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改个名字,身家增加90亿港元。你改吗?
$中信21世纪(00241)$ 周二收市后发公告,将更名为“阿里健康”,周五(24日)上午9时起生效。虽跟实际业务发展无关,股价昨急升29%或1.11元(港元,下同),到4.99元收市,市值增90亿。
逾400亿市值背后,阿里健康卖得什么灵丹妙药?这得从一组20位数字说起。
据中信21世纪今年3月底止全年业绩,其近86%收入来自医药行业的电子监管网PIATS业务达5,765万,分部溢利655万,占比达86%。
公司股东通函介绍,PIATS为中国唯一药品产品监管系统。PIATS英文全称是ProductIdentification Authentication and Tracking System,即产品识别、鉴定及追踪系统。
这一系统运行关键是每件药品上会有独一无二的20位电子监管码(见上图)。由制药厂商印在药品外盒上,药物分销商、零售商在药品入库时都会记录此监管码,而消费者购买药品后可在“中国药品电子监督网”查询此监管码,若监管码被多次查询,则代表有假货风险。
中信21世纪如何从中创收?药厂若使用PIATS,须向公司支付年费,申请印刷监管码所需秘钥,年费600元人民币;无论年生产药品1万件或1亿件,收费一样。
据《国家药品安全“十二五”规划》,2015年年底前,我国将实现药品全品种全过程电子监管。曾有中资券商将此视为中信21世纪的政策利好。
阿里巴巴今年1月伙同云峰基金入股时,看中的不仅是中信21世纪现有的系统收费环节,给市场抛出的投资故事是,利用阿里的云计算,打造医药大数据。并于7月推出“药品安全计划”,可用手机淘宝或者支付宝钱包扫描药品监管码辨真伪。
试想一下,你运营中国唯一一个官方认可的药品电子监督网,可追踪药品从出厂、物流、零售全过程,你又能为这个网络导入庞大的用户群,得知他们购买药品品种、次数及所处地区。将这些数据进行分析,你将得到一个宝藏,疾病预防、药品市场推广等不胜枚举。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其一,有医药界人士称,2015年底前完成药品电子全品种全过程电子监管现实难度仍较大;其二,这个系统准确性仍有待提升。
笔者3月中旬在广州“海王星辰”药房购入同仁堂生产的一盒“乌鸡白凤丸”,并于3月17日首次登陆“中国药品电子监管网查询”,网页显示为“监管码首次查询”、“药品流通至广州海王星辰医药”(上图),跟购买地无误。此后,该药品一直存放在家中,至昨晚再输入同一组监管网时,网页却显示“药品已流向佛山创美药业”(下图)。
其三,尤为重要的是,从理性估值角度来看,中信21世纪昨日市值达408亿,而截至今年3月底止财年,公司亏损647.2万,没有市盈率。电子监管网/PIATS分部溢利仅764万。有梦最美。或许你会说没有市盈率才有想象空间,只怕梦醒时分人憔悴。
阿里首席技术官王坚已出任中信21世纪主席及行政总裁,他带领着80名电子监管网/PIATS业务员工如何能带来数以十亿的盈利令人翘首以盼。
另需留意的是,按照香港上市规定,阿里在入股2年后方才能将资产注入中信21世纪。
中信21世纪前主席、执行董事王军于3月28日以每股3.175元行使3000万股期权,其后分9次减持1900万股,套现1.046亿,账面获利938万。最后一次披露为4月11日持股1100万股,其后于4月30日辞任执董,是否仍持股不得而知。王军亦为中信集团前董事长。
入股小资料
2014年1月23日,阿里巴巴及云峰基金,以每股0.3元,较此前收市价0.83元折让64%,认购中信21世纪44.23亿股,涉资约13.2亿元,相当于扩大后股本的54%。翌日,股价急升372%,收报3.92元。阿里与云峰基金出资比例为七三分。
神秘女老板
51岁的陈晓颖在阿里入股后留任执行董事、执行副主席。她于中信21世纪的持股由21%降至9.5%,持股市值升32亿,设3年禁售期。年报披露,她于1989年成立私人投资公司江胜集团,且出任执行主席。据《纽约时报》报道,她的另一个身份是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张震的儿媳。
同门不同命
中信21世纪更名为“阿里健康”带来90亿新增市值。“阿里”招牌倒不是每次都这么灵光。今年8月5日,阿里入股的中国文化传播(01060)公告将改名为“阿里影业”,次日股票成交1亿元,股价却纹风不动。
公司更于8月15日宣布,部分并购前的财务记录或有不当处理,并可能需增加资产减值。停牌至今,停牌前收报1.61元,较阿里收购价每股0.5元,仍高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