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德基回应大肠杆菌严重超标:是你们标准不对
长沙公布第三季度食品安全检验检测情况,一家肯德基店的香辣鸡腿堡因大肠杆菌超标6倍多,位列不合格名单。对此,肯德基方面不仅未表示将对相关批次产品做出复检,以及检查事发门店厨房等处理方式,反而对外称检测汉堡的标准不对,汉堡不是面包,不能以面包糕点的标准来衡量,要求卫生局重新考量。
对此,不少网民指出,肯德基是国际大品牌,但不管其名声多大,既然进入中国市场,就得尊重中国消费者,以安全为第一要素,而不是去钻中国法律与标准的漏洞,甚至“强词夺理”。与此同时,消费者健康无小事,有关部门也亟须完善标准,加大监管和处罚力度。
在网民“简爱华”看来,当前,食品安全事件频发,有隐患的餐饮企业还有很多,可以通过三个途径来规避其风险。其一,制定严格、明确、高标准的食品安全标准,进而约束企业的违规操作;其二,监管部门应严格监管并加大惩罚力度,给餐饮企业施以警示;其三,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媒体等非政府监督主体作用,对不合格企业及时曝光,增加企业违规操作的压力,进而迫使企业严格按照标准进行生产。
有网民呼吁,期望执法部门能尽快对此次检验检测的肯德基汉堡作出定性,然后采取相应的措施,不能让洋食品在中国不受节制。同时,也期望更多的地方能对肯德基这类洋品牌产品加大监管力度,最好来一次全面排查,看看有多少洋食品“细菌成群”,然后公之于众。
国产“农心”未检出致癌物
自韩国农心方便面被曝致癌物苯并芘超标后,农心中国食品公司把国产农心方便面送检,昨天的检测结果显示,16款国产农心方便面未检测出苯并芘含量超标。
此前,农心中国公司介绍,中国农心在华设立的上海、沈阳、青岛三大工厂是国内独立的生产基地,所生产的农心产品与韩国报道的无关。而为确保产品的安全和健康,已将在国内生产的产品送往第三方检测机构进行苯并芘的专项检测。
此次送检的包括农心乌冬面、辣白菜拌面、鲜虾味辛拉面、辛拉面大碗面等16款产品,主要在沈阳生产基地生产,经沈阳产品监督检验院进行检测,结果显示,这16款产品均未检测出苯并芘含量超标。
另外,国家质检总局在上周五通报称,经与韩国主管部门沟通,将由韩国食药厅召回韩国农心生产的6种涉癌方便面。
不过韩方的这一召回目前似乎并无进展。记者昨晚登录淘宝网上搜索就发现,不少网店仍有销售从韩国进口的相同系列农心方便面。
胶原蛋白抗衰老是个“美丽谎言”
●胶原蛋白被捧成美容“圣品”,专家提醒莫被夸大宣传所忽悠
●胶原蛋白并非蛋白“精华”,而是不完全蛋白质,营养价值并不是很高
●吃喝富含胶原蛋白的饮品或食物,或涂抹胶原蛋白护肤品,都无法直接补充皮肤中流失的胶原蛋白
近日,某药厂一款以推崇“健康美丽”为宗旨的胶原蛋白饮料引来夸大宣传的质疑。其实提到胶原蛋白,很多爱美人士都不陌生。不独是饮料,近年来不少女性在化妆品乃至日常食物中到处寻觅胶原蛋白的“踪影”,将其捧为美容“圣品”。但据专家介绍,胶原蛋白其实是一种不完全蛋白质,其所含的氨基酸多为非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在蛋白质中其营养价值并不高。人体表面皮肤水分流失、弹性变差等因素跟体内胶原蛋白合成速率下降、流失加剧有关。而体内胶原蛋白的合成速率受年龄、遗传、疾病和外部环境等因素影响,通过涂抹或食物摄入等途径无法有效加快其合成速率。换句话说,胶原蛋白并非补得越多就能直接在皮肤中合成或储存得越多。
专家认为,要延缓皮肤衰老,更有效的做法是减少胶原蛋白的流失,排除遗传因素和年龄等无法抗拒的因素外,积极防病、改善外部环境、避免紫外线对皮肤中胶原蛋白的破坏,或许更有助于减少其流失。
可口可乐公司推出保健美容饮料 剑指高端市场
饮料巨头可口可乐公司宣布,和法国制药商赛诺菲安万特已建立合作关系,将联手推出一系列保健、美容饮品,以丰富各自业务。双方将各持半数股权。
赛诺菲-安万特集团是世界第三大制药公司,在欧洲排名第一。这家公司专门生产心血管、肿瘤、糖尿病、中枢神经系统、抗感染和消化系统等方面的药物,我说这家公司可能大家不熟悉,但是如果您有糖尿病,不可能不知道格列美脲,这个药的名字也叫亚莫利,那就是赛诺菲-安万特生产的,是一款能够很好控制血糖的药物。
可口可乐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饮料制造商,但是可口可乐公司的大多数产品定位,都是中低端,也就是给大众消费的饮料。
但是,廉价的东西不健康。可口可乐一直都饱受这方面的批评。他们的可口可乐中糖的含量过高,其中含有利尿剂,在其中添加咖啡因可以导致消费者上瘾。所以我们看到,随着人们对健康要求的提高,其实很多地方的环保组织是抵制喝可口可乐的。
我想可口可乐公司这一次和法国的这家医药企业合作,是有市场方面的考虑的,一方面扭转自己不健康的形象,另一方面也可以进入健康美容领域。这就给很多国内竞争激烈的低端饮料的市场的企业,也提个醒,在拼命把各种添加剂混合在一起,调制没有营养的糖水,不如把视野转向更多专业饮料的市场。
东阿阿胶资源优势或是噱头 养殖基地空荡荡
掌握90%以上的驴皮资源,阿胶年产量占全国75%以上,出口量占全国90%以上,有较大定价权……近几日,关于东阿阿胶的消息热度不减,究竟其拥有多少驴皮资源,阿胶的年产量究竟是多少,至今是个谜。
在谜题未解之际,有媒体实地探访东阿阿胶,结果“养驴基地鲜见驴”,并查出东阿阿胶其实并没有兑现对养殖户的承诺,存在失约的“回收合同”。据相关人士证实,上述消息属实。而从阿胶同行的数据来看,东阿阿胶或许连阿胶市场的50%占比都没有。
曾连续报道了“阿胶广州终端价格混乱,同产品不同渠道价差132元”、“东阿阿胶3年9次提价”、“桃花姬食品当保健品卖”等新闻,并就东阿阿胶的产量及驴皮资源等问题向公司提出采访要求,但直到目前,仍未得到东阿阿胶方面正面清晰的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