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南:生态循环经济发展的实践创新

2010-04-07 00:00 · Aaron

本文作者:兰州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倪国良 赵凌云 前不久,国务院正式批准实施《甘肃省循环经济总体规划》,并把我省整体列为全国唯一一个循环经济示范区。规划中提出的建设甘南、临夏、陇南生态循环经济基地,为发展生态循环经济赋予了新使命,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赋予了

本文作者:兰州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倪国良 赵凌云

前不久,国务院正式批准实施《甘肃省循环经济总体规划》,并把我省整体列为全国唯一一个循环经济示范区。规划中提出的建设甘南、临夏、陇南生态循环经济基地,为发展生态循环经济赋予了新使命,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赋予了新的时代内容。在此,我们以甘南为例,对发展生态循环经济作一探索。

生态循环经济基地建设是党和政府审时度势作出的科学发展的战略决策。对于甘南来说,尤其如此。甘南地处青藏高原东端,独特的自然和植被状况,使得甘南生态循环经济基地建设是历史的必然。甘南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但同样面临着生态环境的脆弱、植被的破坏和多样性锐减的问题,生态循环经济基地建设也是解决甘南目前经济社会发展中面临诸多问题的必然要求。而且,生态循环经济基地建设也是实现独特的藏文化的生态伦理观的客观要求。甘南藏文化根深蒂固,藏文化中的生态伦理观强调人与自然“众生平等,万物一体”,把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统一作为人生的最高目的。生态循环经济体现的现代生态伦理思想与藏文化生态伦理观不谋而合。这些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为实施生态循环经济基地建设提供了思想意识的基础和保证。

无疑,甘南生态循环经济基地建设,是一场关于文化价值观、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重大变革。在文化价值观上,生态循环经济要求树立符合自然生态原则的价值观需求、价值规范和价值目标。在生产方式上,转变高生产、高消费、高污染的生产方式,以生态技术为基础实现社会物质生产的生态化,使生态产业在产业结构中居于主导地位,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在生活方式上,人们追求的不再是对物质财富的过度享受,而是一种既满足自身需要又不损害自然生态的生活,建立合理的社会消费结构,使绿色消费成为人们生活的新目标,使人过上真正的符合社会道德规范的生活。

生态循环经济基地建设需要众多的物质基础和客观条件,但从思想认识上,它需要的条件首先是须逐步实现人们特别是甘南当地人的社会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的生态化转变。这方面需要明确处理好三个关系。一是处理好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关系。由于气候类型多样、地形地貌特殊,甘南成为全国生物多样性最为富集的地区之一,西方探险家将之称为“植物王国”。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既是发展特色生态产业的优势所在,也是生态保护的重点难点,切不可以生态循环经济基地建设为名造成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要把资源保护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大对森林资源特别是野生珍稀动植物的保护力度,确保生态安全。要在科学论证规划的基础上,通过对森林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来促进对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二是处理好生态建设与产业发展的关系。生态建设与产业发展是生态循环经济基地建设的两个重要方面。没有生态建设作为基础,没有丰富的资源作为依托,产业发展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没有市场需求作为导向,没有产业发展作为支撑,生态建设也就失去了重要的带动力量,要逐步形成“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的发展思路,生态建设要兼顾经济效益,产业建设要重视生态效益。大力发展以山野珍品为主的林区特色经济和以蜂产品和藏药材为主的特色产业,在促进林业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大幅度提高森林覆盖率,形成生态建设与产业发展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三是处理好绿色产业建设与发展地方经济的关系。尤其对甘南这样一个以山区为主,城乡差距较大的地区,要建设农村全面小康,更需要形成有特色的优势绿色产业作为支撑。检验全面小康工作成效的标准,不仅要看森林面积的扩大,森林资源的增加,也要看绿色产业发展对促进农牧民增收和地方经济发展的成果,不仅要“青山绿水”,也要“金山银山”。只有把绿色产业发展与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增加农牧民收入紧密结合起来,才能从根本上消除贫困,改善人民生活,也才能为保护改善生态提供必要的条件。

生态循环经济基地建设重在实践。应从甘南的地理位置、自然资源和生态系统构成、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潜力和目前的现实出发,遵循生态环境的发展规律,并结合经济和社会系统的相互作用,制定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战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确立保护环境的经济发展模式。逐步实现各项经济要素及其结合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狠抓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大幅度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要贯彻“开源节流”原则、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并重,做到变废为宝、化害为利,充分体现循环经济的要求。根据资源输入减量化、延长产品和服务使用寿命、使废物再生资源化等三个原则,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再生产品”的循环流动过程。以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为准则,使社会生产从数量型的物质增长转变为质量型的服务增长,拉长生产链,推动生态产业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在不同层面上将生产和消费纳入到一个有机的可持续发展框架中,开发建立循环经济的绿色技术支撑体系,以绿色消费推动循环经济发展。协调完成长江上游白龙江流域甘南段生态功能修复与水土流失及地质灾害综合整治工程;有效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工程、重点公益林管护;打造生态旅游开发中的核心品牌,力争使重要生态功能区的生态系统和生态功能得到保护和恢复,进一步挖掘开发生态农业资源,加快培育生态文化的建设。

生态循环经济基地建设最根本是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凸显以人为本的宗旨。生态平衡是自然界的基本法则,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前提。只有将生态循环经济基地建设变为每个人的自觉才能达到行动的根本目的。生态循环经济基地建设的行动过程是一个复杂、艰巨和长期的历史过程,其中也会面临无数无法事前预测的困境和问题,需要一个又一个的战略抉择,甚至会有暂时的失败和挫折,但只要始终坚持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定在生态循环经济基地建设中实践创新的勇气和信念,就一定能逐步地向着胜利的彼岸前进,从成功走向新的成功。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