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吨苯酚流入新安江 影响55万人用水

2011-06-07 09:39 · alen

6月6日,在杭州的一家超市里,一车农夫山泉瓶装饮用水刚从外面调来,市民便围上去“疯抢”。 6月6日19时许,杭州部分受到苯酚污染的自来水厂开始陆续恢复供水。事故入江点采集的水样含挥发酚(苯酚)浓度也大幅度下降。杭州城区供水尚未受影响。 4日晚间,杭州市建德境内发生

6月6日,在杭州的一家超市里,一车农夫山泉瓶装饮用水刚从外面调来,市民便围上去“疯抢”。

6月6日19时许,杭州部分受到苯酚污染的自来水厂开始陆续恢复供水。事故入江点采集的水样含挥发酚(苯酚)浓度也大幅度下降。杭州城区供水尚未受影响。

4日晚间,杭州市建德境内发生危化车辆车祸导致约20吨苯酚流入新安江,致使水源污染,共有5家水厂暂停取水,55.22万居民用水受影响。富阳、余杭等地学校部分停课。杭州市民从昨天上午开始抢购瓶装水,一些大型超市已出现了暂时缺货。

对于备受外界关注的农夫山泉是否受到波及,农夫山泉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秘书周力昨天告诉早报记者,此次苯酚泄漏流入新安江对于农夫山泉公司“完全没影响”。

他说,农夫山泉公司在千岛湖取水的有5个工厂,千岛湖位于新安江上游,而苯酚泄漏发生的事故地点距新安江水库大坝有30多公里。泄漏的苯酚也不会随着地表水流入千岛湖,因为新安江水库大坝有100多米高,“不可能倒流上去”。

杭州5水厂暂停取水 影响55.22万居民

昨天11时许,杭州市饮用水源应急处置现场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杭州市环保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劳新祥说:这是一起因危险化学品运输交通事故引发的严重环境污染事件,由于事发地建德市新安江为杭州市重要饮用水源地的上游,对下游居民正常生产、生活用水造成重大影响。

据发布会通报,发生事故的槽罐车牌号为“浙AM8993”,系杭州萧山伟宇运输有限公司车辆。4日晚,该车装载有31吨苯酚化学品,由上海高桥化工厂开往衢州龙游红云化工厂,途经杭新景高速公路新安江高速出口互通主路段内(S31龙游方向48公里+200米处)时抛锚。

当槽罐车正在进行抢修作业时,一辆车牌号为“浙HD8399”的重型货车与其发生碰撞事故,导致槽罐破裂,苯酚泄漏,并造成1名抢修人员当场死亡。“事发时正逢黑夜和暴雨,估计约有20吨泄漏苯酚随地表水流入新安江中,造成部分水体受到污染。”据悉,事故地点距离新安江仅1.5公里。

事故发生后,建德市环保、林水、消防等相关部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进行处置,环保部华东督察中心、浙江省环保厅、杭州市环保局也都在第一时间到达现场,指导事故现场处置工作。处置人员一面对泄漏的苯酚用石灰进行吸附处置,用沙包、活性炭筑坝拦截,并对山水实施分流,防止污染进一步扩散。

目前,发生交通事故的现场已基本清理完毕,残留在现场的部分苯酚以及受污染的土壤等也得到基本清除。另一方面, 加大新安江大坝、富春江大坝的下泄水量,对污染水体进行稀释处理。目前,新安江大坝已经增加到九孔发电,达到满负荷运行,下泄流量从每秒268立方米增至1230立方米。

受此影响,杭州桐庐县境内富春江沿线桐庐自来水厂、桐庐七里陇水厂于6月5日21时10分开始暂停取水;杭州富阳市境内富春江沿线江北水厂、江南水厂、东梓自来水于6月6日凌晨1时开始停止取水。以上5个水厂总计供水能力约为30.9万吨/日,共计涉及55.22万居民用水。

取水口水质达标 3水厂恢复阶段性供水

到昨天19时许,桐庐县应急办发布《重要通知》称,经连续监测,桐庐自来水厂取水口水样已符合相关标准,桐庐自来水厂恢复取水生产,为确保饮用水安全,水厂加用活性炭处理工艺,自来水中可能有轻微异味。

富阳市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指挥部也于昨晚发布通告称,富春江富阳境内饮用水取水口水质经检测符合国家饮用水安全取水标准,并从19时起,富阳城区江南、江北自来水厂恢复阶段性供水。

另据杭州市环保局在杭州市政府门户网站发布的最新监测结果。事故入江点和马目大桥监测点的挥发酚浓度与此前发布的数据相比照,浓度下降较快,事故入江点15时采集的水样含挥发酚(苯酚)浓度为2.82 mg/L,马目大桥15时30分采集的水样含挥发酚(苯酚)浓度为0.011mg/L。

虽然这两处的监测点水质依然分别为劣Ⅴ类和Ⅴ类,但挥发酚(苯酚)浓度已经比前几次监测降低很多。此前,事故入江点14时采集的水样含挥发酚(苯酚)浓度为4.92mg/L,马目大桥14时30分采集的水样含挥发酚(苯酚)浓度为0.015 mg/L。

专家说法:危险品运输应事先预案

中国人民大学环境经济与管理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宋国君介绍,苯酚有毒,较难降解,微溶于水,“又捞不出来,冲到海里去也是唯一的办法。” 他强调,此类事情应借鉴国外的经验,事先做好危险品运输风险预案,比如应合理设计运输路线,避开敏感地区如水源地等,同时要避免在雨天等不良气候下运输。这样即使发生翻车或被撞等意外事故,也可以避免造成更严重的灾害。

此外, 根据苯酚特性和跟踪监测数据,专家组综合分析认为,苯酚不会长时间在出事地点水域沉积于江底,而会随上游来水稀释,该区域苯酚浓度总体上将呈下降趋势。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