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化学和生物燃料公司FutureFuel(NYSE:FF)周二股价大涨近18%,盘中股价一度攀升至21.24美元,刷新历史高点。公司第四季度业绩表现抢眼,提振其股价。17日盘后公布的财报显示,该公司去年全年以及去年第四季度的盈利均大幅增加,并创下历史新高;特别是上季度净利润同比大增327%,出乎市场意料。
中证报消息,FutureFuel表示,2013年该公司的“亮点”频出,不仅连续第三年被福布斯评为美国小型上市公司100强,还在2013年6月被增加成为标普中小盘股600指数成分股。更为重要的是,FutureFuel预计,未来市场对生物燃料的需求都将大增。
未来十年全球道路运输等方面对生物燃料的需求有望激增近六成
来自知名研究公司Navigant的最新研报印证了该观点:埃克森美孚、杜邦、BP等能源巨头都正在寻找生物燃料领域的投资机会。
生物质能行业,不仅生产生物基产品,包括生物燃料(生物柴油、生物乙醇和木质素/生物质固体燃料)以及生物基特种产品(生物基润滑油、溶剂和中间体)。
生物燃料产业增长发展空间巨大
中国行业研究网消息,一个伟大点子的起源极有可能十分贴近生活。为解救一只眼神绝望的小猩猩,生物学家威利•史密斯想要重建森林,于是发掘出了一种近乎完美的生物燃料:糖棕。
“这种树不需要使用任何农药或化肥,还能有效地将阳光转化为能量。每棵糖棕树产出的乙醇足够一辆汽车每天行驶。”只要提起“糖棕”,史密斯就会不遗余力做起宣传。
且不追究这种生物燃料是不是真的如此神奇,我们已经可以肯定的是,就像伟大点子的诞生,那些能量满格的燃料源,其实也在日常生活中唾手可得。
世界各地正在上演的情景是:最早进入人类视野的以生物乙醇为主的第一代生物燃料,存在“与粮争地”等天生缺陷,而像纤维素这样的新型生物燃料,亟待走出实验室。
要知道,仅每年纤维素类生物质假设全部转化为生物能源,就相当于340亿-1600亿桶原油,而目前全球每年消耗的石油还不到50亿桶。
生物燃料化身新一代主要燃料是整个地球的福音
从柬埔寨土地上越种越多的糖棕树,到华盛顿上空不断掠过的波音梦想客机,生物能源勾画的美妙图景,徐徐展开。尽管它的诞生和成长,从来算不上一帆风顺。最近的一大压力来自美国环保署,官员们提议降低对乙醇的需求。
好消息是,美国上个月推出的最新版农业法案,涉及约1万亿美元的财政拨款管理,将首次为生物化学和生物产品提供激励。该法案同时支持从事前沿生物燃料的企业,认为它们将有助于创造就业,减少美国对外国石油的依赖。
当今年2月7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密歇根州立大学将这一法案签署生效时,我们看见生物能源又一次在磕磕碰碰中,砥砺前行。
能源就在生活中
美国政府2007年通过的《能源独立和安全法案》中,将生物能源技术分为四大类别:可再生燃料、纤维素、生物柴油和革新技术。
可再生燃料指的是生物乙醇,主要原料是玉米、小麦等谷物及糖类农作物,也被称为第一代生物燃料。纤维素则是以玉米的茎叶根和木质、柳枝等人工栽培植物为原料,利用微生物的糖化及发酵作用,转化为酒精。而生物柴油是用海藻油、大豆和棕榈油等制造出的柴油替代燃料。
革新技术则成为生物燃料技术孵化基地。只要满足必须利用生物质原料、并制造美国环保局认定的运输燃料,便可以大胆发挥。再生化学公司Gevo便在利用砂糖制造异丁醇。在去年的美国化学学会年会上,科研人员展示了一项新技术:一类新的催化剂在实验室中转化出95%的丁醇,这显示丁醇的潜力巨大,有望取代乙醇在能源领域的地位。
目前,世界上技术较为成熟的生物质能利用方式主要包括生物质发电、液体燃料和生物质燃气等,但一些新技术也在不断被开发。
今年2月,佐治亚理工学院的科研人员便开发出一种直接以生物质为原料的低温燃料电池。这种燃料电池只需借助太阳能便可以将稻草、锯末、藻类甚至有机肥料转化为电能。
弗吉尼亚理工学院研究人员近日也研发出一种高效的新生物燃料电池原型,能够通过酶蛋白从糖中获取能量,效率几乎接近100%,成为传统锂电池的有力竞争对手。当用户的手机搭载锂电池时,可供使用的时间可能只有1天,而未来由糖带来的能量,则能满足整整10天的使用需求。
生物企业与传统大企业的资金博弈
在各类生物能源不断被研发的同时,类似Solazym、Amyris和Renewable能源集团这样的小型公司被视为未来之星,规模化的投资在这时显得至关重要。
海外媒体近日曝料称,包括埃克森美孚、杜邦和英国石油公司(BP)在内的大型公司正在采取行动,寻找该领域的潜在机会。
斥资1亿美元投资以藻类为原料的生物能源产业后,埃克森美孚将注意力转向更有效率的藻类生物燃料,合作方为Synthetic Genomics。杜邦则在研究生产纤维素乙醇,该公司在美国爱荷华州设立的一处商业化纤维素乙醇生产基地接近完成。到今年末,该基地有望以3000万加仑的产能生产以玉米秸秆为的原料燃料乙醇。而BP投资于生化丁醇领域。
今年2月下旬,泛美开发银行(IDB)和丹麦生物科技公司Novozymes签订了一份为期三年的合约,共同为拉丁美洲及加勒比地区提供可持续的先进生物能源解决方案。
科技业巨头同样瞄准这桩生意。刚刚摘得福布斯富豪榜全球首富宝座的比尔•盖茨早在2006年就通过旗下Cascade投资公司向用玉米生产乙醇的PacificEthanol公司大手笔注资8400万美元。而苹果位于美国的北卡罗来数据中心使用由BloomEnergy制造的电池燃料系统,通过生物代谢物产生沼气,燃料池能生产出相当多的能源。
大国经济体雄心勃勃的生物燃料产业计划
联合国2013年发布的报告显示,2012年的研发费用方面,生物燃料同比增加2%至17亿美元,大部分投向纤维素乙醇和藻油等下一代科技。
美国最新推出的最新版农业法案涉及约1万亿美元的财政拨款管理,该法案支持从事前沿生物燃料的企业,以减少美国对外国石油的依赖。
欧盟于2008年设定生物燃料发展目标:到2020年让可再生能源燃料占所有运输燃料的10%,在近10年的时间里,欧盟已耗资150亿欧元致力于从大豆、甘蔗等粮食作物中提取运输用燃料。从2003年开始,欧盟批准发展和使用生物燃料。在近10年的时间里,欧盟已耗资150亿欧元致力于从大豆、甘蔗等粮食作物中提取运输用燃料。
彭博新能源财经曾预计,2020年前,由城市垃圾和工厂废物生产的生物燃料可以取代欧盟一半以上的汽油用量。欧盟在2020年可生产240亿加仑的新一代乙醇,约占汽油消费预估量的65%。
产业规模破茧而出
尽管仍有很多企业争相涌入生物能源业,发展道路却谈不上平坦。第一代生物燃料之所以被人们诟病,主要是因为它增加了对农作物的需求,把玉米、蔗糖、棕榈油和小麦等农作物都变成了燃料,迫使人们砍伐森林和排干湿地来种植粮食,造成粮食价格飙升。甚至有曝料称,世界银行为此秘密撰写了一份报告,指出由于许多农作物都改用于生产生物燃料,全球食品价格因此大涨75%。当时,美国三分之一以上的玉米被用于制造乙醇,而欧盟生产的植物油有一半都用于生产生物柴油。
2008年曾是一个分叉点:人们大量制造以玉米为原料的生物乙醇,导致玉米价格暴涨,有关粮食危机的言论甚嚣尘上。
2012年,这种危机感进一步显现,在生物燃料行业增长放缓之际,美国政府结束了对该行业长达30年的财政支持,取消了一项价值约60亿美元的税收抵免政策。
根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公布的《可再生能源投资国际动向2013版》,2012年发达国家对生物燃料的新增投资为38亿美元,发展中国家为12亿美元,两者均低于此前一年的50亿美元及18亿美元。
2013年,美国环保署开始重新审视2014年的可再生燃料标准,首次提出减少美国汽油供应中对乙醇的需求。
以藻类为代表的第三代燃料被视为有望解决这一问题的救星。研究公司Research and Markets本月发布报告称,全球藻类生物燃料技术市场从2014年至2018年的复合年增长率将高达43.4%。不断加剧的环境预警和由矿石燃料导致的污染上升使人们开始寻找汽车替代燃料。
在研究公司Navigant看来,全球生物燃料产业即将步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这一阶段将聚焦先进和完全替代型生物燃料,并由航空业和美国国防部驱动。该公司近日发布报告指出,全球道路运输方面对生物燃料的需求也有望从2013年的324亿加仑激增到2022年的511亿加仑,增幅近六成。
数说生物质能科技发展
生物燃料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
(1)第零代生物燃料,是生物燃料的彷徨时代,受到石化燃料的竞争和排挤,生物燃料在1970年代前未有显著发展;
(2)第一代生物燃料,是生物燃料的粮食时代,主要以粮食为原料,发展日受非议和限制;
(3)第二代生物燃料,或将跳出粮食时代迈向纤维素时代,目前正处在大规模商业化的前夜;
(4)第三代生物燃料,那将是一个微藻时代,美国、以色列、欧洲、加拿大、阿根廷、澳大利亚等国正在积极研究。
国泰君安证券:生物燃料行业全景图
粮食的供给和需求都正在或将要受到生物燃料发展的重大影响,生物燃料行业涉及燃料乙醇、生物柴油、纤维素乙醇、合成生物燃油、微藻燃料等方面。
化石燃料依然是全球最终能源消费的主要来源,约占79%,核能占3%,剩下18%是可再生能源。其中,传统生物质和生物燃料合计占可再生能源消费的74%,可见生物质能是可再生能源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
为了替代交通运输业使用的各种石化燃料,生物燃料成为学、政、商三界最为关注的发展方向之一,也是生物质能最为重要的利用方式。生物燃料在能量密度、生产耗能、碳含量比率、碳释放量、碳排放减少量5个方面与石化燃料具有显著的区别。
生物燃料的获取途径主要有3类:物理转化、热化学转化、生物化学转化。
在第一代、第二代、第三代生物燃料中,燃料乙醇、生物柴油、纤维素乙醇、合成生物燃油、微藻柴油五种发展方向的前景最为光明。
海南椰岛:利用木薯生产1.5代燃料乙醇
2月11日晚间,海南椰岛发布重大项目获批公告,公司收到海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批转的《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海南椰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年产10万吨木薯燃料乙醇项目核准的批复》(发改能源【2014】128号),该项目利用木薯生产1.5代燃料乙醇,预示着产业推进速度有望加快。
金利丰证券解析中国粮油控股(00606):销售旺季来临
中国粮油控股包括油籽加工、生化及生物燃料、大米加工及贸易、小麦加工和啤酒原料业务,目标价4.1。
中粮生化(000930)去年曾公告称,为实现燃料乙醇原料多元化战略,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符合国家发展非粮燃料乙醇的产业政策,2013年公司计划在原13.5万吨/年,玉米燃料乙醇生产装置上实施燃料乙醇全流程优化提升改造项目。该改造项目于近日完工并投产,投产后可实现年产13.5万吨木薯燃料乙醇。
玉米种子价格下降 万向德农业绩预亏3000万
万向德农(600371)29日晚间发布业绩预告,公司预计2013年经营业绩将出现亏损,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000万元左右。上年同期公司实现净利润为8303.72万元。公司称,报告期玉米种子整体市场供大于求,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公司主导品种销量及价格均有较大幅度下降,导致收入下降,毛利率大幅下降;同时由于公司玉米种子库存量大,为化解库存风险,公司积极采取多种促销措施,影响经营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