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率等同于死亡率,美国专家联手遏制可怕的胰腺癌

2017-11-10 10:59 · njmega

患者老张,因腹痛就诊,腹部CT提示胰体尾部占位,伴周围淋巴结转移,遂行胰体尾肿瘤完整切除术,手术之后做了标准的吉西他滨辅助化疗,因存在淋巴结转移,化疗后行局部放疗。

胰腺癌以“难发现、易转移、难治疗”著称。它总体治疗效果在癌症中是最差的,其发病率几乎等同死亡率。5年生存率仅7%,在所有肿瘤中排倒数第一,且只比十几年前的4%提升了3个百分点。据流行病研究机构预测,到2020年,胰腺癌死亡率将成为所有恶性肿瘤中的第一位。

精准治疗胰腺癌,患者生存期超三年


15%的胰腺癌患者能够予以手术切除,其平均生存期也仅约18个月左右。


中国抗癌协会胰腺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郝继辉副院长对胰腺癌治疗现状的评价,“我认为现在胰腺癌治疗进入了瓶颈期,虽然外科手术越来越精细,越来越能做到根治,安全性也很高。但手术做再好,胰腺癌的远期生存率也没有得到质的提升。”


美国胃肠道癌症专家Aram Hezel医学博士说,“可进行手术切除的胰腺癌患者往往会存活更长的时间,如果能在手术之前进行化疗,他们的表现甚至会更好。但是,患者个人的分子信息能帮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每一位患者的疾病进展。”


美国精准医疗发展到当下,通过基因检测进一步明确患者胰腺癌分子分型和分期体系,从而制定出针对胰腺癌不同分型的精准药物治疗方案;通过对个体患者基因组、蛋白质组、代谢组、疾病数据等组成的精准临床数据库,整合临床研究和基础研究的资料,进行全局性分析,通过精准诊断,实现精准治疗,才能提高胰腺癌患者治疗效果


患者老张,因腹痛就诊,腹部CT提示胰体尾部占位,伴周围淋巴结转移,遂行胰体尾肿瘤完整切除术,手术之后做了标准的吉西他滨辅助化疗,因存在淋巴结转移,化疗后行局部放疗。


8个月后出现肺部转移,因为是单发的转移病灶,在吉西他滨全身化疗控制的状态下行局部的介入治疗。6月后再次出现多发的肺部转移和肝转移,后续在最佳支持治疗的基础上,进行了替吉奥单药、白蛋白紫杉醇单药等多线治疗。


目前患者仍存活,生存期已超过三年,远远超过术后18个月的平均生存期,重要的是患者化疗间期仍能从事简单的家庭劳动。


基因决定胰腺癌生存率


腺癌是迄今为止最常见的胰腺肿瘤类型。根据发表在《柳叶刀·肿瘤学》上的一项新研究,在四个关键基因中发生的突变是影响胰腺癌患者长期生存的主要因素之一。


 (图片来源:https://www.medicalnewstoday.com/info/pancreatic-cancer)


在此之前,基因与疾病进展之间的存在和模式尚不清楚。这项研究的一个重要区别在于其规模较大:纳入了356名罹患有手术可切除的胰腺癌患者。


有90名患者在罗切斯特大学医学中心接受治疗;其他患者则是在丹娜法伯/布列根和女子癌症中心以及斯坦福癌症研究所接受治疗。在对所有患者行肿瘤切除术后,科学家们从他们的癌症组织和周围正常组织中提取出DNA,同时进行下一代DNA测序。


研究主要集中在对KRAS, CDKN2A, SMAD4和TP53 这四种基因活性的分析。结果表明与只携带有1-2种基因突变的患者相比,携带有3-4种基因突变的患者的无瘤生存率(手术到癌症复发的时间)和总生存率(手术到死亡的时间)较差。


“这项研究有助于我们理解胰腺癌的分子特性是如何影响每一位患者的预后,并使我们掌握更多的依据来指导患者,更重要的是,能够帮助我们去设计未来的研究,”研究的主要作者,胃肠道癌症专家Aram Hezel医学博士说到。


最后,研究人员表明对淋巴结转移的准确分类也是预测手术可切除患者生存率的有效工具之一。


胰腺癌早期检测有多难?


胰腺癌诊断时约有85%的患者已处于晚期,失去手术治疗的机会。胰腺临近胃肠道,又属于消化器官,容易表现为消化道症状,如腹胀、肠胃不适、消化不良。


有些患者因消瘦和血糖升高前往内分泌科,但血糖始终降不下来,消瘦程度也很剧烈。


有些人表现为皮肤黏膜黄染,被认为是肝胆疾病,如肝炎、胆结石等,其实是胰腺肿瘤造成胆管梗阻,引发的梗阻性黄疸。


由于神经累犯,胰腺癌晚期疼痛强烈,很多人主诉腰腿疼,在骨科就诊,医生常排查是否有腰椎间盘突出、腰肌劳损等,很少想到是胰腺出了问题。


15岁小伙发明胰腺癌早期检测试纸


Jack Thomas Andraka,杰克·托马斯·安佐卡,1997年出生马里兰州克朗斯维尔的小鲜肉。

别看这位未满20岁的小鲜肉年纪轻轻一脸稚嫩,他的名字早在其15岁时便已扬名整个医学界。



他是2012年英特尔科学竞赛大奖获得者。而他现在的身份,则是:美国发明家,科学家和癌症研究者。杰克因其在寻找新的检测胰腺癌的新方法而获得以英特尔的联合创始人命名的戈登·摩尔奖奖金金额75,000美元。


而他研究胰腺癌的最初动机则来自于他小时候,一位亲近的叔叔和一位熟人罹患胰腺癌而相继离世。


杰克指出,现在的胰脏检测技术一直沿用的是60年前的老方法,多年来都没有更新。除了单词检测费用昂贵,测试结果也十分不准确,因此很多胰腺癌患者被发现时已经时癌症晚期,死亡率高达75%。


经过研究,杰克发现检测人体血液或尿液中的间皮素(Mesothelin)含量可以间接了解是否罹患胰脏癌。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的Anirban Maitra教授为杰克提供了实验室帮助,在专业实验室和优秀人才的环境里,杰克的研究速度快的惊人。


他研究出一种全新的检测胰腺癌的浸棒式诊断测试法,这是一种新的类似检测糖尿病的试纸。该试纸可以检测血液或尿液中间皮素的含量,并以此决定病人是否为胰腺癌的早期患者。


该方法检测间皮素存在与否的精确度超过了90%,比现行的诊断方式快168倍,也便宜26000倍(只需要3美分),准确度却提升了400倍,只需5分钟就可以得出结果。



试纸研制成功后,杰克荣获"英特尔国际科学与工程学博览会"头等奖,美国总统奥巴马也邀请他去白宫接受表彰。


胰腺癌有“花衣服”,这些症状要警惕


胰腺癌常见表现是腹痛、消瘦、黄疸,它有多个“花衣服”,喜欢伪装自己,常被误诊为胃肠疾病、糖尿病、肝胆疾病,甚至腰椎间盘突出、腰肌劳损等。


1. 上腹部不适

上腹部不适是胰腺癌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常见部位是中上腹和左季肋部,可向背、右肩胛、前胸等部位放射,故易与其他疾病相混淆。患者还常出现持续性腹痛,可在饭后加剧,起病急者则有明确的腹部绞痛或钝痛。当肿瘤累及内脏包膜、腹膜或腹膜后组织时,在相应部位可有压痛。


2. 消化道症状、消瘦乏力

患者常见症状包括上腹部饱胀不适、消化道出血、呕血、恶心呕吐、便秘甚至黑便、腹泻(常为脂肪泻)等,且常在发病后短期内即出现体重明显减轻、身体衰弱困乏。


3. 黄疸

黄疸是比较常见的胰腺癌晚期症状,少数早期患者也会有此表现。患者尿液颜色加深,大便可呈陶土色,角膜及皮肤发黄,部分患者还出现顽固性的皮肤瘙痒。但个别病人可因肿瘤的炎性病变、水肿的暂时消退、肿瘤组织坏死脱落、胆肠瘘形成等因素,造成黄疸的暂时减轻或消退。


4. 血糖波动

胰腺具有维持血糖、帮助消化的功能。胰腺癌可导致胰腺纤维化,从而减弱胰腺功能,致使胰岛素分泌减少或延迟。因此,部分病人在胰腺癌起病时会出现不明原因的血糖波动,可表现为糖尿病病情突然加重或无法控制。若近期突发糖尿病,需要警惕胰腺癌的发生。


此外,部分患者在病程中有发热出现,临床可表现为低热、高热、间歇热或不规则热等。还可有小关节红、肿、热、痛,关节周围皮下脂肪坏死及睾丸痛等。胰腺癌转移还可造成锁骨上、腋下或腹股沟淋巴结肿大发硬。部分胰腺癌患者可表现出急躁焦虑、抑郁、失眠等精神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