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8日,国内生物疫苗行业首家上市公司智飞生物发布减持公告称,公司实际控制人蒋仁生于3月7日通过深交所大宗交易系统减持公司股份780万股,套现近4亿元。本次减持后,蒋仁生仍持有公司股份 2.1亿股,占公司总股本的 53.9%。此时,正值智飞生物股价的低点,蒋仁生的减持引来市场对智飞生物未来的悲观预期。
智飞生物2月18日发布业绩快报称,2013年度实现营业收入7.8亿元,同比增长2.64;实现净利润1.3亿元,同比下降37.7%。
其业绩下滑,一方面受到去年药业贿赂丑闻引发的药业整顿潮的影响,另一方面则是源自公司核心竞争力不足,业绩增长乏力。
葛兰素史克骨牌效应
对于盈利的大幅下滑,智飞生物表示,“主要原因为去年医药行业不良事件对疫苗产品销售有一定影响,计入非经常性损益的财政补助同比减少以及市场因素的变化和个别市场的应对失误。”
所谓医药行业不良事件实际上就是去年葛兰素史克的医药贿赂案。而智飞生物主要代理、生产和销售生物疫苗。
智飞生物的产品大部分为二类疫苗,目前疫苗的流通注射由各级疾控中心管理。
根据《疫苗流通与预防接种管理条例》规定,疫苗分为一类疫苗和二类疫苗。一类疫苗是指政府免费向公民提供,公民依照规定受种的疫苗;二类疫苗是指由公民自费并且自愿受种的其他疫苗。
随着葛兰素史克贿赂案调查的深入,一些行业黑幕逐渐暴露出来,一些不负责任的疾控中心为了捞钱会将二类疫苗当做一类疫苗强迫老百姓(主要是儿童)注射。二类疫苗成为各级疾控部门的“小金库”。
智飞生物的主营构成中,超过99%的营收来自于二类疫苗,一类疫苗营收占比仅0.34%。
随着葛兰素史克丑闻骨牌效应的显现,国家对相关行业的监管逐步加强。在这种情况下,各疾控中心及其他相关方对二类疫苗的推广力度受到约束,整个行业销量出现下滑。
缺乏核心竞争力
与此同时,智飞生物的自主研发能力一直为外界诟病。
智飞生物的自主产品包括A群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ACYW135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微卡(注射用母牛分枝杆菌),前两种疫苗为其核心产品。
其代理产品包括HIB疫苗、甲肝减毒活疫苗。智飞生物长期独家买断代理浙江普康的甲型肝炎减毒活疫苗(H2毒株)和兰州所生产的HIB疫苗,
在智飞生物目前的营收构成中,代理产品依然占据重要位置。2007年其自主产品销售收入为空白,主要依靠代理产品获利,2008年代理产品营收 占比为81.35%,2009年这一数据为59.17%。上市后(2011年~2013年上半年),这一比例分别为75.55%、58.47%、 58.56%。
此外,其两款核心产品的销售状况令人堪忧。2012年公司来自A群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的营收为零,同比下降100%;上市前夕 (2008年~2009年);来自ACYW135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的收入为1.3亿元,同比下降16.04%,占比下降为17.63%。
智飞生物在上市时曾表示,将加大自主产品的产能。但从目前财报来看,其目标均未达到。智飞生物当前的主要收入还是来源于代理兰州所的HIB疫苗 (占比超过50%),自主产品的营收一直萎靡不振,其本质原因还是自身竞争力的不足。目前,其所处行业正进入规范期,依靠代理终究不能形成自身的核心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