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我国最大的海外医疗服务机构盛诺一家获悉,一项海外医疗研究可能会帮助阐明化石燃料排放过量对健康产生的危害。纽约大学Langone医学中心的研究人员分析了从1982年到2004年间100个美国城市45万居民的数据,并对此进行了研究。

研究发现,长期暴露于化石燃料排放的细小颗粒会增加罹患心脏病的风险,这些化石燃料包括煤炭、原油和天然气。这项研究结果在线发表于12月2日的《环境与健康展望》杂志上,当时世界各国领导人正齐聚法国巴黎召开联合国气候变化会议,以探讨如何减少温室气体的大量排放。
相比于其他同样大小的污染颗粒,燃煤产生的污染颗粒会使心脏病的死亡率增加5倍以上。这些颗粒的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还不到一根头发丝的1/20。它们有一个公众耳熟能详的名字——PM2.5,有时也被称为“可入肺颗粒物”。

美国环境保护署表示,温室气体会吸收热量,从而使地球变暖,这已经是人所共知的了。美国最大的温室气体来源就是与发电、供暖和运输相关的化石燃料燃烧。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全世界每年约有300万人死于空气污染,其中煤炭燃烧产生的污染是一个最主要的因素。研究人员认为必须降低燃煤污染物的排放以减少每年因此导致的死亡。
2013年1月,中国北京首次出现雾霾,随后,中国一线城市多地也出现这种现象,12月8日。雾霾已南下珠三角。作为发达国家的美国在上世纪中期也出现过雾霾,经过半个世纪的治理,蓝天白云得以重新出现,现在的中国也应以美国洛杉矶治理雾霾的历史为借鉴,重视这一现象,还一片干净的天空给国民,给大自然。

1955年9月洛杉矶发生了最严重的光化学烟雾污染事件,两天内因呼吸系统衰竭死亡的65岁以上的老人达400多人。这时政府才开始意识到雾霾的严重性。加州州长奈特(Goodwin J. Knight)于是指派一名专家巴克曼(Arnold O. Beckman)成立一个委员会负责空气治理。在经过一系列调查后,巴克曼的委员会提出了六条建议,其中包括放缓重污染行业的增长,建立高效公交系统,逐步淘汰使用柴油车等。在此后的几年,洛杉矶政府开始着手解决污染问题,虽然取得了一些进展但成果有限,这一情况直到1970年《清洁空气法案》(Clean Air Act)的出台才改变。
有意思的是,这项海外医疗研究人员还发现,被风裹挟的沙尘、燃烧木材和其他生物燃料所产生的PM2.5颗粒对于心脏病的死亡风险没有太大的影响。但是盛诺一家提醒大家,PM2.5颗粒还和肺癌有很大的关系,出门戴口罩是必须的。海外医疗咨询电话:400-666-176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