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何为双相情感障碍(Bipolardisorder,BP)?根据中国精神障碍防止指南,BP属于一种心境障碍,患者会表现出躁狂和抑郁两种发作症状。发病期间,患者会表现出躁狂、抑郁反复发作或混合出现的情况,且病情严重者在发作高峰期还可出现幻觉、妄想或紧张性症状等精神病性症状,对患者及其家庭产生严重的不良影响。
为什么会患病呢?跟许多其他精神类疾病一样,双相情感障碍的致病机理一直未知,涉及到生理、心理、环境等诸多因素影响。其中,遗传学机制一直是研究热点,且已有研究证实其呈现出家族遗传性。
BP与睡眠节律存在关联
通过观察双相情感障碍患发现,狂躁发作期间患者睡眠较少,而在抑郁发作期间睡眠会相对增加。基于这一表现,有科学家推测,睡眠规律可能与BP发作有关系,可以作为心境障碍发作的早期征兆。
近期,来自于得克萨斯大学西南医学中心及洛杉矶加州大学的研究团队在PNAS期刊发表一篇证实睡眠节律与BP存在关联的文章,深入探讨了睡眠规律与BP的遗传性联系。
团队选取了来自于不同地方的26个家庭,共计558名成员作为调查对象,其中有136名BP患者。研究团队要求调查对象连续14天都佩戴测试仪器,记录具有遗传性的睡眠参数及活动节,包括平均清醒时间(Mean awake duration)、生物节律振幅、活动高峰持续时间、平均睡眠时间等等。
分析记录的数据发现,与正常人相比,患BP症状的患者在其睡眠规律、活动水平上存在显著差异,且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在清醒的时候常常处于不活跃状态。相比于正常人,BP患者睡得晚,但时间长。
这份研究首次将双相情感障碍的病因与睡眠标准联系,有助于揭开其发病机制,为寻找合适的药物靶点提供可能。
推荐阅读
Bipolar disorder linked to inherited differences in sleep pattern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