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面手”辅酶Q10遇技术型产能瓶颈

2010-04-26 16:52 · Thera

2006年,全球辅酶Q10(CoQ10)消耗量为400~500吨,估计2009年全球CoQ1O消耗量约600~650吨,年增长率在15%~20%。目前国内CoQ10总产量约50~60吨,而需求量在80~100吨,市场缺口较大。 虽然我国CoQ10原料茄尼醇的产能位居全球第一,但都

2006年,全球辅酶Q10(CoQ10)消耗量为400~500吨,估计2009年全球CoQ1O消耗量约600~650吨,年增长率在15%~20%。目前国内CoQ10总产量约50~60吨,而需求量在80~100吨,市场缺口较大。

虽然我国CoQ10原料茄尼醇的产能位居全球第一,但都属粗制品,而生产CoQ10制剂需要纯度达90%以上的高纯度茄尼醇原料。由于国产CoQ10高纯度原料尚不足以供应国内CoQ10制剂厂商的需求,不少厂商近几年来一直从日本等发达国家进口CoQ10高纯度原料加工制剂。

在我国,CoQ10保健产品以茄尼醇为原料的半合成品为主,天然提取的数量较少。由于天然提取的CoQ10价格昂贵,大多用于出口。

应用领域不断拓宽

CoQ10是人体的一种固有物质,最大作用是保护心肌细胞,防止致命的心衰发生。1957年,美国威斯康星州立大学生物化学教授弗莱德里克·克莱恩首先在实验动物心肌细胞中分离出CoQ10纯品。CoQ10的发现被生理学界誉为是上世纪50年代最重要的生理发现之一。

随后,意大利生理研究人员发现:发生急性心力衰竭的病人,通常心肌细胞中CoQ10含量都很少。此后几十年来,研究人员对CoQ10做了大量的研究,发现其可在线粒体内帮助脂肪、碳水化合物等营养物质转化为能量,以及在保持细胞膜的柔韧性等方面发生作用。CoQ10还参与生成多种重要的生理活性物质。国外生理学家还认为:体内拥有足量的CoQ10,可帮助人体消耗过多的脂肪。

日本早在上世纪80年代即批准CoQ10用于辅助治疗心力衰竭等症。从1976年至今,有关CoQ10的研究工作成为国际医学界的一门“显学”,其医疗用途及保健食品开发进展情况已举办了至少8届国际科学研讨会,国外学者一致认为,CoQ10是一只非常值得推广的新型多用途保健食品。目前,CoQ10已经成为一种“多面手”的国际畅销保健食品。

在美国,有数十个品牌的CoQ10保健产品,主要健康诉求为:保护心脏健康、防止自由基在体内的危害、维持血液循环正常、增强免疫力和抗衰老5类。最近又有报道称,CoQ10可配合化疗药治疗多种恶性肿瘤疾病。由此提议:健康人经常服用CoQ10胶囊(每日1粒)能预防恶性肿瘤的发生。新发现的CoQ10适应症还有:降血压、防治老年性视网膜黄斑退化、阿尔茨海默病、心肌梗死、哮喘、乳腺癌、心室扩张、可卡因依赖症、抗HIV/AIDS、增加精液中精子数量、抗偏头痛、帕金森氏病、缩短术后恢复时间、耳鸣症、糖尿病和亨丁顿氏舞蹈病(一种先天性共济失调遗传病)等。CoQ10作为一种天然生理性活性物质,在保健医学上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高纯度原料瓶颈待破

我国在上世纪70年代开始生产CoQ10,当时是从猪心中提取粗品。上世纪80年代初,全国至少有十几家生化制药厂利用猪心提取法生产CoQ10。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