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度”香江学者计划”(以下简称”计划”)名单公布,内地共有64名优秀博士获得资助,将赴港与香港高等院校的导师开展为期两年的合作研究。在这些名单中,生物学科获资助人数最多,有9个,其次是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临床医学。
“香江学者计划”于2010年12月正式启动,由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全国博士后管委会办公室与香港学者协会联合主办。”计划”内容是2011年至2014年,全国博士后管委会办公室每年将选派50名内地优秀博士后研究人员赴香港部分知名高校开展合作研究,研究时间一般为2年。交流期间,内地和港方每年分别发给每位博士后研究人员生活和科研补助费15万元人民币和15万元港币。培养的专业领域集中在基础研究、生物医学、信息技术、农业、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等方面。中国开展内地与香港博士后交流工作,有利于为内地培养具有全球视野的战略型高端人才,也有利于香港科技发展,是一件对内地和香港双赢的好事。
2011年,”计划”首次资助44位内地优秀博士,已于今年3月全部抵达香港各院校。2012年,”计划“共收到香港七大院校162位导师申请以及内地134所院校及优秀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590位博士申请,随后,119名博士通过初审,最后64名通过终审,获得资助。
这64名成功入围的获资助人员将于半年内赴港跟随导师开展科研工作。香港导师中,讲座教授14人(其中中科院院士1人),教授34人,副教授级16人。其中香港大学10人,香港中文大学10人,香港科技大学8人,香港理工大学17人,香港城市大学13人,香港浸会大学6人。内地博士后方面,他们分布在48所大学或研究机构,年龄全部在35周岁以下。
在这些获得资助的博士中,学科分布情况如下:生物学9名,材料科学与工程6名,化学5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5名,临床医学4名,信息与通信工程3名,环境科学与工程3名,土木工程3名,生物医学工程2名,中药学2名,管理科学与工程2名,数学2名,物理学2名,机械工程2名,力学2名,控制科学与工程2名,系统科学1名,海洋科学1名,地质学1名,电气工程1名,电子科学与技术1名,建筑学1名,化学工程与技术1名,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1名,药学1名。从中可以看出,生物学科获得的资助最多。与生物相关的共有22名博士获得资助,具体名单如下:
| 
				 
					姓名  | 
			
				 
					单位名称  | 
			
				 
					申请编号  | 
			
				 
					导师姓名  | 
			
				 
					香港院校  | 
			
				 
					研究项目  | 
		
| 
				 
					申  欣  | 
			
				 
					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 
			
				 
					2012-028  | 
			
				 
					朱嘉濠  | 
			
				 
					香港中文大学  | 
			
				 
					Phylogeography of marine/freshwater organisms in Asia亚洲海水/淡水生物亲缘地理学  | 
		
| 
				 
					刘夫锋  | 
			
				 
					天津大学  | 
			
				 
					2012-019  | 
			
				 
					周銘祥  | 
			
				 
					香港理工大学  | 
			
				 
					Novel synthetic flavonoid dimers as potent modulator of drug resistance in cancer 黄酮类二聚体作为抵抗癌症的多药耐药逆转剂  | 
		
| 
				 
					徐明恺  | 
			
				 
					中科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 
			
				 
					2012-045  | 
			
				 
					潘伟生  | 
			
				 
					香港中文大学  | 
			
				 
					Construction of Lentivirus Carried Recombinant Gene for Glioblastoma Treatment 治疗恶性胶质瘤的慢病毒携带的重组基因的构建  | 
		
| 
				 
					李庆芳  | 
			
				 
					长城医院  | 
			
				 
					2012-131  | 
			
				 
					梁润松  | 
			
				 
					香港理工大学  | 
			
				 
					Development of arginine-depleting enzyme as innovative drug for  treatment of liver cancer 开发创新药物的消耗精氨酸酶治疗肝癌  | 
		
| 
				 
					夏欣一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2012-075  | 
			
				 
					李天立  | 
			
				 
					香港中文大学  | 
			
				 
					Long non-coding RNA regulations in spermatogonial stem cells长非编码RNA在精原干细胞的调节作用  | 
		
| 
				 
					沈永义  | 
			
				 
					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  | 
			
				 
					2012-031  | 
			
				 
					管轶  | 
			
				 
					香港大学  | 
			
				 
					Long-term surveillance for bat-borne viruses: An insight into viral ecology, evolutionary dynamics, and the source of zoonoses蝙蝠中携带病毒的长期调查:病毒生态、进化及动物宿主溯源  | 
		
| 
				 
					周广杰  | 
			
				 
					中科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 
			
				 
					2012-100  | 
			
				 
					梁美仪  | 
			
				 
					香港大学  | 
			
				 
					Elucidating Thermal Stress on Aquatic Organisms in a Polluted Environment 研究在污染的环境中温度对水生生物之影响  | 
		
| 
				 
					郝格非  | 
			
				 
					华中师范大学  | 
			
				 
					2012-020  | 
			
				 
					蔡美莲  | 
			
				 
					香港大学  | 
			
				 
					Investigations on acyl-CoA-binding proteins  酰基辅酶 A 结合蛋白的功能研究  | 
		
| 
				 
					王  静  | 
			
				 
					中山大学  | 
			
				 
					2012-128  | 
			
				 
					屠承信  | 
			
				 
					香港理工大学  | 
			
				 
					Signal transduction pathways of phosphoinositide 3-kinase delta isoform in glioma migration and invasion 磷酸肌醇3-激酶δ异构体在胶质瘤迁移和入侵的信号转导通路  | 
		
| 
				 
					刘  林  | 
			
				 
					广州中医药大学  | 
			
				 
					2012-160  | 
			
				 
					李敏  | 
			
				 
					香港浸会大学  | 
			
				 
					Functional analysis of Isorhynchophylline in promoting autophagy and protecting neurons 异钩藤碱促进细胞自噬和保护神经细胞的功能研究  | 
		
| 
				 
					王志平  | 
			
				 
					上海交通大学  | 
			
				 
					2012-021  | 
			
				 
					张彤  | 
			
				 
					香港大学  | 
			
				 
					Applications of High-throughput Sequencing in Biodegradtion Studies of Emerging Environmental Pollutants利用高通量DNA测序技术研究新兴环境污染物的生物降解  | 
		
| 
				 
					方临川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2012-047  | 
			
				 
					李向东  | 
			
				 
					香港理工大学  | 
			
				 
					The Interactions among Biodegradable Chelants, Soil Microbes, and Plant Roots in the Phytomanagement Process of Metal-contaminated Soils金属污染土壤植物修复中可生物降解螯和剂,土壤微生物,和植物根系的主要相互作用  | 
		
| 
				 
					路  筝  | 
			
				 
					长海医院  | 
			
				 
					2012-050  | 
			
				 
					林志秀  | 
			
				 
					香港中文大学  | 
			
				 
					Exploring Brusatol as a New Anti-Pancreatic Cancer Agent: Biological Evaluation and Mechanistic Studies鸦胆子苦醇抗胰腺癌的生物检测和机理研究  | 
		
| 
				 
					周福庆  | 
			
				 
					南昌大学  | 
			
				 
					2012-111  | 
			
				 
					陆瓞骥  | 
			
				 
					香港大学  | 
			
				 
					Plasticity of Chronically Compressive Spinal Cord After Surgical Decompression – A fMRI Study 慢性脊髓压迫疾病手术减压后的神经可塑性的fMRI研究  | 
		
| 
				 
					张  波  | 
			
				 
					中山大学  | 
			
				 
					2012-098  | 
			
				 
					余德新  | 
			
				 
					香港中文大学  | 
			
				 
					Gene-environment interaction on the etiology of colorectal cancer 基因与环境因素在大肠癌病因学的交互作用研究  | 
		
| 
				 
					张在军  | 
			
				 
					暨南大学  | 
			
				 
					2012-084  | 
			
				 
					韩怡凡  | 
			
				 
					香港理工大学  | 
			
				 
					Neuronal protective effects and molecular mechanisms by novel dimers and hybridizers derived from Chinese Medicine for Alzheimer’s and Parkinson’s disorders源自中药改善老年痴呆与帕金森氏症病程之新型双联体与染合体之神经保护作用及分子机制  | 
		
| 
				 
					于  哲  | 
			
				 
					唐都医院  | 
			
				 
					2012-056  | 
			
				 
					陈志伟  | 
			
				 
					香港大学  | 
			
				 
					Mechanism of Dendritic Cell-targeting Vaccines树突细胞靶向疫苗的机制研究  | 
		
| 
				 
					张佳莹  | 
			
				 
					中国中医科学院  | 
			
				 
					2012-101  | 
			
				 
					郑永平  | 
			
				 
					香港理工大学  | 
			
				 
					超声方法用于组织弹性成像与测量   | 
		
| 
				 
					何留民  | 
			
				 
					暨南大学  | 
			
				 
					2012-102  | 
			
				 
					吴武田  | 
			
				 
					香港大学  | 
			
				 
					Transplantation of iPS cells for the treatment of spinal cord injury 诱导性多功能干细胞移植治疗脊髓损伤  | 
		
| 
				 
					王攀峰  | 
			
				 
					中山大学  | 
			
				 
					2012-048  | 
			
				 
					杜嗣河  | 
			
				 
					香港理工大学  | 
			
				 
					Biological signals in normal and myopic eye growth正常和近视眼睛增长的生物信号  | 
		
| 
				 
					吕  诚  | 
			
				 
					中国中医科学院  | 
			
				 
					2012-125  | 
			
				 
					萧文鸾  | 
			
				 
					香港浸会大学  | 
			
				 
					Discovery and development of biomarkers for Chinese medicines with anti-cancer and anti-hyperlipedemia activites using systems biology approach利用系统生物学研发抗血脂、抗肿瘤中药  | 
		
| 
				 
					熊爱珍  | 
			
				 
					上海中医药大学  | 
			
				 
					2012-042  | 
			
				 
					詹华强  | 
			
				 
					香港科技大学  | 
			
				 
					The mechanism study of traditional functions and chemical absorption of Danggui Buxue Tang, an ancient traditional Chinese herbal decoction中药复方—当归补血汤中传统功效及活性成分体内吸收的机理研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