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药“纯中纯”饮用水被检出溴酸盐——2b级致癌物?

2011-09-01 11:00 · Abel

8月31日,国家质检总局在官方网站公布对瓶(桶)装饮用水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结果,其中哈药“纯中纯”弱碱性饮用水被检出潜在致癌物溴酸盐超标。

哈药集团制药六厂生产的“纯中纯”弱碱性饮用水(图)

昨天,国家质检总局在官方网站公布对瓶(桶)装饮用水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结果,18种饮用水产品质量不过关上黑榜,哈药“纯中纯”弱碱性饮用水、“景友”鄂尔多斯天然沙漠水被检出潜在致癌物溴酸盐超标。

此次共抽查了北京、天津、河北等211家企业生产的220种瓶(桶)装饮用水产品,包括186种瓶装饮用水和34种桶装饮用水,结果发现有18种产品不符合标准,涉及菌落总数、大肠菌群、霉菌、酵母、溴酸盐、电导率、界限指标(锶含量)、游离氯等多个项目。

在黑名单中,哈药集团制药六厂生产的“纯中纯”弱碱性饮用水(350mL/瓶,2011-03-11)、鄂尔多斯市景友鸿鹄矿泉饮品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景友”鄂尔多斯天然沙漠水(398mL/瓶,2011-04-02)等一共6种饮用水检出溴酸盐超标。

“溴酸盐”,一个不为消费者所熟悉,但饮用水行业皆知的名词,那么它到底是什么呢?先来了解一下:

溴酸盐是溴酸形成的盐类,含有三角锥型的溴酸根离子—BrO3−,其中溴的氧化态为+5。

哈药集团制药六厂(图)

溴酸盐是在各个饮用水行业厂家大量使用臭氧进行杀菌的过程中,不可避免产生的一种毒副产物。由于国家的饮用水标准对菌落总数要求非常严格, 因此,用臭氧消毒公共饮用水所产生的无机消毒副产物溴酸盐,是被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定为2b级的潜在致癌物。

1993年世界卫生组织在《饮用水水质准则》中,将水中溴酸盐的限值定为0.025mg/L,2004年修改为0.01mg/L。中国现行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亦规定溴酸盐限值为0.01mg/L,与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一致。

何为2b级的潜在致癌物?

致癌物按照对人类和哺乳动物致癌作用的不同,可分为确证致癌物、怀疑致癌物和潜在致癌物。确证致癌物通过动物实验和人群流行病学调查都已确认具有致癌作用。怀疑致癌物在动物,而且在多种动物,特别是在与人类血缘较近的灵长类动物机体上呈现致癌作用,但在人类仅有个别致癌临床报告,在人群流行病学调查中尚未能证实。潜在致癌物对动物致癌,但无任何资料表明对人类具致癌作用,只是对人类有致癌可能性。

国际癌症研究所(IARC)对已进行致癌研究的化学物分为四类:1类,对人致癌性证据充分;2类,A组对人致癌性证据有限,但对动物致癌性证据充分,B组人致癌性证据有限,对动物致癌性证据也不充分;3类,现有证据未能对人类致癌性进行分级评价;4类,对人可能是非致癌物。

国际癌症研究中心(IARC,1987年)指出,化学致癌物是指能引起恶性肿瘤发生增多的化学物,在某些情况下诱发良性肿瘤的化学物也可认为是化学致癌物。目前约有7000多种化学物经过动物致癌试验,其中1700多种为阳性结果。对致癌物分类时,可按对人的致癌危险性、活化的需要、是否具有诱变性和化学结构等划分。

按对人的致癌危险性IARC(2002)对已有资料报告的878种化学物根据其对人的致癌危险分成4类。

1类:对人致癌,87种。确证人类致癌物的要求是:①有设计严格、方法可靠、能排除混杂因素的流行病学调查;②有剂量反应关系;③另有调查资料验证,或动物实验支持。

2A类:对人很可能致癌,63种。此类致癌物对人类致癌性证据有限,对实验动物致癌性证据充分。

2B类:对人可能致癌,234种。此类致癌物对人类致癌性证据有限,对实验动物致癌性证据并不充分;或对人类致癌性证据不足,对实验动物致癌性证据充分。

3类:对人的致癌性尚无法分类,即可疑对人致癌,493种;

4类:对人很可能不致癌,仅1种。

参考资料

1. Potassium Bromate (Group 2B). International Axicity and carcinogenicity of potassium bromate--a new renal carcinogen. Environmental Health Perspectives. July 1990, 87: 309–335 [2008-03-09]. doi:10.2307/3431039.

2. Kurokawa, Yuji. To 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 Summaries and Evaluations. Canadian Centre for Occupational Health and Safety [2008-03-09].

生物探索推荐阅读:
美FDA称“手机致癌”无科学依据
英国研究发现:紫药水可致癌,千万别滥用
大多生发药不靠谱,可能致癌
新化合物可阻止致癌蛋白信号的传导
警惕!坚果中的致癌物质
致癌“化学酱油”要通过DNA测试才能分辨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