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古丁并非一无是处 解读尼古丁的利与弊

2012-01-13 07:00 · summers

日前,美国著名神经病学会医学杂志《Neurology》刊登的一项关于尼古丁治疗慢性记忆功能减退的文章证实:尼古丁贴片可以改善老年患者慢性记忆功能减退。这似乎颠覆了我们以前对于尼古丁的认识。

导读:日前,美国著名神经病学会医学杂志《Neurology》刊登的一篇关于尼古丁治疗慢性记忆功能减退的文章证实:尼古丁贴片可以改善老年患者慢性记忆功能减退。[更多…]

尼古丁(烟碱)

这似乎颠覆了我们以前对于尼古丁的认识。以前只要提到尼古丁,我们的第一反应就是它是香烟的主要成分,并且肯定是对人体有害的。其实不然,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也许一棍子打死尼古丁还言之过早。让我们一起走近尼古丁,看看它究竟给人类带来了哪些危害和益处。

尼古丁

尼古丁也叫烟碱,是一种存在于茄科植物(茄属)中的生物碱,也是烟草的重要成分。常温下,尼古丁是油状液态物质,可溶于水、乙醇、氯仿、乙醚、油类,可渗入皮肤。尼古丁会使人上瘾或产生依赖性(最难戒除的毒瘾之一),人们通常难以克制自己,重复使用尼古丁也增加心脏速度和升高血压并降低食欲。

关于尼古丁的危害,相信大家也都略知一二了。当尼古丁进入人体后,会产生许多作用,如四肢末梢血管收缩、心跳加快、血压上升、呼吸变快、精神状况改变(如变得情绪稳定或精神兴奋),并促进血小板凝集,是造成心脏血管阻塞、高血压、中风等心脏血管性疾病的主要帮凶。

提到尼古丁,就不得不提香烟。据报道,一支香烟所含的尼古丁可毒死一只小白鼠,20支香烟中的尼古丁可毒死一头牛。人的致死量是50~70毫克,相当于40~60支香烟的尼古丁的含量。如果将一支雪茄烟或三支香烟的尼古丁注入人的静脉内3~5分钟即可死亡。但是由于烟草中的部分尼古丁被烟雾中的毒物甲醛中和了,而且大多数人不是连续吸烟;此外纸烟点燃后只有20%的尼古丁被机体吸收,且尼古丁在体内很快被解毒随尿排出,所以吸烟者急性中毒的情况并不多见。

烟草不但对高等动物有害,对低等动物也有害,因此也是农业杀虫剂的主要成份。俗话说:“毒蛇不咬烟鬼。”因为它们闻到吸烟所挥发出来的苦臭味,就避而高飞远走。同样道理被动吸烟者对烟臭味也有不适的感觉。这里要特别强调的是,吸烟不但会对当事人造成危害,对其周围人的影响也不容小觑。据研究,香烟燃烧后的烟雾中含有四千多种有害物质,二手烟对被动吸烟者的危害一点也不比主动吸烟者轻,特别是对少年儿童的危害尤其严重。

推荐阅读:父亲常抽烟 孩子患白血病风险提高15%

近百年来一直与“死亡”“癌症”等紧密联系的尼古丁最近得到了不少新的关注。人们对尼古丁的认识,至少从生物医学的角度上,有了很大的改观。已有临床研究证明,尼古丁具有重要的药用功能。下面让我们一一来看:

促进血管生成

斯坦福大学研究人员发现,低剂量的尼古丁有促进血管生成或促进新生血管生长的作用。斯坦福大学的研究员克里斯托弗•希臣发现,在使用少量尼古丁之后能促使被堵塞的动脉通往缺氧的组织周围的新血管生长。他的研究表明,尼古丁能使受堵塞的动脉周围长出新血管,其促进生长功能超过其它任何生长因素。目前需要进一步研究,如果进展顺利,尼古丁可能用于治疗心脏衰竭、血液循环不畅的肢体,并有可能用于非外科手术的心脏搭桥术。

消炎药

美国North Shore University Hospital的Luis Ullo通过研究败血症,掌握了能够阐明尼古丁消炎作用生化途径的证据,从而使研发更有效的消炎药成为可能。Ullo和他的同事们发现尼古丁能够遏制老鼠体内的过激炎症反应,甚至可以改变败血症的发生过程。与现有的消炎疗法相比,它的能力更强。“尼古丁介入了人体自身的有效消炎机制,” 2006年2月,在伦敦举行的Novartis Foundation上,Ullo解释说,“这是我们研究中最激动人心的发现。通过使用尼古丁,我们人工‘复制’了被自然进化筛选出来的人体免疫系统生理调节过程。”[详细…]

防治帕金森氏病和老年痴呆症

流行病学统计显示,吸烟者患帕金森氏综合征和老年痴呆症的概率远低于不吸烟者。为此,赵保路带领课题组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发现,尼古丁居然是一种天然抗氧化剂,与诱发帕金森氏病的6-羟多巴胺,以及导致老年痴呆症的β淀粉样蛋白是“死对头”,能够抑制它们对脑细胞的损伤,而且使患老年痴呆症的转基因鼠脑中β淀粉样蛋白沉积明显减少。

推荐阅读:尼古丁有望用于轻度认知障碍

结语:现在科学界对于尼古丁的评价褒贬不一,虽有不少专家为其正名,但是尼古丁的危害与益处到底孰重孰轻,我们还不得而知,也许只能通过日后科学家们大量的、更进一步的研究来揭晓了。

关键词: N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