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东解读未来科学大奖:中国大陆民间发起的第一个科学大奖

2016-09-22 07:00 · angus

历经一年半时间的严格提名、筛选和评审,中国首个民间科学大奖——首届未来科学大奖获奖名单于9月19日下午在北京正式揭晓。清华大学薛其坤、香港中文大学卢煜明分别荣获“物质科学奖”和“生命科学奖”,每人将获得100万美元奖金。


采访 《环球科学》记者褚波、实习记者赵维杰

历经一年半时间的严格提名、筛选和评审,中国首个民间科学大奖——首届未来科学大奖获奖名单于9月19日下午在北京正式揭晓。清华大学薛其坤、香港中文大学卢煜明分别荣获“物质科学奖”和“生命科学奖”,每人将获得100万美元奖金。


薛其坤。图片来源:清华大学官网

物质科学奖得主:薛其坤

薛其坤1963年生于中国山东,1994年在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获得博士学位,现为清华大学教授。他利用分子束外延技术,在对奇特量子现象的研究中取得了突破性的发现。分子束外延生长是一种先进的薄膜生长方法,能在材料衬底上一层一层地生长单晶薄膜。他和合作者制备了多种高质量的单晶薄膜材料,这使得他们于2012年首次发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和在钛酸锶衬底上的单层铁硒高温超导现象。这两个发现已被许多研究小组重复出来,并在全世界范围内激发出更多的相关研究活动,有望进一步提升量子反常霍尔效应和界面超导的临界温度,从而具有更大的实用价值。

获奖感言

很突然。非常感谢,我很激动啊!首先感谢评奖委员会,以及捐赠的企业领袖对我工作的肯定,这是对我莫大的鼓舞。中国人现在有自信,感谢企业家设立这个大奖。希望能鼓励更多年轻人从事科学研究。

我的工作受到科学家和评奖委员会的高度认可,这是对我极大的鼓励。可能是中国弘扬科学精神,建立公平、公证评审机制的创举,对我们国家的科研评审机制是一个推动。高温超导研究,是固体物理学的难题之一,希望继续走下去,推动重大科学发现有应用价值。我一定好好努力,谢谢大家!


卢煜明。图片来源:香港中文大学官网

生命科学奖得主:卢煜明

卢煜明1963年生于中国香港,1994年和2001年分别获得牛津大学哲学博士和医学博士学位,现为香港中文大学教授。他基于孕妇外周血中存在胎儿DNA的发现,在无创产前胎儿基因检查方面做出了开拓性贡献。卢煜明在1997年和1998年的工作中发现,母体血液中存在着胎儿的游离DNA。基于这些早期发现,他展开了一系列前沿工作来研究这些胎儿游离DNA的特性,证明了使用胎儿游离DNA来诊断遗传性疾病的可行性和实际性,最终开创了利用第二代基因测序来检测唐氏综合症的新途径,并在90多个国家得到了应用。仅在中国,每年就有超过一百万孕妇接受这项测试。这种革命性的方法使无数新生儿避免了遗传性疾病。

获奖感言

哇,这太突然了。感谢委员会给我这个机会,希望吸引更多年轻一代的热情,做出更多的工作。

我在这个领域做了20年了。开始人们认为我这种方法不大可能有实用价值。我真心感谢科学奖委员会肯定我们团队的工作。但是这不是我个人的工作,是团队的工作,感谢我的学生和同事,我1997年回香港时,Rosa Chiu 和Alan Chan像我的兄弟姐妹一样。我也很幸运,亚洲对科学的兴趣也在增长,希望更多的人会做科学,希望大家认为科学的未来在中国,更多的天才青年会站在这里,对世界产生影响。谢谢!

未来科学大奖由未来论坛发起,旨在奖励为大中华区科学发展做出杰出贡献的科学家(不限国籍),评奖机制与诺贝尔奖、图灵奖等世界著名科学奖项接轨,由九位华人科学家组成科学委员会专业评审,以定向邀约方式提名,评审过程独立进行。科学委员会成员包括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丁洪、芝加哥大学何川、普林斯顿大学李凯、北京大学饶毅、北京大学及普林斯顿大学田刚、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王晓东、麻省理工学院文小刚、南方科技大学及美国西北大学夏志宏、哈佛大学谢晓亮。评审全程秉持公平、公正、公信的原则,保证高度独立,由监督委员会全程监督。未来科学大奖目前设置“生命科学”和“物质科学”两大奖项,奖金来源于未来论坛理事捐赠。每项奖项由四位捐赠人共同捐赠,生命科学奖的捐赠人为丁健、李彦宏、沈南鹏、张磊;物质科学奖的捐赠人为邓锋、吴亚军、吴鹰、徐小平。

为了了解未来科学大奖设立和评选的更多消息,《环球科学》采访了科学委员会成员、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所长王晓东。

《环球科学》:在未来科学大奖的评选当中,是会比较偏重于考虑候选人学术生涯中最为重要的研究,还是他最近的研究成果?

王晓东:我们这个奖并不是一个终身成就奖,我们的衡量标准是某一个特定的科学发现对于未来产生影响的能力。

《环球科学》:诺奖的发奖经常会有一定的滞后性,一个发现在产生相当长一段时间之后才会获奖,那么我们的这个奖会不会也有类似的情况?

王晓东:这是一个平衡。科学发现的社会影响是需要一定的时间来显现,所以肯定是需要一定的时间的;但另一方面我们这个奖是面向未来的,所以也不会去选择那些特别老的,它的影响早已经被社会公认了得研究成果。所以我们要在已经被证实的影响,和未来将会产生的影响之间找到平衡,这也是未来科学大奖的一个独特之处。国际上的各种奖项已经很多了,我们也是希望能够做出一个有特色的东西。

《环球科学》:正如您所说,现在国际上已经有很多比较出名的科学奖项,那么您和几位科学家对于未来科学大奖的预期和定位是怎样的呢?

王晓东:我们当然希望它将来能够成为一个立足于中国大陆而在国际上知名的奖项。但是这个奖还有一个特点,可能是其他奖所不具备的:我们虽然对获奖人的国籍、年龄、性别都没有限制,但是我们希望获奖的工作主要是在大中华地区完成的,也就是说这个奖是希望能够推进大中华地区,包括大陆、香港、台湾等等,这些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科学研究特别发达的地区的科学进步。我们这个奖的设立是包含着这样的希望的。

《环球科学》:您和其他几位科学家是基于怎样的想法来担任未来科学大奖评委的?

王晓东:从我个人的想法来讲,最重要的是,我们认同这件事情。未来科学大奖是中国大陆民间发起的第一个科学大奖,我认为这是一件很有必要去做的事情。这种认同感是最重要的。

《环球科学》:现在我们有国家官方的自然科学奖,那么民间的未来科学奖和这些官方的奖项之间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呢?

王晓东:如果我们做得好的话,它们之间最终会是一种相互促进的关系。我们的未来科学大奖的评奖过程借鉴了一些国际著名的科学奖项,我们希望能够建立起公平、公正和公信的品牌形象。对于国家的奖项来说,“国家”本身就是品牌了,我们的奖作为一个新的奖,还需要一个建立形象的过程。而相对于国家的各种奖项而言,我们的未来科学大奖在评选过程中对于科学细节的关注度可能会是更高的。和国家的奖项相比,我们在评奖委员会的学术水平,以及评奖的程序上都有一些独特之处。

《环球科学》:拉斯克奖现在的公信度比较高,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其获奖者常常会在之后几年拿到诺奖。那么您觉得,我们今年所评选出的未来科学大奖的获奖人中,有没有人可能在未来取得更高的奖项?

王晓东:当然有可能。我们非常希望能够通过我们公平、公正、公信的评选,把大中华地区产生的足够优秀的工作尽早地推选出来。但是最后这些人中有多少能拿到诺贝尔奖还是不好说的,而且我们也并不是以此为目标的。因为我们的奖项设置也和诺贝尔奖不太一样,我们有诺贝尔奖没有的数学,将来也会有技术发明这方面的奖项,这也是诺贝尔奖所没有的。我们这个奖项的宗旨还是希望能够推进科学技术在大中华地区的发展。

《环球科学》:现在未来科学大奖只有生命科学奖和物质科学奖,这样的奖项设置是怎么考虑的呢?

王晓东:我们当时的想法是,像诺贝尔奖这样历史比较悠久的奖,它设置的奖项包括物理、化学、生理等等,但是我们现在回头看,现在的学科之间的界限已经不那么清楚了,很多交叉学科都在涌现。所以我们在设置奖项的时候,是希望能够包括的学科范围更广泛一点,同时又有一定的界限,于是最终决定设立生命科学和物质科学这两个奖项。生命科学包括所有生命科学相关的工作,物质科学则包括了物理、化学、数学、计算机等等。当然我们将来也可能会设置更多的奖项。

《环球科学》:现在,有人称未来科学大奖为中国诺奖,那么您认为,在现在整个华人科学家这个范围之内,有哪些人的工作是可能达到诺奖水准的呢?

王晓东:在我个人看来,在生命科学领域,如果你说哪个人下个月就能拿到诺奖,我还是感到有点惊讶的。但是如果是十年以后,我们中国人还是没有经常性地拿诺奖,我也还是会感到奇怪的。因为我们在过去的十几年中,科学领域的发展还是非常快速的。像今年的拉斯克奖,奖给了细胞对于氧气响应的工作,其实这个工作我是非常熟悉的,这个工作刚出来的时候我就有所关注,但是在那个时候,我们也不会觉得这个工作将来能得大奖。也就是说,很多时候一个工作的影响力是要慢慢呈现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