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有意向去美国看病的朋友又该如何让自己顺利的踏上赴美就医之旅呢?为此我们仔细咨询了涵翔医疗中国公司总经理戚总。戚总指出,要想顺利的实现赴美就医必须要把好三大关卡:第一关,审核赴美就医转诊机构的实力与水平,看看是否该公司是否在中国和美国拥有强大的背景与实力,不能局限于国内的公司规模,更应该看着美国的公司规模与接待能力,因为赴美就医美国公司的规模与水平才是更值得客户关注。我们涵翔就是国内一家在美国休斯顿医学中心投资酒店(投资规模超过3000万美金)的国内规模最大的转诊公司之一;第二关:看公司与美国权威医院的关系与业务能力,一个强劲而又专业的转诊公司往往能够用很短的时间帮助患者实现赴美就医,更能够帮助患者解决各种在赴美就医前后所出现的各种问题。比如签证、预约时间、医院与医生选择等等;第三关看转诊机构的客户反馈与医院反馈,作为国内 一家承诺转诊服务不满意全额退款的转诊公司,涵翔的迅速崛起得益于涵翔不断追求客户百分百满意度。涵翔自开始以来一直以优质的服务得到了客户及医院的高度认可,如MD安德森肿瘤中心,Methodist等美国权威医院的医护人员无不对涵翔竖起大拇指。
为答谢社会各界的厚爱,我们涵翔也在未来的2个月内(截止15年10月1日)向所有有意向赴美就医的客户提供免费咨询与意见活动,大家可以拨打4008-571-123进行咨询,届时我们会有专业的医疗顾问来帮助大家!
是什么让他们去美国看病?
涵翔医疗发布客户“赴美就医”原因调查报告
身边成功案例影响很大
“赴美就医的人群中,以肿瘤病人最多,占八成,其余的是神经、心血管系统疾病和疑难杂症等。”戚总说,“受身边成功赴美就医案例的影响而选择美国医疗,是国人选择去美国看病的一个重要原因。在我们的调查中,这个原因的比重占到了四成。虽然,目前为止,该数据的比例还不到总人数的一半,但上升的速度非常快。2013年,我们办理的赴美客户中,受身边影响而选择赴美就医的人数比例不到两成,但今年已经上升到了五成。”
戚总认为,这可能是因为两年前,赴美就医是一件非常小众的事情,需要有一定的决心。两年后,随着人们对赴美就医的了解,加上身边成功病例带来的“辐射效应”,人们开始接受并了解赴美就医,发现了另一种选择。
有一个客户带来的“辐射效应”,戚总一直印象深刻:
那是涵翔医疗两年前接待的一个“小客户”,是个1岁多的男孩。在国内被诊断为视网膜母细胞瘤(Retinoblastoma),简称Rb,该病的发病率并不高,但危害很大。绝大多数国内的患儿需要面临化疗或手术摘除眼球的方案。在涵翔医疗的帮助下,小男孩去了位于美国纽约的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找到了治疗该病的世界级权威医生——Dr. Abramson。世界上大多数视网膜母细胞瘤诊断和治疗方面的进步,都出自他们之手。在美治疗回国后,男孩的父母非常激动,马上通过各种渠道在自己的病友圈发布关于带孩子赴美就医的经历。在其口碑效应的影响下,先后有17位患儿的家长,通过男孩的父亲找到涵翔医疗。“这17个孩子的情况和男孩相似,在我们的帮助下,完成了赴美就医。后来,这17位客户,又让我们遇到了更多的患儿及其家庭。”戚总说。
一款新药进入国内
平均时间需要5年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对一个医生来说,在各种条件都均等的情况下,一剂好药,则会成为治疗疾病的关键。
“如调查报告显示,大部分的客户选择赴美的原因就是冲着美国新药物。”戚总说,“以用于治疗ALK阳性转移性非小细胞肺肿瘤的Zykadia(ceritinib)为例,美国FDA已于2014年4月批准上市,但我国到目前还没上市。而此类药物,不在少数。”
我们通过数据对比会发现,一款美国新的抗肿瘤药物,从美国药物解禁到其它国家可以使用,平均时间约是5年,个别药物甚至超过8年。“这样少则3-5年,长则8年的等待,对于肿瘤病人来说,是非常煎熬的。因此,在药物进来有困难的情况下,很多病患选择了主动走出去,直接去美国。另一个原因在于,全世界大部分的抗肿瘤药物和技术来源于美国。”戚总说,“在我们接待的绝大部分客户中,国内诊断是明确的,只是苦于无法获得世界先进的药物。”
病理报告好比“敌情报告”
直接决定治疗方向,
影响治疗效果
手术、放疗、化疗是现代医疗治疗肿瘤主要三大手段。戚总说,美国医疗在不同的专科领域分别有不同的优势早已是业界共识,如质子治疗、达芬奇手术机器人等放疗、手术手段,都是由欧美国家率先使用一段时间后,传入其它国家,并且领先其它国家几年的临床实践差距。调查中,九成左右的人是就是为了获得先进的个性化治疗手段(包括:手术、化疗或放疗)而选择赴美就医的。
作为一个国际医疗转诊业内人士,戚总认为,客户之所以如此安心,美国病理科的高端水准是另一个关键因素。病理结果的不同,直接决定了治疗方向,从而影响治疗效果。
打个不恰当的比方,病理报告好比“敌情报告”,报告越详细,越准确,那么一线的作战部队的部署越有针对性,彻底消灭敌人的可能性越大。
戚总说:“以美国肿瘤治疗方面权威医院,MD安德森癌症中心为例,该院床位数为654张,2014年总接待人数约12.7万人次,病理科医生与床位之比为1:9.34。”
同一份病理标本
在两家中美两家医院完成病理检查。
字数方面(患者个人信息除外),国内病理描述部分总计78个字,其中一份约40字,另一份约38字;
MD安德森癌症中心的两份病理报告,病理描述部分总计564个英文单词;其中一份使用了269个单词;另一份295个单词。
“这样两份详细程度完全不同的‘敌情报告’,对治疗的指导意义差距,是不言而喻的。”戚总说,“因此,我认为在这个选项中,我们的客户应答率高达八成是有道理的。”
追求个性化就医体验
一位来自浙江金华的客户直言:”中国大医院病人实在太多了,我们的医护人员太辛苦,疲于照顾大量的病人,确实没有办法抽出更多的时间来保障我们患者在医院的人文关怀。所以希望追求更人性化的医疗服务,我选择多花一些钱,到国外就医。这就好比住五星级酒店一样的道理,服务和价格是成正比的。”
戚总介绍说:这样的初衷在涵翔医疗的客户群体里非常普遍。
近年,随着国内外信息交流的深入,当自己或家人身患疑难杂症时,人们又多了另一种选择——出国看病,特别是大洋彼岸的美国。近日,涵翔医疗发布了一份耗时两年多的客户“赴美就医原因”的调查报告(以下简称“报告”)。
该报告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共调查了近800位赴美就医意向客户或成行客户,收回有效调查问卷共743份。
报告显示,客户赴美就医主要有五大原因,其中,九成赴美就医的客户是追求美国截然不同的治愈率;同时,九成的客户是为了获得个性化治疗方案(包括:手术、化疗或放疗等);为获得美国已上市的全新药物和他人成功赴美看病的口碑影响,分别占八成、四成;还有一大原因是:感受美国人性化就医体验,约占八成。
赴美就医究竟有多火?涵翔医疗这两年的接待客户数也足以说明问题。2013年,涵翔医疗仅成功转诊49人,2014年就达到了153人。今年,仅1-3月,就已经超过2013年全年的总人数,有67人。
在涵翔医疗中国公司总经理戚美平(下简称戚总)的眼中,让她有些意外,但又觉得在情理之中。她说,我国主要的医疗资源都集中一线城市,权威医院每天人满为患。医疗资源过度集中会导致两个后果,一方面医院医疗资源过于紧张;另一方面,医生在劳动时间和劳动强度上缺乏保障。所以,越来越多的人渴望能够得到世界上权威医院的个性化治疗方案。
同时,戚总也提到,这次的调查对象是涵翔医疗历年的服务客户,调查的分析只是对行业情况的一个映射。 2年多的时间跨度,来自7个省市自治区的客源,743份有效问卷,让我们相信,涵翔医疗的这份“客户赴美就医原因调查”是有其价值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