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天然CEO就毒乳粉向中国道歉: 仍重视中国市场

2013-08-05 21:28 · 醉清风

近日,媒体上最热的食品安全问题莫过于新西兰恒天然集团部分乳制品检出肉毒杆菌一事,对此恒天然CEO紧急来京召开发布会道歉,而进口该涉毒乳品的娃哈哈等公司在国家质检总局官方网站被公布后,采取追溯和召回等措施以回收流入市场的问题乳粉。

新西兰乳制品巨头恒天然集团旗下部分产品检出肉毒杆菌一事备受关注,据国际在线8月5日的消息,新西兰恒天然公司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就部分含肉毒杆菌的乳清蛋白粉流入中国进行说明。恒天然首席执行官西奥·史毕根斯、恒天然大中华区和印度区总裁的魏柯文(KelvinWickham)、恒天然高级法规事务经理王涛等出席会议。西奥·史毕根斯在会上向中国消费者道歉,并称“婴幼儿产品应100%安全”,此次来华为协助中国政府找出哪些产品可能存在问题,仍重视对中国市场的承诺。


恒天然CEO道歉称仍重视中国市场

恒天然集团首席执行官西奥·史毕根斯在会上表示,2013年3月发现澳大利亚相关浓缩乳清蛋白存在超出正常检测标准的肉毒杆菌,7月31日证实有些肉毒杆菌存在毒性。受到污染的原料是浓缩乳清蛋白共计38吨,可用于生产婴儿配方奶粉、成长型奶粉、运动型饮料等产品。

西奥·史毕根斯在见面会上首先代表公司向消费者致歉。他称,恒天然现在有三件工作属于当务之急,一是确保公共安全和食品安全,二是加强和监管部门沟通,三是确保及时向消费者发布相关产品的信息。“正在与中国政府进行沟通,告知哪些是有问题产品,确保信息透明。”

他还表示“公司最重视消费者的生命安全”,并称“婴幼儿产品应100%安全”。他表示此次来华主要为协助中国政府找出哪些产品可能存在问题,仍重视对中国市场的承诺。

中国市场受污染恒天然乳制品名单


根据国家质检总局官方网站,中国有4家可能进口了受污染恒天然乳制品名单,包括杭州娃哈哈保健食品有限公司和杭州娃哈哈进出口有限公司、上海市糖业烟酒(集团)有限公司、多美滋婴幼儿食品有限公司。

杭州娃哈哈保健食品有限公司和杭州娃哈哈进出口有限公司,进口了新西兰恒天然公司去年5月份生产的批号为JW22的WPC-80乳清蛋白共计14.475吨,这些乳清蛋白用于钙好喝等酸性产品中;

上海市糖业烟酒(集团)有限公司,进口浓缩乳清蛋白4.8吨;

多美滋婴幼儿食品有限公司,进口原料乳粉208.550吨;

可口可乐用了25公斤涉毒乳制品生产美汁源,而其余的4.775吨尚未投入生产,已被安全隔离。

企业回应已采取追溯和召回等措施

——多美滋:400吨问题乳粉流入市场

多美滋发表官方声明表示:“多美滋已查明部分优阶贝护和多领加2阶段产品有可能受到影响,共涉及 12 个批次。其中部分已经被迅速封存,未流入市场。多美滋其他产品未受影响。”并称:“多美滋已启动召回程序,将对以上产品实施预防性召回,并全部销毁。”

上海质监部门查实,多美滋公司采购新西兰恒天然问题乳粉7批次,共计208.55吨用于较大婴儿及幼儿配方乳粉的生产,其中已使用105.45吨,库存103.1吨。问题乳粉已制成较大婴儿配方乳粉成品664.118吨(其中已售420.188吨,库存243.93吨)以及幼儿配方乳粉成品62.434吨(尚未售出)。据了解,4日下午起上海多家超市已经开始下架多美滋涉事产品。

——娃哈哈:涉事产品已销售完毕

娃哈哈集团董事长宗庆后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娃哈哈对使用该乳清蛋白产品的出厂检测记录进行了复查,未发现肉毒毒素,娃哈哈目前已委托国家权威机构,对产品留样进行肉毒梭状杆菌及肉毒毒素的检验,涉事产品召回也已经同步展开。

娃哈哈也表示,3日接到关于新西兰乳清蛋白质量隐患的信息后,娃哈哈立即组织了自查。娃哈哈进口了新西兰恒天然公司2012年5月份生产的批号为JW22的WPC-80乳清蛋白14.475吨。该乳清蛋白用于钙好喝等酸性产品中,娃哈哈对使用该乳清蛋白产品的出厂检测记录进行复查,未发现肉毒毒素。娃哈哈称,相关产品从2012年10月出厂销售,基本已销售完毕,目前正要求销售人员核查市场及零售商是否还有该批号所涉产品,一旦发现将立即召回。同时,娃哈哈已委托国家权威机构对产品留样进行肉毒梭状杆菌及肉毒毒素的检验。

——上海糖烟酒: 4.8吨原材料卖给可口可乐

上海糖业烟酒集团在官网上发表声明称:该公司是新西兰恒天然公司在国内的进口代理商之一。经查,我司进口代理的该批次产品共计4.8吨,相关产品的最终客户为可口可乐饮料(上海)有限公司。经与可口可乐饮料(上海)有限公司确认,在4.8吨原材料中,25公斤已用于生产个别批次的美汁源果粒奶优,其余4.775吨尚未投入生产,已被安全隔离。公司将全力配合相关部门做好对上述事项的后续处理工作。

——可口可乐:涉事果粒奶优不存在危险

可口可乐公司在其官方微博上发表声明,称收到恒天然公司就相关批次乳清蛋白质量问题通知后,公司立即展开全面排查,并表示,公司正积极配合有关部门的行动,正在追溯所有生产销售记录,并予以召回。


可口可乐公司在声明中称,根据恒天然公司提供的批号,现在已经确认4.8吨原材料中,4.775吨已立即被安全隔离,其余25公斤已用于生产个别批次的美汁源果粒奶优。同时,可口可乐公司称,由于生产过程中采用超高温杀菌工艺以及饮料弱酸性的抑制作用,国内外科研专家及其公司科研人员一致认为,该批次的美汁源果粒奶优并不存在危险。

市场反应:“洋奶粉”神话正在倒塌……

昨天,记者在永旺超市看到不少在奶粉专柜前徘徊的年轻妈妈。消费者周女士就多美滋奶粉是否涉及恒天然“肉毒杆菌事件”询问销售人员,得到的回答是“涉事批次没有进行销售”。而出于谨慎,周女士最终还是选购了奶源地为丹麦的某品牌婴儿奶粉:“毕竟是给宝宝吃的食物,谨慎为上。”

记者走访中发现,此次“恒天然肉毒杆菌”事件,让很多奶爸奶妈对洋奶粉质量失去信心。不少网民表示,肉毒杆菌是连饱受诟病的国产奶粉都没检出过的致命病菌,而恰恰在大家无比信任的洋奶粉中发现了,很让人震惊。奶粉安全看来以后不能以国产、进口来划分质量了。

此外,也有消费者对恒天然集团延迟披露信息的举动表示了不满。据新西兰贸易部长格罗泽4日说,这些问题乳清蛋白粉于去年5月生产,但恒天然集团却在今年7月31日才最终检测出肉毒杆菌,并于8月2日向政府通报。

“这么著名的企业,这种行为是不是也可以称为‘瞒报’‘迟报’?下一步向消费者及时、公开、透明地公布有关情况是至关重要的。”很多消费者表示。

另外,记者从广州市工商局12315中心也获悉,从8月2日恒天然“肉毒杆菌事件”爆出之后,截至昨天下午4时,该中心共收到24宗奶粉的电话申投诉或咨询,市民在来电中普遍表示“希望商家能够退货”,消费者来电咨询的奶粉产品涉及“多美滋”、“美赞臣”、“安满”等品牌。

专家质疑:3月份发现8月份公布 恒天然“拖字诀”为哪般

恒天然集团发布的声明中说,企业在今年3月的一次检查中发现,2012年5月在新西兰本地一家工厂生产的产品涉嫌被污染。3月份即检测到食品安全风险,为何拖到8月才公布?

舆论认为,发生可能的食品污染问题之后是第一时间减少对消费者的损害、通知客户进行回收,还是任由可能出现问题的产品流向市场,恒天然的选择耐人寻味。

事实上,今年以来外资奶粉频频发生食品安全事件。仅在2013年4月,国家质检总局公布的进境食品、化妆品不合格信息中就涉及8400多吨奶粉,不合格奶粉来自新西兰、澳大利亚、智利和韩国。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朱毅指出,国外的乳品质量并非铁板钉钉,消费者盲目迷信国外品牌的心态亟待改变。消费者应该建立更为科学的消费观,科学合理地选择婴幼儿食品。

上海大学教授顾骏认为,“洋奶粉”跌下“神坛”的事实警示中国的乳制品企业,更需要潜下心来重建信心体系,同时通过透明化生产过程等手段向国人证明自己产品的品质,增强高端消费市场竞争力,加大对进口奶粉的替代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