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29日--6月2日召开的第51届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上,PD-1/PD-L1免疫疗法成为了最受瞩目的焦点。而癌症免疫疗法先驱Suzanne L. Topalian博士,也因其在PD-1和PD-L1免疫治疗研究的突出贡献,被授予“David A.Karnofsky Memorial Award”。她参与开发了现在赫赫有名的BMS的PD-1抑制剂Opdivo(Nivolumab)。
Opdivo与以往的抗癌药物大不相同,这类PD-1抑制剂可直接利用人体自身的免疫系统来抵御癌症,具有治疗多种类型肿瘤的潜力,能够实质性地改善患者总生存期。虽然目前Opdivo(Nivolumab)还未在国内上市,但已经有相当多的癌症患者家庭开始关注它,而来自江苏的陈先生就是Opdivo的追寻者之一。
漠视疾病信号,确诊肺癌为时已晚
“如果时间能够倒回到2012年,如果那时候去复查…”陈先生的懊恼和悔恨时常涌上心头。作为一名忙碌的商人,他频繁穿梭于各大城市,鲜有片刻能够停下来。2012年的一次医院体检,发现左肺结节影,医生嘱咐要复查。但是排满的行程,加之身体无不适感,他就把这事耽搁了,这一搁就是2年。
2014年11月8日,刚过完50岁生日的陈先生,因为重感冒到医院就诊,血液检查竟然提示肿瘤标志物升高,肺部PET/ CT和MRI影像结果显示:左肺下叶背段、后基底段结节,直径分别约为2cm、1cm,代谢情况异常,考虑恶性肿瘤;纵隔内高代谢淋巴结,考虑转移。陈先生这下才意识到事态严重了,当下就在CT引导下进行了肺穿刺活检,病理显示:(左肺下叶病灶)中分化腺癌。
获悉病理结果的第二天,陈先生立即赶往上海医院办理住院,接受了“胸腔镜下左肺下叶背段、基底段楔形切除术、胸膜结节活检术、胸腔固定术”。术后病理示(左下叶背段、基底段)肺中-低分化腺癌,部分为印戒细胞癌,免疫组化染色提示ROS1、EGFR、ALK无基因突变。病理分期诊断为:T4N2M1, IV 期(末期)。术后20天,开始培美曲塞、顺铂联合化疗。
肿瘤标记物飙升,寻求Opdivo适应症外治疗
初次化疗结束后,陈先生感觉身体特别虚弱,咳嗽、胸痛症状明显。今年1月初的实验室肿瘤标记物水平,并没有明显降幅,依然高出正常值几十倍,而2、3月的复查,肿瘤学指标呈明显上升趋势,CA199甚至高达2115.00u/ml(正常参考值:小于37 u/ml)。陈先生的病情需要更有效的方案来控制,以延缓恶化速度。国内医生在说明病情的过程中,向陈先生提到了最新的PD-1/PD-L1免疫疗法和PD-1抑制剂Opdivo,认为这个药或许能帮助陈先生控制病情。
好医友小贴士:
Opdivo最初于2014年12月经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加速批准,用于其它药物无效而不可切除或转移性(晚期)黑素瘤的治疗。鉴于Opdivo在肺癌临床试验中的突出表现,FDA于今年3月加速扩展批准其用于治疗化疗后依然进展的转移性鳞状非小细胞肺癌(NSCLC),从而使Opdivo一跃成为首个对肺癌有疗效的PD-1药物,并创下FDA史上最快创新药审批记录。
但要等到Opdivo在国内上市,起码也是几年后的事情了。更糟糕的是,陈先生目前的身体条件,已经无法承受长途飞行,美国看似遥不可及了。焦急无奈之时,同一病区的一位病友家属向他提及了“好医友”,起初他并不理解这三个字的含义,然而,通过网络、电话详细了解后,陈先生知道了这对他意味着什么。
科技改变医疗模式,美国医生远程助阵
在与好医友工作人员充分沟通后,陈先生选定了“疾病用药咨询”服务,通过好医友平台的先进科技,让大洋彼岸的肿瘤专科医生,远程综合评估自己的病情,确认是否适用Opdivo,以及指导如何使用。
美国医生在详细审阅了病人的健康档案后,综合考虑了治疗方案的风险、收益、替代选择和预后,出具了详尽的评估报告。其中,他也分析了陈先生的几个基因检测结果,基因的突变类型有助于靶向药物的选择,比如,针对EGFR突变的肺癌,临床数据表明靶向药物Tarceva和Gilotrif的应答优于PD-1免疫制剂,当两种药物都失效的情况下,再考虑尝试PD-1抑制剂。不过陈先生的EGFR 基因检测为阴性,也就无法从上述的靶向药获益。
美国医生认为,陈先生当前的化疗方案并没有为他带来收益,反而病情进展快速,虽然Opdivo目前在肺腺癌的使用是off label(适应症外用药),但在非鳞状非小细胞肺癌(包括肺腺癌)的三期临床试验中,Opdivo有效延长了患者生存期,尤其是PD-1阳性患者。因此对于陈先生而言,Opdivo确实值得一试。
美国医生在报告中,说明了用药方案,通常Opdivo按患者体重计算单次用量,3 毫克/公斤,每 2 周静脉注射一次,1小时内输注完成。医生强调Opdivo治疗的初期阶段可能会出现假性的疾病进展,等完成5~6个周期疗程后,实际的应答效果才会显现出来。他嘱咐患者至少每2周就要进行一次实验室检查,包括全血细胞计数检查,血生化检查和促甲状腺激素水平检测等。
而在使用opdivo方案治疗过程中,可能产生轻度的副作用,包括低热、恶心、疲劳、皮疹、腹泻、贫血、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减少等等。而长期用药,发生肺炎、肝炎、甲状腺功能减退等严重副作用的几率只有5%-10%。为此,美国医生建议了一些对抗副作用的药物:Zofran(对抗恶心),Tylenol(对抗发热),Benadryl (对抗皮疹),Decadron(对抗过敏),必要情况下,可在注射Opdivo前30分钟服用。如果出现胃痛,可以在注射前或后,尝试抗胃酸药物Tagamet 或者Pepcid。
到今年6月初,陈先生已经完成了3个周期的Opdivo用药疗程,期间定期复查,并将结果反馈给美国医生。结果如医生所料,患者对opdivo表现出了正面应答,在完成第二周期用药时,肿瘤标志物已有所降低,第3疗程结束后,CA199降至148.00u/ml,癌胚抗原3.50μg/L,陈先生觉得很久没能这样提起精神了,因为不仅有了食欲,睡眠质量也好了很多,咳嗽和胸痛倒是减轻了,目前第4疗程进行中。虽然Opdivo没有强大到能够治愈肺癌,但相比传统化疗,已经能够翻倍延长生存期。希望陈先生的努力,能够如他所愿,为家人带来更多慰藉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