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P事件尘埃落定,但不是小保方晴子一个人的错

2014-07-04 06:00 · 21830

7月2日,《自然》杂志要求这两篇论文撤稿。这场论文造假风波不仅会导致小保方晴子学术生涯的终结,同时对日本理化学研究所带来不可估量的负面影响。然而,看似个别科学家的造假行为,背后折射的是日本理化学研究所管理上的漏洞百出。

前前后后共延续了5个多月的STAP论文风波事件,7月2日,终归有了一个结果,《自然》杂志要求这两篇论文撤稿。这场论文造假风波不仅会导致小保方晴子学术生涯的终结,同时对日本理化学研究所,这家享誉全球的研究机构带来不可估量的负面影响。然而,看似个别科学家的造假行为,背后折射的是日本理化学研究所管理上的漏洞百出。

7月1日,日本《读卖新闻》首先报道称,本周Nautre杂志将撤销饱受争议的女研究者小保方晴子发表于今年1月份两篇有关STAP的论文。

7月2日,Nature杂志发表社评称,《自然》杂志撤回了干细胞领域的两篇令人瞩目的论文。《自然》杂志给予的理由是,RIKEN(日本理化学研究所)以及多家媒体陆续报道了论文中的种种错误,而且“论文图片屡见差错,部分方法描述也是剽窃来的,对论文工作的早期重现都以失败告终”。这是自小保方晴子发表该文以来,最为严厉的一次打击,此前,RIKEN在4月1日,判定论文存在严重不当行为。随后,小保方晴子予以否认,RIKEN随后也启动了第二轮的调查,尽管目前小保方晴子应RIKEN的要求,正在参与重复STAP细胞的重复实验,可怜的小保方晴子仍在坚信STAP细胞的存在,在回复RIKEN的声明中,她说,“我对能够加入重复实验而感到分外荣幸,我将尽我所能证实STAP细胞是真实存在的。”实验将延至11月30日。7月2日,有日本记者在RIKEN研究所附近拍摄到乘坐出租车过来的小保方晴子,她面容消瘦亦成熟许多。

RIKEN的责任不可推卸

在小保方晴子论文风波事件中,RIKEN也应承担难以逃避的责任。RIKEN曾因STAP细胞聘用小保方晴子,并极力提拔她。2011年,小保方晴子从早稻田大学博士毕业后,在该校做一名访问学者,之后她向RIKEN提交了自己的研究计划,RIKEN因STAP细胞研究所可能带来的“潜在学术影响力”,加上发育生物研究中心进行类似的研究,于是RIKEN匆忙中应聘小保方晴子上岗,甚至连惯常的做法,推荐信也省下了。

当小保方晴子加入RIKEN后,RIKEN发现她的有关STAP细胞研究竟然未发表,于是进一步提拔她成为该中心主任,而完全忽略其经验不足。在某种程度上说,小保方可能是在自己身居“高位”的情况下,为了保住这一身份,才铤而走险的。如果没有RIKEN大力提拔的压力,或许她还会继续慢慢推敲自己有关STAP细胞方面的研究,而不是走急功近利之路。

事实上,小保方晴子论文风波事件,也引出了RIKEN更大的论文造假风潮。负责调查小保方晴子论文调查的委员会主席自己也因造假,而被迫辞职,另外,在RIKEN内部也发现了大规模的造假行为,以至于RIKEN不得不进行整体调查。小保方晴子所在的发育生物学中心也管理涣散。STAP细胞事件更多的是折射RIKEN自身的问题,而不是某一个具体的研究者过失。

事件回顾


1月31日,小保方晴子在Nature杂志发表两篇有关STAP细胞的论文,一时间,媒体大量报道,不仅从小保方晴子身边的老师那里八卦小保方晴子从小的身世,对她喜欢粉色的花边新闻也不放过。除了报道这项研究具有“革命性”的意义研究外,日本媒体还为大家讲述了一个美女科学家的励志故事;

2月18日,日本理化学研究所对小保方晴子的论文涉假进行调查;

3月14日,小保方晴子及其团队要求撤回有关STAP的文章,并向公众道歉。同日,日本理化学研究所发表调查报告称,他们正在仔细审查小保方晴子的这两篇论文,初步判定论文涉嫌造假基本属实。

4月1日,日本理化研究所(RIKEN)主席、诺贝尔奖获得者野依良治(Ryoji Noyori)宣读了对小保方晴子的独立审查结果,报告称小保方晴子发表在《自然》杂志上有关STAP细胞的两篇论文存在严重的学术不当行为。

4月9日,小保方晴子召开记者招待会,承认两篇文章既有的“失误”是由于自己经验不足造成的,没有恶意伪造数据和篡改图片,并称愿意重新制造STAP细胞供大家核实。

5月28日,备受关注的“小保方晴子论文风波事件”,终于走到了一个转折点,事件的真实情况也日趋明朗。小保方晴子同意撤稿,但她只同意撤掉其中一篇论文。

6月10日,根据日本理化学研究所(RIKEN)的消息透露,小保方晴子STAP论文的两位指导者Masatoshi Takeichi和Yoshiki Sasai(笹井芳树)将被开除。不过也有人称,此举是为RIKEN主席野依良治进行开脱。发育生物学中心现任主任Masatoshi Takeichi。汤姆森科技信息集团2012年根据对论文引用率的统计,甚至预测他会获得当年 的诺贝尔 奖, Takeichi是一名颇具影响力的研究者,现年71岁。

6月12日,RIKEN改革委员会主席、东京大学(University of Tokyo)名誉教授Teruo Kishi在一次新闻发布会上称,将考虑撤销RIKEN发育生物学中心,因为“杜绝此类学术腐败的最好方式是撤销该中心”。

7月2日,《自然》杂志发表社评称,因论文图片屡见差错,部分方法描述也是剽窃来的,对论文工作的早期重现都以失败告终,《自然》杂志 将这两篇文章予以撤稿。

RIKEN简史

1917年,日本理化学研究所创立,RIKEN建所90余年,研究所的地域不断扩展,由和光增加到筑波、播磨、横滨、神户、名古屋、仙台以及海外。在快迈入100年的生日的时候,他却给自己开了一个大大的玩笑。如果没有这件事情,我们仍旧是看到他光辉的一面,集日本最大的自然科学研究所、10多位诺贝尔奖诞生地,目前拥有3000多名研究者,是日本最大的自然科学研究中心。

但是RIKEN所潜在的问题我们则永远看不到,而这些问题或许比今天的STAP细胞事件带给RIKEN的影响更大。事实上,这场风波,对RIKEN来说是一件好事,对他发现自身问题是有帮助的。

相关媒体在报道这个事件上的见风使舵,也让人唏嘘。刚开始媒体为小保方晴子一直在渲染“女性科学家”、“年仅30岁”、“美女”等标签,但论文造假几定成为事实时,媒体纷纷倒戈,谴责小保方晴子这样的行为,他们从开始的追捧到后来的力杀,这样做的目的只是为了争取更多眼球。事实上,这并不是小保方晴子一个人的过错,而他们却没有认真分析这背后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