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生物院在急性B淋系白血病个性化药物筛选研究中获进展

2017-12-20 06:00 · 李华芸

近日,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李鹏研究组最新发现了间充质干细胞(MSCs)促进B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生长的深层机制,以此确立原代B-ALL细胞体外培养体系,建立了个性化的药物高通量筛选平台。


本文转载自“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

这一创新科研成果以Defined,serum/feeder-free conditions for expansion and drug screening of primary B-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为题,发表在Oncotarget上。

对化合物进行功能性筛选是B-ALL合理治疗方法发展的主要障碍。同时,由于细胞系在体外容易产生基因、表型漂移和丢失异质性,其作为药物筛选主流模型的可信性受到质疑。因此,解决原代细胞在体外培养和扩增困难的问题刻不容缓。

李鹏研究组发现,OP9细胞,而非OP9来源的脂肪细胞,能促进B-ALL原代细胞的体外生长,并通过RNA-Seq分析确定了支持这些细胞在体外生长的主要成分,据此建立了一种无血清培养体系FI76V。利用此体系可在体外培养和扩增一系列临床常见的原代细胞,且保持这些细胞最初的生物学特性。同时,研究人员基于此体系建立了一种高通量药物筛选平台,对378种激酶抑制剂进行筛选后,找到能在体外有效杀伤B-ALL细胞的17种激酶抑制剂。同时,该研究以此验证了dinaciclib和BTG226联合用药治疗B-ALL白血病的有效性。

研究工作获得中科院干细胞先导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等的资助。