,其以无副作用、易操作、成本低、无依赖性、疗效显著等特点逐渐被人们认识并接受。针灸疗法具有恢复快、不成瘾、使用方便、见效快等特点,除了可以帮助患者生理脱毒外,在克服他们的心瘾方面也有明显的效果。对患有某些基础疾病及埋有按需式心脏起搏器的吸毒者不宜使用。

心理行为疗法

本类治疗主要基于心理卫生模式。其方法有多种,其共同特点是:1、不用美沙酮和其他治疗药物;2、非住院治疗。各种心理咨询及心理治疗为主要工作方式,试图矫正吸毒个体的行为障碍,改变错误认知,培养有益于身心健康的行为方式,使其回归社会,适应社会。这种方式最初适应于戒毒动机强烈,社会化程度较高的药物依赖者,现在也有人用于其它种类的药物依赖者。

手术戒毒 

也称“微创开颅戒毒术”, 早在50多年前,国外医学家就已经发现了手术戒毒方法,但因医学界对毒品依赖性机理尚无准确认定,对其戒毒效果存在争议,没能在世界上推广应用。近年来,部分医学家认为脑外科手术戒毒能“立竿见影”,并且可以彻底解除毒瘾,克服“戒断综合症”和“强迫性觅药行为”,一系列的疗效、安全性观察评价、药物依赖测量及心理学调查表明,该手术安全可靠,疗效显著,有效率达86%,吸毒者复吸率明显降低。目前,国际、国内对手术戒毒的疗效存在争议,该法尚未在全国推广。

药物戒断法

给吸毒者服用戒断药物,以替代、递减的方法,减缓、减轻吸毒者戒断症状的痛苦,逐渐达到脱毒的戒毒的方法。其特点是使用药物脱毒。常见的方法有:递减法:采用逐日减少用药量,直到最后撤药;替代法:选用依赖性低、作用时间长的镇痛药物来替代戒毒者所需的毒品量,逐日减少并限制用量直到脱毒;亚冬眠疗法:在戒断症状发作期间,给戒毒者服用一定量的安眠药,使戒毒者昏睡过程中安全度过戒断症状反应高峰期;中医疗法:以中药调剂为主,提高戒毒者免疫力,增强体质质量,进行辅助脱毒治疗;中西医结合法:在脱毒过程中服用中药,当戒断症状高峰出现时,配合服用西药控制症状发作进行脱毒。在这些疗法中,美沙酮替代疗法效果尤为显著。…[详细]

戒毒疫苗

今年3月,俄罗斯乌拉尔国立医学科学院的专家研制出一种药物,可帮瘾君子摆脱鸦片麻醉剂的毒瘾。这款疫苗目前已经在小型动物身上进行了试验。即将对大型动物进行试验,而后才可进行人体临床试验。这一过程将需要2年时间。…[详细]

链接:毒品研究小插曲

英研究人员发现:“摇头丸”可治疗癌症

今年8月,英国伯明翰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夜总会、狂欢酒吧中流行的致幻剂MDMA(俗称“摇头丸”)可被用于治疗癌症,包括血癌、淋巴癌以及骨髓癌等。…[详细]

右撇子易受毒品伤害 左撇子难以戒除毒瘾

俄罗斯伊尔库斯克国家医学大学的科研人员通过实验研究发现,大脑的右半球在适应外界变化中起着主导作用,左半球对毒品的刺激比较敏感,有依赖性。相比而言,右撇子易受毒品伤害,左撇子的人则比右撇子更难以戒掉毒品。…[详细]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