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资产证券化—金融资本与产业知本的新探索

2017-06-18 21:00 · touwho

一个医健创新金融的实践范本

金融资本加产业知本这个投资理念中,金融资本指的是对资本市场非常熟悉的融昱资本投资团队,而产业知本是指对医药产业深度了解,对企业经营环节把控能力极强的仁寿药业的经营管理团队。通过金融资本+产业知本的深度结合,才能真正快速提升医药行业的发展水平

作者 | 投壶网 赵妍昱

首次由投资机构主导的海外医药技术合作

过往提及海外技术合作,多半是大型药企与海外药企直接对接,而今年3月30日加拿大上市药企Prometic发布的一则关于该公司在研新药与深圳融昱资本的合作公告让人眼前一亮,这是国内首次由投资机构主导的海外新药技术合作案例。而公告内容也让黄煜所执掌的融昱资本早在三年前就酝酿的海外新药研发投资版图开始浮出水面。

加拿大上市公司Prometic是国际药企的新星,公司领导高层曾在制造多利羊的罗斯林研究院、 哈佛医学院、达维塔公司、加州资本股权公司等医疗公司和金融资本担任领导职位,也被多家权威媒体、医疗奖项评审组织授予多项殊荣。该公司于1998年在加拿大挂牌上市,通过20年的发展,发展为全球范围具有高尖端研发能力的跨国企业。Prometic公司自主研发的产品占该行业全球市场份额的65%以上,从2010年到2015年短短5年间,公司股票市值翻了33倍,足见其强大的实力。

Prometic公司首个治疗类重点开发药物PBI系列是1.1类小分子药物,主要适应症为糖尿病、肾病、代谢综合征、肝肺纤维化等多个领域,其中特发性肺纤维化、糖尿病引起的慢性肾脏并发症、2型糖尿病代谢综合征已经完成临床1、2期的试验且结果良好。

在融昱资本与Prometic公司此次合作中,双方将通过一系列业务安排,将Prometic所研发的PBI-4050、PBI-4547、PBI-4425的中国大陆地区(不包括香港、澳门、台湾)生产销售专利权授予融昱资本相关方,并最终实现PBI系列药物在中国大陆地区的研发、生产、销售以及商业化。

金融资本+产业知本的初试

“金融资本+产业知本”是原高特佳总裁黄煜首创的投资概念,并在博雅生物的投资中将他的这一理念完美落地。2007年12月高特佳以1.02亿元的价格收购博雅生物85%股权,成为第一大股东。而高特佳也首次以投资公司的角色控股一家公司。这在当时的PE/VC界是破天荒的头一回。当时业内对此看法不一,有些人猜测认为高特佳是在投资博雅之后触发了回购条款或者大股东有突发状况,高特佳才不得已成为控股股东。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在后来的一次媒体采访中,黄煜对这一疑问做出了回应。其实这是一次产融结合的思路的实践。整个投资战略布局可划分为企业上市与产业整合两部分,强大的资本运作能力是产融结合模式的核心竞争力。在他所带领的金融团队的协助下,博雅生物重新制定了企业发展战略,理顺公司治理结构,大大提升企业竞争力。

2012年博雅生物顺利在创业板上市,依托管理团队在医疗产业的网络优势,完成产业链的纵向整合和横向延伸陆续完成对海康生物、天安药业、南京新百药业的收购及整合,成功打造博雅生物血液制品、生化用药、专科化药三大产业平台。由此博雅生物从一家濒临破产的企业成长为行业巨头,而高特佳作为投资方在此投资案例中也获得了丰硕的回报,这样的结果让黄煜更加确信“金融资本与产业知本”结合产生的力量。

产融理论在医药行业的二度运用

十年之后,身份已经是融昱资本创始合伙人的黄煜再度将投资目标锁定在中国的医药市场。中国庞大的人口基数、日趋严重的人口老龄化意味着对药品巨大的市场需求,而随着国内日益提高的生活水平,这种健康需求的扩大不仅体现在药品数量上,更体现在在其质量上。这一点从日渐火爆的“海外淘药”就可见端倪。

曾经投资过多家制药企业的融昱资本管理合伙人孔辉分析到,基于目前国内比较薄弱的医药工业基础,选择与海外药企进行技术合作就成为一个快速满足国内药品需求的捷径。从2014年起,中国医药企业开始发力参与国际竞争,几乎每个月都有好几起技术转让与合作。资本也开始思考如何参与到这一进程,作为长期扎根于医健投资领域的融昱资本则在与Prometic合作的投资案例中再次创造性地运用了其创始人所坚持的“金融资本+产业知本”投资哲学。

江苏仁寿药业有限公司是融昱资本投资的一家集中药研发、生产和销售为一体的现代化高科技医药企业。公司拥有14个中药品种,其中2个独家品种、3个独家剂型、2个独家规格、11项发明专利、1项优质优价、6个国家医保、3个OTC产品。产品线覆盖妇科、肝胆、男科保健、心血管等多个领域,竞争优势突出,后续产品线充实,其中妇科线重点产品被誉为“产后第一用药”。在2016年6月国家发改委办公厅关于新兴产业重大工程包中药标准化项目的复函中,仁寿药业的新生化颗粒入选第一批中药标准化项目工程。

孔辉说到,“2009年后中成药工业总产值增速持续高于医药工业总产值增速,近5年行业平均增速维持在20%以上。在化学药领域实施一致性评价、取消化学药品加成等政策因素影响下,优质中成药成为政策避风港。而随着我国中药标准化的推进,仁寿药业的新生化颗粒成为通过国家中药标准化项目遴选的第一个产后用药,具有明显的先发优势,产品未来将具有更大的竞争优势,因此仁寿药业的未来发展前景十分可期。”日前融昱资本已经完成了对该公司的收购,由融昱资本执行合伙人龙宇翔担任仁寿药业执行董事,全面参与仁寿药业的公司管理工作。

基于仁寿药业在国内医药的长期耕耘,其在药品研发、申报注册、生产等方面具有丰富经验,以及与融昱资本的高度战略协同性,仁寿药业自然成为融昱资本PBI技术投资项目的国内产业资源合作方的首选。

“产融结合”带来多赢局面

根据协议安排,融昱资本控股的仁寿药业与Prometic公司将共同成立合资公司,并使其成为PBI系列的知识产权所有主体。Prometic公司以技术占股形式拥有合资公司的75%股权,仁寿药业出资3300万加元占有合资公司的25%股权。合资公司成立后,仁寿药业将作为PBI系列药物的持证人,充分发挥其在国内医药领域所拥有广泛的产业资源,承接PBI系列药物的落地工作,完成PBI系列药物的新药研制试验和申报注册、生产、销售等后续工作,最终实现该系列药物在中国区的商业化。

在该项目投资资金的筹措上,融昱资本作为专注于医健产业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管理人,将与仁寿药业成立专项基金投入仁寿药业,该专项基金获得仁寿药业相应股权。而此次发行基金所筹资金专项用于支付PBI技术引进所产生的费用。因此在对PBI技术的投资中,仁寿药业实际上是部分出资,其他部分由融昱资本所发行基金补齐。这样的融资安排一方面减轻了仁寿药业引进国际先进医药技术的资金压力,另一方面,融昱资本通过引入其他的基金投资人,也为社会资本参与新药投资提供了机会。

糖尿病药品市场在中国巨大,据统计2015年全球糖尿病人患者已突破4亿人,我国糖尿病患者已达到1.09亿人。根据IMS数据,目前糖尿病药物市场已成为仅次于抗肿瘤用药的第二大治疗领域。而PBI面向的市场范围不仅仅在糖尿病,还涉及到肝肺抗纤维化等领域,将覆盖超过百亿美元的市场规模,如此重磅药物将会成为标的购买方极具市场竞争力的产品。

通过这种投资方式的设计,融昱资本成功地将PBI药物引入中国市场,让中国广大的患者群体用上对症药品,具有极强的社会效应。而仁寿药业作为医药企业通过较少的自有资金的投资却获得了该重磅药物中国区的权利,这将对仁寿药业的企业价值产生巨大的正向作用,此外作为专项基金的投资人通过投资所拥有仁寿公司的股权价值也会随之升高,投资人如果通过资本市场退出也终将获取丰厚的投资回报,最终形成一个多方共赢的局面。

跨境新药研发的“政策黄金期”

药品作为一种关乎生老病死的特殊商品,从来都与政策高度相关。满足国民对于高品质药品的需求已经成为最大的政策方向。近年来国家针对药品市场密集出台的“仿制药一致性评价”“药品注册许可人制度”等一系列政策莫不如此。中国制药产业正在为过去的粗放式发展补课,具有高技术含量、有很好临床前或早期临床数据、能满足临床迫切需求的新药和潜在好药的研发与引进已成为国内资本追逐的热点与国家政策重点扶持的领域。

举个简单的例子,过去国内外药品市场存在一个现象——药滞。如 “国民级别”的乙肝疫苗,1984年就在美国上市,1997年才登陆中国,中间差了13年!而相较其他至今仍徘徊于中国大门之外的新药,乙肝疫苗还算“幸运的”。因为需要再做一次临床试验,国内上市的化药新药成本大幅度增加,很多国际公司因此放弃中国市场。

为了解决“药滞”这一问题,2015年1月30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发布了《关于发布国际多中心药物临床试验指南(试行)的通告》,打开了中国参与国际新药研发的大门。而这种开放的趋势正在不断扩大,今年3月,CFDA发布了《关于调整进口药品注册管理有关事项的决定(征求意见稿)》鼓励境外未上市新药经批准后在境内外同步开展临床试验,缩短境内外上市时间间隔,满足公众对新药的临床需求。这个政策的推出将会极大地刺激国内企业参与国际新药研发的积极性,对于加快引进新药技术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这对融昱资本而言无疑是一项重大利好,运用该政策,受合资公司委托的仁寿药业可以与Prometic公司同步开展临床试验,将极大地提升PBI新药在国内的落地速度,也便于国内患者早日用上该新药。

外包模式助力研发提速

据了解,除了本次与Prometic公司合作PBI新药之外,融昱资本正在以仁寿药业为平台与海外的仿制药公司进行着类似合作,完成海外先进仿制药技术的国内转移。仁寿药业作为一个以中药研发、生产、销售为主体的国内药企,是否具备承接生物医药、化药这些不同细分领域药品国内落地工作的能力?融昱资本执行合伙人、仁寿药业执行董事龙宇翔给出了他的答案。

国内医药产业经过十多年的快速发展,以1996年MAS在中国投资建立了国内第一家真正意义的CRO公司为标志,中国的医药外包产业从传统的萌芽和探索阶段,逐步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之路。预计2020年中国CRO市场容量达943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25%。根据Business Insights数据,2011年全球CMO市场达到319亿美元,2017年将达628亿美元,复合增长率达12%。根据Informa的数据,2017年,中国CMO市场容量为22亿美元。

中国经典的外包、引进、吸收、消化与发展的模式的日渐成熟,目前外包已成为医药产业链中重要的环节,医药外包组织已经贯穿到药品生命周期的全流程。其中研发外包组织(CRO)加工外包组织(CMO)、销售外包组织(CSO)分别服务于医药行业的研发、生产、销售三大环节。专业医药外包组织行业的发展,是现代医药行业专业化分工的必然选择,为新药研发效率的提升提供了基础条件。

仁寿药业虽然目前自身不具备研发、生产生物医药、化药的能力,但是能够通过引入相关领域的产业人才和与专业化分工日趋完善的CRO、CMO、CSO等中介机构进行合作弥补短板。这样一来,仁寿药业就利用与专业中介结构的合作完成后续研发、生产、销售工作,实现这些横跨多领域的海外医药技术的国内商业化,并最终以提取药品收益分成及管理费等方式与外包组织实现利益分享。

MAH制度—未来医药资产证券化的核心保障

融昱资本、Prometic和仁寿药业等金融资本+产业知本结合的创新型新药技术引进模式已经为越来越多人所理解和实践,如东方高圣控股的新三板公司东方略致力于购买海外上市公司新药专利及股权便是其中典型的案例。但是对融昱资本而言,与Prometic公司的合作案例其实只是他们所信仰的“金融资本+产业知本”布局的一个开始,随着产业与资本融合的药物技术引进模式的推广和复制,以药证为核心资产,打造专业的药证持证平台才是融昱资本整个业务蓝图的重中之重。

2016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试点方案》,对开展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试点工作做出部署,同时在北京、天津、河北、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四川等10省(市)展开试点工作。MAH制度出台后,药品上市许可与生产许可不再是“捆绑”管理,科学家研发药品的产权将归属于持有人。

上市许可与生产许可的分离,一方面是极大地激发了科学家进行新药研发的动力,另一方面也为药品上市许可证的证券化及打造将来围绕药品上市许可证建立可能的交易平台打下良好的制度基础。随着融昱资本药物技术引进模式的复制,会有越来越多的海外技术引进落地,而仁寿作为持证的平台将会不断积累药证的资源,除了用于自身产品布局的优化之外,还能广泛地与产业中的已经运营成熟的企业开展业务对接和药证交易,将平台所拥有的先进技术优势的医药资产内化为中国广大医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这才是融昱资本的真正雄心所在。

据龙宇翔介绍,仁寿药业将在融昱资本的金融资本支持下,引入全球优质医药资产,整合医药行业产业链研、产、销各方资源,打造医药资产证券化平台。“金融资本+药证持有人制度”可以把仁寿药业的平台做的无限大。仁寿药业未来的业务核心将从医药生产、研发、销售转向医药品种的落地能力和销售能力。

一群医健创投人的产业初心

根据中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提供的统计数据,我国已有的药品批准文号总数高达18.9万个,其中化学药品有12.2万个,95%以上为仿制药。也就是说,目前中国药品市场上的国产药绝大部分为仿制药,中国是当之无愧的仿制药大国,但是仿而不强是所有医药人的心中之痛。

从迈瑞医疗的投资开始,融昱资本团队对中国的医健产业开始有了较为初步的认知,而对博雅生物的投资,让他们认识到中国医健产业与海外的发展差距,也让这个团队从纯粹的金融人的思维开始深深地植入产业人的思想。身兼融昱资本执行合伙人和仁寿药业执行董事的龙宇翔对此感触尤深,“金融资本加产业知本这个投资理念中,金融资本指的是对资本市场非常熟悉的融昱资本投资团队,而产业知本是指对医药产业深度了解,对企业经营环节把控能力极强的仁寿药业的经营管理团队。通过金融资本+产业知本的深度结合,才能真正快速提升医药行业的发展水平,这也是我们做这样探索的真正初心。”

本文作者:赵妍昱  投壶网创始人&CEO 


关键词: 医药 投资 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