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施“魔法” 污水变饮用水

2010-12-31 00:00 · Buck

还没进市区城南污水处理厂,远远就能看到一大片绿油油的植物。该厂厂长李迪武说,这里不仅是市区城南污水处理厂的配套工程――湿地公园,现在,它已经成为市高新区的休闲公园。 据介绍,市区城南污水处理厂占地3万平方米的湿地公园种植了再力花、风车草、香根草、花叶芦荻、美人蕉等6种植物,全部都

还没进市区城南污水处理厂,远远就能看到一大片绿油油的植物。该厂厂长李迪武说,这里不仅是市区城南污水处理厂的配套工程――湿地公园,现在,它已经成为市高新区的休闲公园。

据介绍,市区城南污水处理厂占地3万平方米的湿地公园种植了再力花、风车草、香根草、花叶芦荻、美人蕉等6种植物,全部都具有净化功能。在这些植物的“魔法”作用下,湿地公园每天能“变出”3万吨生活饮用水。市区城南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建成后,还可增加到5万吨。

首期投资5300多万元的市区城南污水处理厂是我市生态环保“十项惠民工程”的重点项目之一,是我市实现“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的重要环保基础设施,是我省产业转移园中唯一建成并投入运行的污水处理厂,而湿地公园在全国的污水处理厂中并不多见。

每年可削减COD约1500吨

2006年7月,我市在距离城区中心约20公里的市高新区内,开始动工新建首期日处理3万吨的市区城南污水处理厂。该厂占地面积8万平方米,其中污水处理厂占地5万平方米,人工湿地占地3万平方米,工程总规模为日处理5万吨,分两期建设,总投资7900万元,主要服务于市区老城以南的白田、高埔岗、市高新区及埔前镇等区域,服务人口约10万人。2008年10月,该厂建成并进入调试阶段,到当年12月底整个工艺运行稳定,经处理后出水水质稳定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B标准。

目前,市区城南污水处理厂采用的是国内较为成熟的先进的“微孔曝气氧化沟”工艺流程,在处理过程中整个流程采用全封闭分散收集、集中处理方式除臭,确保整个流程无臭气向外扩散。

自2008年建成通水以来,市区城南污水处理厂使我市污水处理事业得到进一步提升,为促进我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腾出了宝贵的环境容量,为我市创建全国环保模范城市,促进市高新区的进一步发展及招商引资工作构筑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为东江中下游城市安全用水提供了可靠保障。目前,市区城南污水处理厂平均日处理水量达2.3万吨,每年可削减COD约1500吨,产生了较好的环境效益。

植物施“魔法”,污水变饮用水

为保证处理效果和出水水质,更好地保护环境,我市投资2500多万元,为市区城南污水处理厂建设配套工程――3万平方米的湿地公园。2009年8月,湿地公园调试通水。

湿地公园由细到粗,铺有3层、高达三四米的砂石,上层种植了美人蕉、纸莎草、再力花、香根草、花叶芦荻、风车草6种水生植物。每年春季,各种植物长势良好,这里便形成了一个美丽、经济、生态的湿地公园。

除了具有观赏性外,湿地公园还能变污水为饮用水。经污水处理厂二级生化处理后,污水出水水质达到一级B标准要求,排入湿地公园。湿地公园再采用“砾石床+生态氧化池+垂直流人工湿地+消毒系统”治理方案,通过湿地中植物的根系、人工填料表面大量附着生长的微生物将污染物吸收、转化或分解。另外,由于植物根系的输氧,在湿地中形成好氧、缺氧及厌氧状态的交替出现,有利于微生物对氮、磷的去除。

李迪武说,污水在净化作物“魔法”处理后出水主要污染物指标稳定达到地表水Ⅲ类水标准,超过国家地表水Ⅲ类水标准,可以直接饮用。现在处理后的水除主要用于市高新区的绿化用水外,还直接排入东江水系,作为东江生态补水,改善了东江流域内的河道水质,保护并补充了饮用水源。这为河源地区及下游居民提供了清洁饮用水源,是实现河源市“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循环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将来处理后的出水还计划用作河源电厂的冷却用水。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