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类鼠患是人们生活中一直在解决并还会一直延续下去的问题。针对市面上已存在的电子类捕鼠/灭鼠器存在的隐患,来自于成都理工大学的高欣、刘香燕在汉斯《电磁分析与应用》2014年7月期刊上发表了一篇文章,介绍了一种基于GSM远程后置式的捕鼠设计。
该捕鼠设计主要由电源控制模块、红外传感器模块、信号处理模块、GSM远程信息传输模块及电网装置组成。其中包括分别与220V交流电源的火线和零线连接的导电体平行交替的结构。
文中介绍,该设计的创新之处在于,采用带有菲涅耳透镜的热释电红外传感装置以及红外探测区域至少一侧方向外有延伸区域,当老鼠进入红外探测区域,热释电红外传感装置的传感信号经信号单元发送至电源控制单元而启动电网结构加电,以致使老鼠触电后又无法逃离电网而被击晕或击毙。将捕鼠器、GSM模块融合到一起,通过单片机从中连接控制,实现了远程控制,同时增加了人机交互性,采用独特的后置式设计,即只有当老鼠通过电网,电网才带电。没有老鼠通过时,电网处于休眠状态,耗电量很低并带有创新性。
鉴于此,该设计被完成之后,高欣、刘香燕他们投入到经常有老鼠出没实验室进行了为期一周的测试,根据老鼠经常出没的痕迹,将该设计连接好并确保安全放置,并安装摄像头以便观察,以下是测试结果:
1)周一的晚上成功捕获一直老鼠,由于装置采用带有菲涅尔镜头的红处传感器,检测到老鼠到来后成功加电并使老鼠不能逃跑,之后大概50 秒内会收到短信通知。
2)为了测试该设计的连续捕鼠,并未处理被捕获的第一只老鼠,在周五晚上以同样的方法捕获第二只老鼠,同样收到短信通知。
总之,通过上述测试结果可知该设计可靠性良好;将该设计的体积和导体间距离改变也可以用来捕获蟑螂等其它有害动物。同时,该设计实现了低功耗、高可靠性,操作简单,实现电能节省;非人控制开关并且及时做到物与人通信,更加实用以及安全。老鼠一旦进入该装置,就不能离开,也可以做到连续捕鼠。另外,作者建议,为了效果更红地捕鼠,可以放置诱饵。
原文链接:https://www.hanspub.org/Journal/PaperInformation.aspx?paperID=13920
备注:本文由龚珊编译,本文版权属于汉斯出版社,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