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据美国《华尔街日报》报道,两周之前,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国家安全论坛副秘书长彭光谦在报纸上发表了一篇文章,对中国批准更多转基因农产品贸易提出了一系列质问,暗示西方国家通过转基因食品制定阴谋控制中国粮食安全的战略。彭光谦写道,一旦天下有变,西方切断中国的粮食供应,13亿人喝西北风吗?
彭光谦:八问主粮转基因化
在各方质疑声中,继2009年对两种转基因水稻颁发安全许可证后,今年有关部门又批准3种转基因大豆进口。对此,有识之士多有不解。
第一,转基因工程作为一种新兴技术,我们开展研究、试验,以充分认识其内在规律,使其为人类服务是必要的。但是真理向前一步就是谬误。由于转基因打破千万年来形成的物种纵向遗传,强行实行基因跨物种横向转移,这里既可能蕴含新的机遇,也很可能潜藏巨大风险。在转基因农作物的安全性远未得到确认的情况下,我国盲目引进和推广,这究竟为什么?
第二,近年来,有许多科学家经过实验,证实转基因食品与肿瘤、不孕不育等数十种疾病的高度相关性。对这些已经揭示的灾难性后果和科学家们的一再警告,我们是否进行过严肃的分析、客观的评估以及科学的论证?我们匆忙引进的科学依据何在?
第三,“十二五”期间,我国有关部门对转基因品种的研发拨款高达创纪录的300亿元,是同期常规育种经费的166倍。在利益驱动下,全国农业科研部门对转基因项目趋之若鹜。中国毕竟是一个有几千年历史的传统农业大国,保护和发展中国生态农业是实现民族繁荣富强的题中应有之义。为什么有关部门如此厚此薄彼?
第四,对外进行高新科技封锁,特别是对中国进行高新科技封锁是美国的长期策略。唯独转基因技术例外。孟山都和杜邦这样的利益集团异乎寻常地慷慨,大力向中国倾销转基因农产品。美国这种反常的态度里面究竟有什么蹊跷?究竟是馅饼,还是陷阱?
第五,我国的主管部门理应是人民可信赖的安全卫士,但令人不解的是他们却为转基因食品大开方便之门。转基因水稻多年来散布至华东华中各地,外国转基因玉米冒充杂交品种在中国大规模扩散,至今未见任何人出来制止。他们到底是谁家卫士?
第六,有资料显示,中国转基因的积极推动者大都有美国资金和机构培养的背景,不少基因专家在销售转基因种子的公司有兼职。这里是否存在一条隐形的利益链?究竟谁代表了谁的利益?这是否是转基因在中国泛滥的部分内在动因?
第七,西方转基因大国一方面坚守绝不对自己主粮搞转基因的底线,另一方面却把拿下中国主粮转基因作为他们的最终战略目标。在大豆、大米、玉米等主粮上,他们短短几年便已得手。民以食为天。中国怎么能把13亿人吃饭这样的天大问题任交别人控制?一旦形成垄断,如果西方无限抬高粮价,我们还吃得起吗?一旦天下有变,西方切断我们的粮食供应,13亿人喝西北风吗?中国粮食安全底线在哪里?
第八,新中国成立以来,事实已经证明任何敌人都不可能用武力征服我们。然而,那种杀人不见血的生物武器则有可能使我们丧失警惕。转基因作物恰恰可能成为这种武器,且带来的后果将远超鸦片战争。我们绝不能过于天真。中国是否应该立即制订自己的生物国防计划?
农业部回应:转基因食品与非转基因食品具有同样的安全性
9月1日,中国农业部(拥有转基因生物政策决定权)对此予以回击,公布了国家转基因生物安全委员会委员林敏的回应文章。对于彭光谦所说的“经过实验,证实转基因食品与肿瘤、不孕不育等疾病的高度相关性”,林敏断然否认。林敏也是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所长。
林敏还指出美国是世界上转基因作物最大消费国,并表示中国没有那么多的后备耕地资源,因此利用国外国内两种资源,统筹两个市场是中国的必然选择。
他驳斥彭光谦的相关担忧,指出所谓转基因作物是美国设计的危害中华民族的陷阱这种阴谋论是冷战思维的产物。他表示,凡是通过安全评价上市的转基因食品,与传统食品一样安全,可以放心食用。如果说研究转基因有利益的话,首先就是国家利益。
报道称,在中国讨论转基因食品近二十年的过程中,政府官员和学者也提出了与林敏类似的看法。但林敏对彭光谦的回应十分引人注目,因为他措辞强硬,并且运用了“国家利益”、“冷战思维”等在国防政策讨论中更常见的词汇。
报道指出,相关争论与农业部利害攸关。随着中国逐渐富裕起来,食品需求也在增加,农业部越来越多地求诸转基因食品进口来弥补国内供应的不足。2013年6月,农业部批准进口美国孟山都公司和德国巴斯夫公司生产的三种转基因大豆。8月,中国政府准许进口首批阿根廷转基因玉米。除了商业生产之外,中国主要农作物转基因开发的每个阶段都是经过农业部批准的。
彭光谦的文章折射出了中国在这方面的犹豫不定。对于转基因食品,公众的抵制情绪较大且在不断增强。
目前,包括新浪微博在内的中国互联网平台一直对转基因政策的推进持抵制态度。尽管农业部针对彭光谦提出的疑问一一做了回答,但也显示出该部在转基因食品安全性取信于民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推荐阅读:专题——转基因作物的安全性之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