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世界屋脊”美誉的青藏高原,独特的风光每年吸引成千上万的游客前来造访。但是它的美丽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欣赏到的,严酷的气候、稀薄的空气让这里不适合人类居住,然而世代居住于此的藏族人在这里能很好地适应下来。此前有研究显示,藏族人能适应这里的高原环境,是因为他们的基因发生突变,从而能适应低氧的恶劣环境。但最近来自中国及美国研究者发表在《自然》杂志上的一项研究否认了这种观点。
EPAS1基因从丹尼索瓦人遗传而来
最新的这项研究颠覆了我们对高原适应的看法。藏族人携带的,能在高原上生活的基因——低氧诱导因子“EPAS1基因”,并非是长期在自然选择压力下发生的突变,而是来自一支古老的、早已灭绝的人种——丹尼索瓦人(Denisovans, Denisova hominin)。
丹尼索瓦人原本生活在欧亚大陆西伯利亚地区,对于这个陌生的人种的了解,仅仅从数年前开始。2008年,科学家在西伯利亚南部阿尔泰山脉丹尼索瓦洞发现了丹尼索瓦人的两颗牙齿和一块指骨。事实上,这也是丹尼索瓦人留下的唯一遗迹,它们的出现意味着一个新人种被发现。美国顶级学术杂志《科学》评为2012年将该发现评为“10大年度科学发现”之一。
藏族人的EPAS1基因从哪里来
丹尼索瓦人的洞穴和迁徙路线,图片来自Wiki
藏族90%以上的人携带了这种基因,这一比例在汉族人群中则非常小,而在世界上其他人种中,携带EPAS1基因的人几乎为零。研究人员推测,早在4-5万年前,我们祖先的一支在西伯利亚地区与生活在这里的丹尼索瓦人进行基因交流,后在南迁的过程中,他们停留在青藏高原,并在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的青藏高原地理隔绝作用下,逐渐与内地人隔绝,独立进化,并形成特有的性状来,因而藏族人将这一特性保留了下来。但是在藏族人和汉族人混居的地方,我们仍能发现部分汉族人也携带有这种基因。
这项研究主要的研究机构,来自中国深圳华大基因研究所研究员说:“现代人和古人类之间的亲缘关系或血液关系是当前古人类学的一个热门研究话题。”另一位主要作者,来自哥本哈根大学和加州伯克利大学计算生物学教授拉姆斯•尼尔森(Ramus Neilsen)说:“这项发现使在已灭绝人种中的基因交流比我们想象重要得多。”事实上,这也是首次揭示已灭绝人种的基因帮助现代人适应当前的生存环境。
由此可见藏族人适应高原环境,并非在自然选择压力下发生的基因突变,而来古老人种的基因“惠赠”。因此在高原适应方面,我们汉族人很难获得优势,至于为什么我们汉族人不携带这种基因,谁叫我们的直接祖先不邂逅一下丹尼索瓦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