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曜药业贝伐珠单抗注射液朴欣汀®获批上市 系东曜药业首个获批上市的抗体药

2021-12-07 09:54 · 生物探索

其自主研发的贝伐珠单抗注射液朴欣汀®(拟用英文Pusintin®)TAB008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上市批准。

2021年12月1日,东曜药业(股票代码:1875.HK)宣布:其自主研发的贝伐珠单抗注射液朴欣汀®(拟用英文Pusintin®)TAB008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上市批准,用于治疗晚期、转移性或者复发性非鳞状非小细胞肺癌(“nsNSCLC”)和转移性结直肠癌。朴欣汀®是东曜药业首个获批上市的抗体药。

贝伐珠单抗 进入“群雄争霸”的时代

贝伐珠单抗的原研药物(商品名:安维汀)由罗氏(Roche)开发,是一款抗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单克隆抗体(抗VEGF mAb),可以特异性地与VEGF结合, 阻断VEGF与其受体结合, 从而减少新生血管生成, 诱导现有血管的退化,抑制肿瘤生长。作为广谱抗肿瘤药品,贝伐珠单抗注射液已经成为了多种恶性肿瘤治疗指南全球推荐的标准方案,自进入市场以来,其疗效和安全性获得了广泛的实践证明。目前,贝伐珠单抗注射液已经进入国家医保目录。截止目前,在国内除原研厂家罗氏之外,已有7款贝伐珠单抗生物类似药获批上市,分别来自齐鲁、信达、绿叶、恒瑞、百奥泰、贝达药业和复宏汉霖,加上东曜朴欣汀,市场上将有9款贝伐珠单抗(原研+生物类似药)同台竞争,开启“群雄争霸”的时代。

c8a40a584672ecc52fac65932d4d301e.png

原研“霸主”风光不再生物类似药蚕食市场

安维汀于2010年首次进入中国,目前已获批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非小细胞肺癌、胶质母细胞瘤、肝细胞癌等。作为罗氏单抗三巨头之一,截止2020年,贝伐珠单抗销售额已超过900亿美元,其上市第一年2004年的销售额为5.98亿美元,2005年突破10亿美元大关,2006年破20亿美元,2009年突破50.0亿美元大关,2017年销售额67.96亿美元,一时风头无两。

随着近几年来贝伐珠单抗在全球范围内的专利保护陆续到期,安维汀销售额增长明显放缓,2018年销售额72.02亿美元,2019年销售额74.94亿美元。到了2020年,安维汀的销售额进入下降通道,全球营收达只有49.92亿美元,同比下降了25%。

安维汀的销售额出现明显的下降,其中最大的影响因素就是更具性价比的贝伐珠单抗生物类似药的接连上市。面对多家生物类似药的竞争,安维汀也感受到了危机,在中国它正在通过进入医保的形式稳住自己的地位。在2021版的医保目录中,安维汀续约成功,但申请了价格保密,按照其2019的续约价1500元/瓶推测,只会比该价格更低,应已接近两款仿制药价格水平,此前,安可达和达攸同在一些省份的挂网价格分别是1266元/瓶和1188元/瓶。由此可见,随着更多入局者的出现,贝伐珠单抗市场的竞争态势将更加激烈。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从2019年开始,中国贝伐珠单抗生物类似药市场的销售收入预计将以343.5%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2023年这一市场规模约为64亿元,而到2030年,中国贝伐珠单抗生物类似药的市场规模将达99亿元。

百亿市场的大蛋糕,如何从中分得一块,几家生物类似药企业各显神通,但从目前的市场情况来看,企业间的差距并未完全拉开,市场格局尚未稳固。这一方面是由于产品获批上市时间集中,从2019年12月第一款生物类似药获批到东曜朴欣汀®(第七款)上市,只有不到两年的时间,更有多达五款是今年5月后才获批的。第二,各家企业在产能、供给等硬件条件,营销策略、定价、市场拓展等软件方面各显神通,各有优劣,共同瓜分市场。比如,齐鲁制药的安可达就通过价格策略,快速“野蛮”生长,仅上市一年,便实现了18亿元的全球销售额,对安维汀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信达生物则另辟蹊径,通过商业授权的方式开拓海外市场。绿叶制药业通过商业合作的方式,专攻国内县域市场。另外,近几年国家医保和集采政策都在改革期,相对频繁的调整和变动,也是各家企业“分蛋糕”过程中的一大变数。

朴欣汀—入局者能否成为破局者?

作为安维汀®(Avastin®)的生物类似药,朴欣汀®依据《生物类似药相似性评价和适应症外推技术指导原则》获得批准。该药品与原研贝伐珠单抗进行了严谨、全面的多项头对头比对研究,包括药学相似性研究、非临床相似性研究和临床比对研究等,研究结果证明,朴欣汀®与原研药的PK特征相似,临床等效,安全性和免疫原性高度相似。

目前,原研药在全球已经获批8个适应症,根据NMPA药品审评中心发布的《生物类似药相似性评价和适应症外推技术指导原则》,朴欣汀®将可外推申请原研药在中国获批的全部适应症,这一优势将加速朴欣汀®的市场布局,以更快速度抢占国内市场。

相比于此前上市的几款生物类似药,东曜药业的竞争优势在于其具有更强的商业化生产能力和生产技术,这也为将来朴欣汀®的带量采购奠定了坚实基础。想要进入医保就要面对“国家级灵魂砍价”,面对动辄70%-90%的药品降幅,并不是所有药企都能接受,也正是因为这样巨大的降幅,才会让国产药品在与国外原研药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如今,贝伐珠单抗赛道渐显拥挤,不但已经有9款产品上市,更有康宁杰瑞、正大天晴、嘉和生物、华兰生物等处在临床阶段的企业正虎视眈眈,由此可见,想要通过带量采购在市场中赢得一席之地,价格战才是制胜关键。

2017年,罗氏贝伐珠单抗被纳入国家医保目录乙类范围。进入医保前,该药品标价为5253元(100mg/瓶),谈判后价格降至1998元(100mg/瓶),2018年进一步降至1934元(100mg/瓶),且报销比例高达70%-90%。直至安可达等竞品上市,罗氏2019年再次降价,以1500元/瓶价格续约医保。而齐鲁制药安可达上市后,2019年12月初挂网价格为1266元/瓶,后续降价至1198元/瓶。2020年6月,信达生物达攸同在国内获批上市后,定价为1188元/100mg,两款国产贝伐珠单抗相比于罗氏都更加具备价格优势。2021年下半年,多款贝伐珠单抗产品密集上市,不难想象,这将使得2022年的贝伐珠单抗带量采购价格战显得残酷又激烈。

面对即将来袭的价格战,东曜药业底气十足。东曜药业在苏州工业园区拥有符合国际标准的、大规模生物药商业化生产基地,占地达50000平方米。根据其公开的信息,预计到2022年初,单抗产能将达到约20000L,能够保证优质、稳定的生物药商业化生产;此外,朴欣汀®采用东曜药业自主开发的灌注-批式混合培养技术(PB-Hybrid Technology®)进行商业化生产,该技术在三期临床药品生产中已经获得了验证,可简化工艺流程,缩短生产周期,降低生产成本,极大提高了朴欣汀®的成本优势。由此可见,在生产能力与生产成本的双重优势加持之下,相较于其他竞争对手,朴欣汀®的进入医保之路将显得更有胜算。

尽管是第7款获批上市的贝伐珠单抗生物类似药,但是在“群雄争霸”的背景下,在前6款生物类似药尚未完成市场瓜分、各有“手段”的现实条件下,东曜药业在生产能力、生产技术、生产周期、产品成本等方面有着自己独特的优势,有机会从百亿市场大蛋糕里抢占一定的份额,从一个新入局者变成一个破局者。

参考资料:

1.https://www.sohu.com/a/451719036_120047343

2.https://mp.weixin.qq.com/s/55Jf-aVnnCd7dp53gNfiVw

3.https://mp.weixin.qq.com/s/ZiBRIki9i4qezIfBkHBvQw

4.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07139259073358154&wfr=spider&for=pc

5.https://mp.weixin.qq.com/s/ing30kbyb8uFDlAmnIGnMg

6.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17368691504617820&wfr=spider&for=pc

关键词: 东曜药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