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顾历史风云人物:
艾萨克•牛顿(Sir Isaac Newton),后人誉为“物理学之父”、百科全书式“全才”。他提出万有引力、三大运动定律,发明反射望远镜,以“牛顿法”推进微积分发展,涉猎不同学科领域,以其真理性成就推动科学前行。但是这位伟大的天才曾经也经受过抑郁、甚至精神崩溃的折磨。
查尔斯•达尔文( Charles Darwin),著作《物种起源》的作者。他提出的“进化论”被列入19世纪自然科学三大发现。这位博物学家在心理压力下,曾与恶心、肠胃不适等恐慌症症状作斗争。
温斯顿•丘吉尔(Winston Churchill ),20世纪最重要的政治领袖之一。二战期间,他凭借敏锐的战略思维和外交谋略,带领英国人民取得伟大胜利。同时他还摘得诺贝文学奖的桂冠,曾获诺贝尔和平奖提名,被后人推崇为“最伟大的英国人”。但是回顾丘吉尔的戎马一生,他也曾受过抑郁症的折磨。
无论这些伟大人物出现心理问题背后隐藏的真相多么各具差异,很多学术研究已经从中提炼出一个共同点:创造力与神经质存在联系,且倾向于反刍和消极。
8月27日,英国研究人员在《Trends in Cognitive Sciences》期刊上发表一篇学术论文,对这一特殊联系存在的原因提出解释:创造力会增加神经质出现的概率,神经质会促进创造力的产生。这类似于一枚硬币存在两面,这两面共同存在。虽有关联,导致的结果却差以千里。
过度思考容易神经质
神经质,又称神经过敏症,外在表现为焦虑、忧郁、进展和孤立等。神经质的人情绪波动较大且突然。相比于宜人性格的人,高度神经质患者更容易得精神病。他们面对炸弹处理、高空飞行等高压环境会相对比较难冷静下来。
另一方面,神经质似乎与富有创造性活动相关。研究发现,艺术家和其他需要创造力的职业人在神经质测试中得分比其他正常人的得分高。
文章作者之一、伦敦国王学院神经生物学讲师Adam Perkins说:“这个现象困扰我很长一段时间。” Perkins曾经聆听了过一次学术报告,报告主讲人是英国约克大学专注于研究白日梦学的心理学家Jonathan Smallwood。Smallwood教授在报告中提及:容易消极的人,他们的大脑内侧前额叶皮层区域比较活跃,即便是大脑进行扫描身体处于放松状态的时候。这一异常活跃的区域位于额头。
这一异常脑区域的发现让Perkins找到解释联系存在的灵感。Perkins 推测,前额叶活跃的人,即便躺在床上,他们也会感觉到威胁,陷入紧张的状态。

神经质患者倾向于发现、放大“未来时”的问题,且答案富有创造性
本质上讲,这些臆想容易让人痛苦,因为他们常常倾向于思考当下不需要面临的问题。研究表明,神经质的人扁桃体比较敏感,杏仁状大脑容易焦虑和恐惧。所以,患有神经质的人不仅仅会自主发现问题,他们更倾向于放大他们。这种特质的人拥有较突出的规划能力、且不易满足。
研究人员推测,这些特质与活跃的大脑前额叶区域有关系。牛顿曾经表示他通过反复咀嚼来解决问题,对问题不断思考,一直到找到定点思路也不放弃,直至最终相出完整、清晰的答案才罢休。
依据Perkins 研究团队提出的假说,神经质的大脑更倾向于持久的“大脑默认网络(DMN)”模式。即便什么也不做,这种网络模式也会持续处于活跃状态。如果他们不能自主关闭高度活跃的思维模式,就会过度思考。这是一个危险信号,常常导致他们出现神经过敏的扁桃体。
但是,反过来这种大脑系统也存在优势。相比于随遇而安的人,如果长时间关注于“未来时”问题,很明显,更有机会找到答案。而且,这些过度思考想出的解决方案常富有创造性。这是个具有诱惑力的推论。但是至今没有证据证明。
Perkins强调,证明的过程很困难。因为目前实验室进行的绝大多数测试会给测试对象一个普通问题,要求他们尽可能的相处解决方案,很难对这些方案进行创造力的评估。
目前,证明创造力与神经质关联的研究思路停留在:可以通过大脑内侧前额叶皮层活动研究。
也许,以后的研究方向,可能需要一个神经质的天才提出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