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国创新药企业谁最“吸金”?

2018-12-07 11:08 · ada

2018年,无论从融资总额,还是从融资规模看,都是中国创新药企业的丰收年。截至10月,中国创新药企业的整体融资额达到25亿美元,相比2017年的15亿美元,增长67%。那么,今年以来谁又是资本市场的大“吸金者”(单笔融资金额超1亿美元)?且看下面这几家。

本文转载于“ 创鉴汇”。

1. 腾盛博药(启动资金2.6亿美元)


5月,腾盛博药宣布正式成立,并完成2.6亿美元融资。本轮融资由ARCH Venture Partners、通和毓承资本、博裕资本、红杉资本中国基金、云锋基金和蓝池资本领投。同时,腾盛博药也宣布与多家企业达成了重要的战略合作关系。

通过与美国领先的传染病创新药研发企业Vir Biotechnology合作,腾盛博药将获得多达四种针对传染病的创新药在大中华区的独家权益,未来用于治疗多种传染感染疾病。

腾盛博药与阿里巴巴集团旗下阿里健康首创数码数据共享合作模式,可以更好地探索颠覆性创新方法,发现最有价值的疗效证据,以优化临床研究及商业开发流程,不断提升病患试用新疗法的临床体验。此次战略合作有助于腾盛博药进一步探索加速新药准入的创新之道,同时也有助于患者合理用药。

腾盛博药还与药明康德、药明生物分别签订了谅解备忘录,从而可以优先使用其国际领先的研发生产技术能力平台,在中国加速开发突破性创新药物。

“过去十年来,人们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进行创新药物研发,许多危及生命的疾病得到治愈,这些创新对人类健康产生了深远影响。”腾盛博药联合创始人、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洪志博士表示,“为中国患者提供创新药物不仅是商机,更是显著改善公众健康的契机。中国病患需要更快、更实惠的渠道获取创新药物和疗法;中国也已拥有良好的公共卫生基础设施,和规模化的先进数码数据科技。”

2.基石药业(B轮融资2.6亿美元)


5月,基石药业(苏州)有限公司(简称“基石药业”)宣布完成2.6亿美元(约16.5亿人民币)B轮融资,成为迄今为止中国生物医药领域B轮最大单笔融资。

本轮融资由主权财富基金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GIC)领投,红杉资本中国基金、云锋基金、通和毓承资本、中信产业基金、泰康保险集团、ARCH Venture Partners、高瓴资本、King Star Capital、3W Partners、AVICT、宏瓴资本参与,以及现有投资方元禾原点、博裕资本及毓承资本(现“通和毓承资本”旗下基金)继续跟投。加上A轮1.5亿美元融资,基石药业已累计融资4.1亿美元(约26.3亿人民币)。

基石药业是一家创立于2016年的创新生物制药企业,始终专注于肿瘤免疫药物的开发和联合治疗,在产品管线及临床开发方面已取得一系列可喜成果。目前,公司已打造出一条包含10余款在研产品的丰富产品线,其中4款已先后在海内外启动临床试验。特别是公司自主研发的国内首个自然全长、全人源抗PD-L1单克隆抗体CS1001已接近完成1期临床爬坡试验,将于近期开展注册临床研究。

基石药业首席执行官江宁军博士表示:“我们非常荣幸能获得来自国内外顶尖投资方的认可和支持,短短两个月的时间便成功完成B轮融资。作为一家年轻而务实的创新生物制药企业,我们在不到两年时间里稳步发展,无论是在产品管线开发、外部合作还是核心团队建设方面都取得了长足进步,此轮融资对于基石药业现阶段及未来发展都至关重要。”

3. 天境生物(C轮融资2.2亿美金元)


7月,天境生物宣布完成了2.2亿美金元的C轮融资,以推进公司数个best-in-class及first-in-class创新生物药的临床前及临床阶段的研究及开发。本次融资由弘毅投资领投,高瓴资本、厚朴投资、鼎晖投资、汇桥资本以及以新加坡为基地的EDBI等参与,现有投资方康桥资本及天士力资本继续跟投。此次融资是天境生物继2017年3月获得1.5亿美元B轮融资后,再一次获得顶尖专业投资者的支持。

天境生物前身为三境生物,成立于2014年底,主要聚焦于肿瘤免疫和自身免疫疾病治疗领域,研发创新抗体药物。凭借其在靶点生物学、抗体分子工程研发及转化医学研究上的优势,公司正快速推进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项目管线。

截至目前,天境生物拥有超过10个在研生物药。据悉,2018年该公司在中国和美国申报启动多项临床试验,包括临床2期及3期阶段项目。

天境生物的创始人及 CEO 臧敬五博士表示:“我们深感荣幸天境生物的创新研发、临床开发能力及公司的发展潜力获得了来自全球顶尖投资人的认可。在过去短短三年内,天境生物迅速成长为管线丰富且布局全球的创新生物药研发公司。本轮融资将帮助我们进一步推进创新产品管线,强化我们在肿瘤免疫及自身免疫疾病领域的战略定位及产品优势。”

4. 复宏汉霖(B轮融资1.57亿美元)

7月,复宏汉霖完成1.57亿美元B轮融资,投资方为中金公司、富国资本、新华创新基金、Green Tomato和盛歌投资。复宏汉霖是一家生物药研发公司,致力于应用前沿技术进行单克隆抗体生物类似药、生物改良药以及创新单抗的研发及产业化。

复宏汉霖由复星医药与海外科学家团队于2009年合资组建,主要致力于单克隆抗体生物类似药、生物改良药以及创新型单抗的研发及产业化。自成立以来,复宏汉霖始终坚守公司“质量、速度、创新”的核心价值观,建立起完善先进的抗体药物研发、产业化技术平台以及丰富的产品管线。其中,公司已有11个产品、17项适应症成功递交IND申请,8个产品在海内外启动临床试验,并在国内率先推出单抗联合治疗,IND申请已获受理。除此之外,公司首个治疗淋巴瘤的产品利妥昔单抗注射液(美罗华®的生物类似药)目前已获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现为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注册审评受理,有望打破国产生物类似药市场的空白。

此轮融资将主要用于复宏汉霖多个在研项目的临床研究及新药研发,同时强化公司国际化战略布局,推动公司运营体系的不断完善,加速质高价优的国产单抗药物的上市。

复宏汉霖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刘世高博士表示:“非常荣幸复宏汉霖能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完成两轮融资,感谢国内外多家投资方对我们的支持和认可。公司的成长速度确实非常快,因为对我们而言,尽快实现产品的上市,对于每个急需用药救命的患者而言都具有重大意义。面对未来的肿瘤治疗趋势,我们将进一步加强国际化战略和单抗联合治疗的布局,以‘可负担的创新’药物,满足全球更多患者的用药需求。”

5. 信达生物制药(E轮融资1.5亿美元)


4月,信达生物制药宣布完成1.5亿美元的E轮融资,全球最大的投资组织之一Capital Group Private Markets(CGPM)以9000万美元资金领投了该轮融资,Cormorant Asset Management、Rock Springs Capital及汇桥资本跟投,其余跟投方包括老股东淡马锡、高瓴资本、君联资本、礼来亚洲基金、泰康保险。值得一提的是,信达生物已于10月31日在港交所挂牌,募资规模约32亿港币。

信达成立于2011年8月,是中国领先的生物技术公司。它以生产高度复杂且患者能负担得起的生物医药产品为目标。目前,公司已建成贯通生物创新药开发全周期的高质量技术平台,包括研发、药学开发及产业化、临床研究和营销等平台,已建立起了一条包括17个单克隆抗体新药品种的产品链,覆盖肿瘤、眼底病、自身免疫疾病、代谢疾病等四大疾病领域,4个品种进入临床3期研究,2个产品(信迪利单抗注射液和阿达木单抗注射液生物类似药)的上市申请被国家药监局受理,其中信迪利单抗注射液进入优先审评。

6. 亚盛医药(C 轮融资1.5亿美元)


专注于细胞凋亡领域研究的原创新药研发公司亚盛医药宣布成功完成10亿人民币(约1.5亿美元)C 轮融资。本轮融资由元明方圆基金领投,元禾原点和腾跃基金共同领投,ArrowMark Partners、HDY 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清松资本、建银国际等机构共同跟投。目前公司已累计融资2.4亿美元。

亚盛医药成立于2010年,公司旨在瞄准中国乃至全球“无药可医、尚未满足”的临床需求,研发具有“First-in-Class”或“Best-in-Class”潜力的新型国际原创小分子药物。其核心团队是国际上最早进入新靶点细胞凋亡通路小分子抑制剂研发领域者之一,同时在高技术壁垒的蛋白-蛋白相互作用领域居全球第一梯队,相应药物开发在该领域处于国际领先地位。公司现已在肿瘤、乙肝及与衰老相关疾病等三大治疗领域内成功完成产品战略布局,产品作用靶点包括细胞凋亡及自噬双通道调节新靶点 Bcl-2、IAP 及 MDM2-p53,同时还包括临床验证成熟靶点 ALK、Bcr-Ab l及 c-Met 等。

在2016年底获得5亿元B轮融资后,亚盛医药加速推进产品线的临床开发,现已有7项原创新药进入到中国、美国及澳大利亚的1-2期临床阶段。本轮融资将用于公司临床产品开发的进一步全面拓展与产业化基地建设。

“我们非常高兴本轮融资能获得众多投资机构的持续认可与支持。亚盛目前有7个产品,已获得共计16个临床批件。其中中国批准的临床批件8个,美国 FDA 批准的5个,澳大利亚获得3个。公司正在进入一个临床产品开发的全面拓展阶段,知名的生物医药产业基金的参与,将进一步助力我们的临床开发和产业化基地的建设,”亚盛医药董事长杨大俊博士表示,“作为细胞凋亡领域全球唯一的已布局多个产品线组合的公司,我们期待亚盛医药能和投资人一起加速发展,研发、生产出更有效、更安全的原创新药,为中国乃至全球患者提供更多有效的治疗选择。”

7. 同润生物医药(A轮融资1.5亿美元)

7月,位于中国上海的生物医药企业——同润生物医药有限责任公司宣布完成1.5亿美元A轮融资,本次融资由通和毓承、博裕资本以及淡马锡共同投资。

同润生物医药致力于研发下一代肿瘤免疫治疗药物,其研发管线中拥有数个具有竞争力的全新肿瘤免疫治疗分子。本轮融资的资金会用于推动同润生物医药研发管线中分子的临床前开发以及临床试验,公司还将利用募集得到的资金进一步拓展公司现有产品管线。

同润生物医药同时宣布Paul H. Song博士将出任公司的首席科学官,Song博士在生物医药研发领域工作超过二十五年,尤其在北美以及亚太地区生物医药市场拥有丰富的经验,曾推动多个生物药/生物类似药的临床前研发,临床试验以及最后的获批上市。其职业生涯始于美国礼来公司,曾担任高级研发科学家以及首席研发科学家。Song博士于2010年加入三星尖端技术研究院任副总裁。在加入同润生物医药前,Song博士是Samsung Bioepis的副总裁。

8. 东曜药业(B轮融资1.02亿美元)


8月,东曜药业宣布完成1.02亿美元(约合6.8亿元人民币)B轮融资。本轮融资由汇添富及国内外多家知名投资机构参与,以及现有投资方包括晟德集团、维梧资本(Vivo Capital)、成为资本、元大金控集团、国泰创投继续跟投。

东曜药业有限公司创立于2010年7月,是一家专业从事抗肿瘤新药研发、生产和市场营销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产品包括单克隆抗体及抗体偶联药物、溶瘤病毒制品以及特殊剂型抗癌药物等。专注于高端抗肿瘤药物产品管线的研发、生产与营销,目前该公司已有超过10个药物在研,包括3个生物药与3个化学药已获得IND临床批文、另有1个抗体偶联产品(ADC)也有望在近期获得临床批文。

本轮增资将进一步加快TAB008(贝伐珠单抗生物类似药)3期临床试验进程与其他抗癌研发项目的拓展。东曜递交的抗体偶联药TAA013的新药临床申请,也已经进入审查程序。此外,东曜的第三代溶瘤病毒创新药物TVP211放大工艺顺利进行中,结合公司拥有国内领先的BSL-2认证病毒车间,东曜将继续加速开发进程,在这个具有潜力和应用前景的技术领域占据一席之地。

东曜药业总经理黄纯莹女士表示:“我们非常荣幸本次融资中,东曜药业在抗肿瘤领域的表现与发展潜力不仅受到了国内外多家知名投资机构的认可,同时也获得了原股东对东曜的持续支持。本轮融资将加速推进我们重点管线的发展,东曜把握中国抗肿瘤药物市场高速增长的机遇,未来也将利用自身产业链平台的既有优势,拓展多方向、多层次的国际链接与合作,让资源整合的效益更加显著。”

参考资料:

[1] McKinsey&Company Building Bridges to Innovation Retrieved on December 6 2018, from McKinsey&Company report

[2] 各公司新闻稿及公告Retrieved on December 6 2018 from 创鉴汇、医药观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