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亿元专项资金助跑生物药产业转型

2012-07-15 09:37 · alicy

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卫生部四部委联合组织设立三大专项实施,配套资金27亿元,来支持医药产业的转型升级,分别为“蛋白类生物药和疫苗发展专项”、“通用名化学药发展专项”和“产业振兴和技术改造专项”的医药产业部分。

为了鼓励和支持医药产业转型升级的顺利进行,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卫生部四部委联合组织设立三大专项的实施,配套资金高达27亿元。

目前专项文件已经具体下发到各省市发改委组织申报。专项的实施目标对目前医药产业转型升级的促进作用非常有针对性,并且对申报企业的资质要求非常具体。三大专项的实施将为生物医药和通用名化学药物的快速发展,以及应对国际竞争,提供有力支持。

27亿元投入

在日前上海举办的世界原料药大会的有关论坛上,工信部消费品工业司医药处王学恭透露,2012年,国家发改委已经成立了三大专项来支持医药产业的转型升级,分别为“蛋白类生物药和疫苗发展专项”、“通用名化学药发展专项”和“产业振兴和技术改造专项”的医药产业部分。其中,前两大专项配套资金达到12亿元,产业振兴和技术改造专项医药领域则带动15亿元左右的财政投入。

记者了解到,蛋白类生物药和疫苗发展专项,将支持新产品产业化能力建设、疫苗国际化发展能力建设、配套产品产业化能力建设以及园区公共服务支撑能力建设。

其中,新产品产业化能力建设项目,要求产品应为2009年以来批准上市或目前已完成临床研究待批的品种;申报单位除本次申报的品种外,应还有已上市新药或正在开发的同类新药,近3年销售收入平均在2亿元以上,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8%以上,对于新注册的产学研一体化企业,注册资金需在1亿元以上。

疫苗国际化发展能力建设项目,申报单位应已向世界卫生组织提交正式认证申请;园区公共服务支撑能力建设项目,申报单位所在国家生物产业基地核心区应有不少于5家的规模以上生物技术药物企业,地方政府提供配套资金的项目予以优先支持。

通用名化学药发展专项将支持新产品产业化、制剂国际标准能力建设和产业公共服务支撑能力建设。其中,新产品产业化项目相关产品应为2009年以来首批上市或目前已完成临床研究待批的新到期专利药(三类新药);申报单位应有一批已上市的新药和一批正在开发的同类新药,近3年销售收入平均在10亿元以上,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5%以上。

关于制剂国际化发展能力建设项目,申报单位应具有符合欧美日等发达国家或世界卫生组织GMP要求的建设方案和认证计划,具有初步的面向目标市场的营销渠道和网络,取得欧美日等发达国家药品注册批件的项目予以优先支持。产业公共服务支撑能力建设项目,申报单位应已有一定项目建设基础和前期投入,并选择优势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作为项目合作单位,申报时需附合作协议、各方研发人员配比及工作机制、利益分享等相关证明文件。

鼓励本土仿制药

记者在会上了解到,目前蛋白类生物药和疫苗发展专项以及通用名化学药发展专项的组织实施工作,已经在今年的4月初下发各省市发改委进行组织申报,目前已基本申报完毕,正上报四部委进行审核,具体扶持项目结果有望在今年7月出炉。

王学恭透露,这两大专项主要作为医药工业转型升级有关规划的配套扶持措施,支持和鼓励生物技术药物和生物医学工程产品的发展,以及专利到期药物的仿制和通用名化学药的质量提升以及国际化。

对于三大专项的实施,有专家表示,生物医药领域被全球各国看作未来发展最快速的领域,也是中国与发达国家差距最小的领域,国家希望通过设立专项并给予巨额项目扶持资金,加速项目和产品的产业化,缩小与先进国家的差距。

而发展通用名化学药物则是中国医药产业转型的另外一个重要战略。专利悬崖的到来使得研发型制药企业也在大力发展专利到期药,如辉瑞、阿斯利康、礼来等,而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市场就是其重点发力的市场。

“以仿制药起家的中国制药工业,如果在本次竞争中无法取得优势,那么中国制药工业将面临巨大的发展危机,毕竟跨国公司在产品质量和市场开发方面都有着十分强大的优势,因此,本土通用名药物的发展必然成为国家鼓励的重点。”有企业负责人在会上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