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邵峰获国际蛋白质学会青年科学家奖

    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高级研究员邵峰博士,凭借在病原菌和宿主相互作用分子机制研究方面取得一系列原创性成果,日前获得了蛋白质学会颁发的青年科学家奖。邵峰博士是首位获得此项殊荣的中国本土科学家,这反映了中国在蛋白质科学领域日趋上升的国际影响力。
    2013-02-27
  • 已投逾300亿元的中国新药创制获得62件新药证书

    中国科学技术部通报“重大新药创制”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实施情况,截至2012年底,该专项共立项1251个课题。新药创制重大专项实施5年来,新一代小分子靶向抗癌新药、抗炎化学新药、抗类风湿关节炎新药等多个中国品牌的自主创新药物成功上市,打破一些病症只有进口用药的现状。
    2013-02-26
  • 给高智商者测序是创意还是创新?

    通过基因组研究找到能把人在社会学上分成等级的“病因”,最终会有治疗方法吗?能让我们这些愚民变更聪明吗?这是我(韩健)看到的最没有实用价值的基础研究了。说是基础研究,是因为满足的是科学家的好奇心。因为这个项目真的很难得到什么令人得益(得意)的结果。
    2013-02-25
  • 吴志英:不会为了发论文做研究

    吴志英,上海复旦大学神经病学研究所所长,特聘教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她致力于神经遗传病和运动神经障碍病的研究和治疗。2012年底当选第九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
    2013-02-17
  • 谈Myriad genetics公司的基因专利之争

    美国Myriad genetics生物公司拥有BRCA1和BRCA2基因的专利,这两个基因与乳腺癌和子宫癌的发病密切相关,对它们的了解能为患者提供预防和保护措施。1990年Mary-Claire King博士发现BRCA1基因和致病相关性,其研究成果被私人化后,成为Myriad公司垄断销售的独门武器。
    2013-02-18
  • Science:新技术可绘制细胞中特定区域蛋白质图谱

    麻省理工学院的Ting和同事们现在开发了一项新技术,在质谱法之前先标记活细胞中的蛋白质,在细胞裂解之前先获得了空间信息。这一技术可标记细胞某一特定区域中所有的蛋白质,从而更准确地绘制这些蛋白质的图像。相关研究发表在《科学》杂志上。
    2013-02-05
  • 革现有诊断技术的命

    最理想的诊断是病因诊断:找到直接导致疾病的原因,比如感染性疾病在患者体内找到病原体或者遗传性疾病找到突变基因。这类的诊断被认为是最直接,最精确,对治疗也是最有指导价值的。
    2013-02-03
  • Nature:2012年中国生物医药产业版图

    2012年,中国生物医药行业表现出财富聚集和潜力巨大,并随着资金的充裕,该产业内显而易见的是企业交易往有利于创新的方向快速推进,其中一些交易偏袒于中央政府政策鼓励的那些更具创新力的企业,而这些企业的成功得益于政策和产业驱动的回国人才和特色的中国科技园。
    2013-02-02
  • 生物药期待政策放开 审评队伍仍难扩容

    众多外资药企不得不多次呼吁政策放开,为其生物药进入国内开绿灯。“生物药品研发成本高,国外一般需10亿美元左右,且产出率很低。美国FDA的数据显示,研发成功率不到万分之一。”业内人士认为,这正是外企希望中国开放门户的原因之一。
    2013-02-01
  • 新型药物递送:蛋白酶操作间与纹身疫苗

    在细菌中生产的蛋白质可以作为天然蛋白的补充,DNA疫苗则可以诱发比传统疫苗更具特异性的免疫反应。但这两种生物技术具有自身的限制,如蛋白质需要进行反复注射,DNA疫苗不易递送至细胞。最近发表的两项研究描述了科学家对这两个问题的解决。
    2013-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