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生物学家林奈将生物采用域(认可的人不多)、界( Kingdom)、门( Phylum)、纲(Class)、目(Order)、科(Family)、属(Genus)、种(Species)加以分类。
最近的研究中,发现松柏类植物包括6个科,66-70个属,615个种。它们的分类经过了好几次改变,然而,最近的出版物表明,松柏类6个科具有单源性。松科的11个属构成了最基本的松柏家族,与其他科是姐妹群,例如南洋杉科的3个属、罗汉松科的18-19个属,柏科、金松科和红豆杉科等科。
雄性松柏类松球(学名:球果)的化石在世界各地都可以找到,其中,最古老的可追溯到侏罗纪时期。松球是过去,关于雄性松球的进化特征,往往只限于几个种属。德国波鸿鲁尔大学学者Christian Schulz在本研究中,从系统发生学的角度,全面调查其重要特征,进而更加了解松柏类的进化特征。学者还希望从生物学的角度,从孢囊柄的演变、数量、孢子囊及其数量还有叶片方面,更加了解松柏。学者将研究论文发表在科研出版社英文期刊《American Journal of Plant Sciences》(美国植物学期刊)2014年8月刊上。文章内容丰富,图片众多,在这里就简单摘录一部分,与大家分享:
研究人员采用了分类群抽样,从几个国际性生物园(BG)里,如亚特兰大生物园、澳大利亚国际生物园里收集了一些植物材料,用形态学方法,对松柏类植物做系统发育分析,进而尝试了解其演变特征。
学者首先对雄性松球的分布进行了分析。其分布的根据是树枝的三种不同的空间分布类型:孤僻丛生、簇生和锥形分布(图1、2和表1,表略)。30个属是孤僻丛生分布,25个属是簇生分布,10属是锥形分布。
学者接着分析了叶型和分支模式。研究发现,有40个属是针形叶子,24个属是鳞状叶子,在三个属中,同时存在针形和鳞状叶子。叶型和分支模式与雄性松球的空间分布有关。
学者还对植物的盾片和孢囊柄类型、每个孢囊柄的孢子囊数量、每个松果的孢囊柄数量进行了分析。(图3、4、5,部分图略)
松柏科植物孢囊柄类型的过渡过程(图3c)
松柏科植物不同的雄性松球类型(图3d)
针形叶子是松科、柏科植物尚为幼苗、苗木时的状态,之后随着植物的发育,会转变为鳞状叶子。同样,簇生和锥形分布也是松、柏科,还有罗汉科原始的状态。几乎所有针形叶子的属都是簇生和锥形的分布方式,而鳞状叶子的属则是孤僻丛生的分布方式。
原文链接https://www.scirp.org/journal/PaperInformation.aspx?PaperID=49360
备注:本文由刘静竹编译,本文版权属于科研出版社,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