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中国制药业开辟一条道路

2012-04-08 07:00 · Truda

故事的开篇是在2006年,在遥远的太平洋西岸的密歇根大学的中国校友会上。黎志良碰见了高峰。那个时候,像所有漂游在国外的学子一样,黎志良还有些迷茫,他仅仅知道自己想在医药方面做点事,但是到底要做什么依然没有一个清晰的轮廓。

故事的开篇是在2006年,在遥远的太平洋西岸的密歇根大学的中国校友会上。黎志良碰见了高峰。那个时候,像所有漂游在国外的学子一样,黎志良还有些迷茫,他仅仅知道自己想在医药方面做点事,但是到底要做什么依然没有一个清晰的轮廓。

黎志良说,当时国内根本没有生物制药的技术支持,也没有外包业务的生产模式,生物制药对于2006年的中国来说还是一个奢侈品,抗体药在中国也特别少,大部分都是从国外引进。“无知者无畏。”黎志良告诉记者,那个时候年轻的勇气和简单思维让他大胆迈出了第一步——回国创业,而且最为幸运的是,他还找到了一个志同道合的兄弟高峰。

“就算不成功,起码也为中国制药业开辟一条道路”。奥达国际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在两个人的手中从梦想变成了现实。性格沉稳的黎志良是公司的总裁,主管管理;而秉性直率的高峰成为副总,主管运营。

在制药及生物技术行业,随着全球新药研发速度放缓、成本压力提高、专利药即将到期等现实问题的出现,大型制药公司加大了对工艺开发、临床用药物生产、上市药物生产的外包力度,一个为医药研发活动提供智力策划、技术支持和成果转化服务的新兴产业,正在悄然崛起,奥达就是其中的一员。

公司有了,生产方向也有了,然而技术主管始终空缺。奥达开始在世界范围内寻找合适的技术人才加盟,孙雷就这样出现在他们的视野中。孙雷在美国生活学习工作了20多年,有两个可爱的孩子,有一个幸福的家庭。美国的一切对于他来说已经都是顺理成章的舒适。“我觉得那样的生活对我来说没有什么挑战了,我是一个喜欢挑战的人。”最终,他放弃美国的一切资源走进一个全然陌生的环境,成为奥达的生产总裁。

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够走到一起,更不是所有的人都能一起走得长久。“刚开始的时候我们也还真定了一个规矩,说意见不统一的时候就举手,少数服从多数,但好像却从来没这样做过。”高峰笑嘻嘻地说。

两年前有一个订单让三个人纠结了一次。“那是一个小订单,也就四五十万,我们当时就在纠结是接还是不接,是和大订单一起做,还是先做小订单再做大订单,还是要怎样。当时真的很矛盾。”高峰说。

“你别看这是一个小订单,接下来这一个,就可能会有很多个,而且如果接了,四五十万的利润就放在面前,这确实是一个挺大的诱惑。”黎志良说,“不过,我们当时也真是没那么多钱来同时兼顾,我们公司是做横向发展的,但这个订单是做纵向的研发,所以最后还是没做。”其实那段时间公司的运营并不好,资金周转差点就出现了困难。幸好,他们随后就接到了一个上千万元的大单子。

“更为重要的是,我们跳出了一种危险的经营方式,现在也有很多公司在做这样的业务,但他们的利润空间会一直在被挤压,现在回过头来,我们依然是不后悔的。”高峰说。

这两年公司运营越来越好,每每有媒体前来采访黎志良,他总是说,我希望你们采访我的创业团队,没有他们就没有今天的成功。

很多人都梦想在中关村站起来,也有很多人仰望奥达这一创业的标杆,有很多人羡慕一生能有这样志同道合的兄弟一起为了梦想奋斗,也有很多人和黎志良、高峰、孙雷一样走在奋斗的路上。黎志良说:“这是一个离了谁都不能继续运行的公司。”

关键词: 制药 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