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多利斯公司1870年,由Florenz Sartorius创建,并在机械电子、生物技术和环境技术领域居于世界领导地位。于1995年底在中国成立了子公司——北京赛多利斯仪器系统有限公司(BSISL)。
Sartorius赛多利斯的由来
1870年,Florenz Sartorius创建了赛多利斯公司,总部位于德国哥廷根市,最早生产、销售短臂分析天平。今天,赛多利斯公司已在机械电子、生物技术和环境技术领域居于世界领导地位。
Sartorius赛多利斯的发展历程
1870年 哥廷根大学“机械师”Florenz Sartorius建立了“F. Sartorius”精密机械工场,利用化学家 Friedrich Wohler 发明的工业制铝制造出世界第一台短臂分析天平。
1922年 采用诺贝尔奖获得者 Richard Zsigmondy 教授的发明,赛多利斯开始了微孔膜的工业化生产。
1948年 接受诺贝尔奖获得者 Otto Hahn 的建议,赛多利斯开始生产液压滑动轴承。
1955年 第一台标准环境中称量的微量天平。
1969年 赛多利斯在 Strohmeier 教授设计的基础上,开发出第一套切向流超滤系统装置。
1971年 生产出 0.01μg 精度的天平,载入《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至今仍保持着该最高精度的世界纪录。
1972年 赛多利斯开发出第一台数字显示、TE系列便携式电子天平德国Sartorius电子天平稳定控制和数字输出的分析天平。
1976年 赛多利斯第一个生产出世界上可加压加热、进行完整性测试的膜滤芯。
1990年 第一个应用先进的MC1微处理器技术的实验室电子天平系列。
1990年 公司公开发行股票。
1996年 世界第一台超微量天平,具有 21,000,000 digits 分辨率,0.1μg debuts 精确度的称量量程。
1998年 在中国建立世界最大的啤酒无菌过滤系统。
发明世界最小的精密天平,尺寸只有信用卡大小。
1999年,收购收购DENVER,GWT,BOEKELS, BBI等,走向集团化
2004年 与BIPM合作研制原器比较仪(CC1007)
2011年,集团重组为生物科技、实验室、工业称重三大部门。
Sartorius赛多利斯——世界天平之父
世界天平之父——德国赛多利斯集团创建于1870年,是世界著名的过程技术和实验室仪器的供应商,是称量技术的市场领导者。提供称量技术产品、电化学分析仪器,CuBis系列高端天平Sartorius CuBis并可为用户的实验和生产提供全套的解决方案。赛多利斯在110多个国家设立了分支机构或办事处,生产基地遍布美洲、东欧、亚洲等地。
130多年以来,赛多利斯公司一直在不断创新和改进称量技术,始终走在称量技术发展的前沿。发明了:第一台铝制短臂分析天平(1870);第一台精度达一亿分之一克的超微量天平,于1971年被载入《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创造了世界最高精度的纪录,并一直保持至今;应用40MHz高速微处理技术的电子天平(1990);Secura系列电子天平Sartorius超级单体传感器,在德国、美国和瑞士等国家都取得了专利(1998)。 目前,赛多利斯的产品遍布世界各地,获得了很高的声誉。从居里夫人实验室到美国宇航局,从中国国家计量院的基准天平到北京大学国际奥林匹克化学竞赛天平......无一不凝结着赛多利斯对高科技发展的贡献。
为了向广大中国用户提供赛多利斯的高质量产品,赛多利斯集团于1995年底在中国成立了子公司——北京赛多利斯仪器系统有限公司(BSISL)。成立至今,BSISL一直致力于向中国用户提供世界一流的产品和服务。2001年11月,在中国分析测试协会和科学时报社举办的调查活动中,赛多利斯的电子天平、酸度计等生命科学系列仪器被用户推选为“十大知名生命科学仪器品牌”。2002年,BSISL成功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Sartorius全新Quintix系列电子天平2003年2月,BSISL又被北京的官方质量认证机构授予“质量管理先进单位”的荣誉证书。
随着中国业务的快速发展,BSISL已不能完全满足中国市场对赛多利斯产品的需求,因此,赛多利斯集团又于2006年在中国成立了赛多利斯科学仪器(北京)有限公司(SSIL),并先后在上海、成都、济南设立了分公司,在广州、西安、沈阳、武汉设立了办事处。2007年9月13日,赛多利斯集团投资一亿元在北京建设的新工厂正式投入使用。赛多利斯全新的Practum系列天平新工厂主要用于生产平台秤、检重秤和汽车衡等工业设备及实验室产品,将极大增强赛多利斯集团工业产品本地化的生产能力。同时,更致力于为中国称重行业提供更优化的解决方案,同期引进更多先进技术和产品,更好地服务中国市场和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