蘑菇,并不微小的微生物

2011-09-16 16:40 · donna

蘑菇的是真菌中的一类,属于微生物学中的大型真菌,能形成肉质或胶质的子实体或菌核,大多数属于担子菌亚门,少数属于子囊菌亚门。

蘑菇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很常见,小到金针菇,大到香菇、银耳,灵芝,或做食用,或作药用。蘑菇在学科上属于微生物学的大型真菌,由于含有独特的生物活性成分,有的蘑菇具有医疗保健效果,而有些却会使误食者中毒甚至毙命。

北川森林中发现44斤重巨型天然蘑菇  

北川县陈家坝乡通宝村村民吴天兴在原始森林里,发现一株重达44斤,直径为1米,高为50厘米、形状如花的巨型蘑菇。四川省绵阳师范学院园林研究所教授李明银介绍说:“这种巨型菌,我也是第一次见,极为少见。经过初步鉴定,该‘巨无霸’属于革菌科、非皱菌目。”

巨大蘑菇可以买回家种能割两茬     

在首届中国—亚欧博览会农产品展厅里,某生物科技公司展示了他们生产的杏鲍菇,这种食用菌个体庞大,一包营养包里只长一颗蘑菇,顾客把这颗带着营养的蘑菇买回家后,可以把蘑菇从根部切下来炒菜吃,不久它还可以长出一颗蘑菇来。

墨西哥发现20公斤重的巨大蘑菇 

在墨西哥南部恰帕斯州发现一个高70厘米、重20公斤的巨大蘑菇,研究人员将把它制成标本用于研究和教学。这是2007年6月21日拍摄的一名男子抱着这个大蘑菇的资料照片。

平常叫做蘑菇的是真菌中的一类,属于微生物学中的大型真菌,能形成肉质或胶质的子实体或菌核,大多数属于担子菌亚门,少数属于子囊菌亚门。

子实体是担子菌长出地面的地上部分,样子很象插在地里的一把伞。地下还有白色丝状,到处蔓延的菌丝体,这是担子菌的营养体部分,即非繁殖器官。成熟子实体的形状、大小、高低、颜色、质地等差别很大。

蘑菇可分为食用、药用、毒菌等几类。除了日常可食用的蘑菇,有记载的可做要用真菌大约有1000余种。我国利用大型真菌药物医病的历史悠久,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中记述的多种药用真菌长期使用不衰。中国目前已知有毒蘑菇有500余种,极毒可致人死的百余种。

中国以真菌作为药材治疗人类疾病有着悠久的历史。《神农本草经》中记载的药用真菌有茯苓、灵芝、虫草、木耳等。在《本草拾遗》和《本草纲目》中也都有药用真菌的记载。

比灵芝神奇的灰树花。灰树花是一种生长在亚热带至温带的名贵珍稀的药、食两用真菌,又名贝叶多孔菌,俗称云蕈,日本人称“舞茸”。日本坂然的《菌谱》中说它“性甘、平,无毒,可益寿延年”。台湾国防医学院生物化学研究所综合了近年CA收录的75篇文献,表明灰树花能促使肝功能增强,改善脂肪代谢,从而避免动脉硬化,抑制肥胖症,稳定血压。

 “救命仙草”灵芝。灵芝又称灵芝草、神芝、芝草、仙草、瑞草,是多孔菌科植物赤芝或紫芝的全株。用作药物的灵芝为赤芝和紫芝,其药性为甘、平,归心、肺、肝、肾经。主治虚劳、咳嗽、气喘、失眠、消化不良,恶性肿瘤等。动物药理表明实验:灵芝对神经系统有抑制作用,循环系统有降压和加强心脏收缩力的作用,对呼吸系统有祛痰作用,此外,还有护肝、提高免疫功能,抗菌等作用。

松口蘑。松口蘑是松茸的学名,是一种珍贵的真菌,被誉为“菌中之王”。 松茸还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其含有松茸醇、异松茸醇等药用成分,有强身、益肠胃、止疼、理气化痰、驱虫及治疗糖尿病等独特功效,可用其治疗手足麻木、腰腿疼痛等病症。松茸含有具备抗瘤活性的“松茸多糖”,具有超强抗基因突变能力和强抗癌作用,它能自动识别肿瘤细胞所分泌的毒素,靶向性地与肿瘤细胞靠近、结合,通过溶解肿瘤细胞膜和破坏脂质双层进入细胞内,封闭肿瘤细胞的转体蛋白受体,阻断肿瘤细胞的蛋白质合成,使肿瘤细胞不能分裂繁殖以至死亡,破坏肿瘤细胞遗传复制的DNA基因,从而达到抗基因突变,抑制肿瘤和控制肿瘤复发、转移的目的。

推荐视频

视频:灵芝的药用价值与合理利用

研究文献:

食药真菌抗辐射的研究进展

食药用真菌多糖及复合多糖生物活性研究

中国的毒蘑菇(毒菌)种类多,分布广泛,资源丰富。在广大山区农村和乡镇,误食毒蘑菇中毒的事例比较普遍,几乎每年都有严重中毒致死的报告。

据《北京晨报》2011年9月14日报道,近期北京市出现多起野蘑菇中毒事件。记者从307医院获悉,近半个多月来,该院已经连续抢救了5起共8名吃野蘑菇中毒的患者,其中3名患者因病情危重死亡。

毒红菇,又名呕吐红菇,外观与红菇相近,但其子实体一般较小。

中毒症状:食用后30分钟至3小时内出现症状,产生剧烈的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急性胃肠炎症状。

中毒机理:由类树脂物质、石炭酸、甲酚等引起。

毒蝇伞,又称毒蝇鹅膏菌、蛤蟆菌,是一种含有神经性毒害的担子菌门真菌,鹅膏菌属之一。毒蝇伞有致幻作用,在某些宗教仪式上被用作致幻剂。但致死现象鲜有报道。

中毒症状:中毒后除了肠道病变外,主要表现为神经兴奋、神经抑制和精神错乱或幻觉病变。

中毒机理:由毒蝇碱、毒蝇母、蜡子树酸等引起。

毒伞,真菌门、担子菌纲、伞菌科、毒伞属。也叫绿帽菌。极毒,含毒伞肽和毒肽,损害肝、肾、心、肺、大脑中枢神经系统等。发病慢,潜伏期数小时至1天,病死率高。经小白鼠试验,每公斤体重用干品20克的提取液腹腔注射,死亡率为60%左右。

中毒症状:肝、肾、脾等内脏用中枢神经系统严重破坏,潜伏期最长达6小时以上。

中毒机理:由毒肽和毒伞肽引起的。这些毒素稳定,加热不易分解,目前尚无特效药,死亡率较高。

鹿花菌,又名鹿花蕈或河豚菌,是鹿花菌属下的假羊肚菌,子实体中等大。菌盖皱曲呈脑状,褐色、咖啡色或褐黑色,表面粗糙。

中毒症状:一二天内由于红细胞被大量破坏,引起溶血性贫血,因大量的溶血可于短时间内出现黄疸、血红蛋白尿,严重者昏迷或抽风,继发性尿毒症。

中毒机理:由鹿花菌碱(单甲基肼)引起的。

蘑菇是我国各族人民传统食物,某些珍贵蘑菇具有极高的保健、药用价值受到人们的青睐。但是,某些野生蘑菇具有毒性,有的甚至在极低摄入量下都可致人死亡。毒蘑菇中的毒素十分复杂,一种毒蘑菇可以含有几种毒素,而一种毒素又可存在于数种毒蘑菇中。目前针对蘑菇中毒尚无特效疗法。有毒蘑菇与可食用蘑菇在外观上并无科学的辨别标准。所以珍爱生命,勿轻易食用未知野蘑菇。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