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磅!《“十三五”生物技术创新专项规划》发布,基因测序、免疫疗法、AI等

    昨日,科技部官网正式公布了《“十三五”生物技术创新专项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包括基因测序、免疫疗法、基因编辑、微生物组、人工智能等热门技术都被《规划》“点名”。《规划》在发展目标中提出,要打造10-20个产值过100亿的生物医药专业园区。
    2017-05-11
  • 中国科学家与假冒试剂的秘密战争

    |在中国,存在着一个利润丰厚的假冒试剂市场。现在,一些科学家对此发起反击。
    2017-05-11
  • 颜宁离开清华加盟普林斯顿,驳斥“负气出走”传言

    2017年5月8日,清华大学正式发出消息,宣布该校生命学院教授颜宁接受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主动邀请,将于近期前往该校担任分子生物系教授,这一学术界热议事件终于得到证实。
    2017-05-10
  • 润达、迈克、迪安……体外诊断并购加速,垄断巨头即将出现

    体外诊断行业在2009-2012年医保扩容的几年,野蛮生长,下游巨大的需求扩容,造就了现在A股接近20家的上市公司,以及浮在冰山下的近千家企业。由于体外诊断不同与其他行业的一些特点,使得他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2017-05-09
  • 颜宁教授缘何受聘世界一流大学?

    始于5月3日的一条微博在这个周末持续发酵——世界顶尖结构生物学家、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颜宁近日受聘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分子生物学系雪莉·蒂尔曼(Shirley M. Tilghman)终身讲席教授。
    2017-05-08
  • 南方周末 | 到底怎样的人生才值得一活

    保罗是印度裔美国医生,2013年5月被确诊为第四期转移性肺癌。他的住院医生培训还剩一年多,本应顺利成为斯坦福大学医学院的神经外科专家,但,“想象中的未来,那么多年奋斗即将迎来的人生巅峰”,瞬间烟消云散。
    2017-05-06
  • 一个年轻人之死!科学家与儿童癌症作斗争

    正如大多数尤因肉瘤病例那样,Max的肿瘤细胞里也包含两个被意外结合在一起的基因。这个融合蛋白质名为EWS-FLI1,是一个“胡作非为”的嵌合体,能改变数千种基因表达。
    2017-05-05
  • 中国最年轻院士邵峰:坚持最初的判断和事业选择

    2015年12月7日,43岁的江苏籍科学家邵峰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也是中国最年轻院士。他这样总结20多年的学术生涯:“坚持最初的判断和事业选择,坚持做最优秀和最有影响力的研究,坚持向疾病相关基础医学研究方向不断拓展,坚持不投机、循序渐进、一步一个脚印。”
    2017-05-05
  • 祝贺!哈佛袁均瑛教授今日当选美国科学院院士

    今日,美国国家科学院(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传来喜讯:哈佛医学院(Harvard Medical School)的袁均瑛教授成功当选科学院院士。在本次新增的84名院士中,袁均瑛教授是唯一的一名华人。
    2017-05-03
  • 施一公、潘建伟等数十名院士入选!多部委推荐全国创新争先奖名单出炉!

    截止到今天,科技部、教育部、中科院以及全国各地科协等都推荐了大量候选人,其中施一公、潘建伟等数十名院士在列。
    2017-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