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国科学院女院士杨薇:事业家庭可以双赢

    去年,华裔生化科学家杨薇因对DNA修复蛋白的结构与功能研究作出卓越贡献,被评为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这让全美华人引以为傲。然而,她初到美国时只怀揣200美元,生活适应不良终日郁郁寡欢。她甚至坦言,最初选择科学之路一半是由于被“逼上梁山”。
    2014-09-04
  • 最热生物技术上市公司TOP5 赛默飞居首位

    大量资金涌入了生物技术领域,其中有5家生物技术上市公司被特别看好,它们分别是:赛默飞,市值490亿美元;珀金埃尔默,市值超过50亿美元;颇尔,市值已达94.3亿美元;Illumina,市值超过250亿美元;丹纳赫,市值535亿美元。
    2014-09-04
  • 专访:昆泰医药发展有限公司大中华区总经理甄岭

    昆泰医药发展有限公司大中华区总经理甄岭表示:中国具备该产业急需的独特优势;人口基数大(13亿)且对医疗保健要求不断增长;经济的快速发展为更多的医疗卫生花费提供支持;具备研制新药的潜在资源。
    2013-03-03
  • 怎样成为一名血肉丰满的科学家

    以前,那些整天在科学实验最为追求精细结果的家伙们,可能是世俗生活里最为追求自由精神且不管不顾的人类。然而在互联网狂潮的冲击之下,高端大气的科学家们终于努力接起了地气,饶毅、鲁白以及谢宇共同发起的“赛先生”,是冲破这一偏见的第一枪。
    2014-09-03
  • 江晓原对话饶毅:科学像菜刀看你用它干什么

    中国的科学研究事业后继乏人?日前,中国科学文化领域的两位知名人物饶毅和江晓原就此问题展开了一场激辩。饶毅表示,大多数优秀的学生都选择管理、金融等专业,而生命科学这类曾经热门专业的吸引力正日渐式微。然而,江晓原认为社会只需要一小部分人投身科学就够了,毕竟科学只是一种手段或工具。而饶毅认为,科学不只是一种工具,而是一种生活方式。
    2014-09-03
  • 制药新趋势:巨资流入生物技术早期研发

    一些大型制药公司早已改变了公司风险投资资金的使用以及药物早期研发策略,这一举动将给整个制药行业带来不小的影响。根据硅谷银行获得的数据,去年大约有1/3的资金最后投在了生物技术领域,其中又有很大的一部分是用于药物早期开发。
    2014-09-03
  • 刘延东:加强重大疾病防治 保障人民群众健康

    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9月1日主持专题会议,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研究癌症、血吸虫病、结核病、病毒性肝炎、严重精神病等重大疾病防治有关工作。并强调,要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科学防治,不断提高重大疾病防治工作水平。
    2014-09-03
  • 北大医药:与北大人民医院签署体外诊断试剂及实验室长期服务协议

    9月1日晚间,北大医药集团发表公告,全资子公司北京北医医药有限公司近日在北京与北大人民医院签署《体外诊断试剂耗材供应与配送及实验室流程优化长期服务协议》,标志着公司流通板块与医院的业务结合已全面启动。
    2014-09-02
  • 生物探索专访ALS症研究学者井上治久

    尽管目前对于ALS症仍无有效治疗方法,但近年,日本京都大学教授井上治久利用IPS细胞研究ALS症方面获得一系列突破性成果,例如其发现遗传性ALS症的致病基因,以及利用IPSc技术来治疗患有ALS症小鼠,这为治疗ALS症带来一线希望。
    2014-09-02
  • 中国第一位产科男医生——孙中山

    《产科男医生》这部剧貌似前段时间很火,但是你知道中国第一位产科男医生是谁么?此人就是孙中山先生。孙中山先生此生接生次数不少,直到1895年,紫禁城内外贴满了捉拿孙文的通缉令,孙先生在逃亡期间,路过珠江口外的小渔村,遇到一个生命垂危的产妇,他不顾村民异样的目光,熟练地帮助产妇分娩。
    2014-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